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2-10
威望2779
金钱16814
贡献13806
金牌会员
 
威望- 2779 点
贡献- 13806 次
金钱- 16814 枚
|
发表于 2019-4-26 09:3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25 07:44
梳理一下山水先生的逻辑推理:一、“不存在三千万的事:当时是讲阶级斗争的,为什么不俄死地富反坏右三千 ...
抄一段 :
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简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
(一九六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
全国城镇人口数,一九六0年末为一亿三千零七十二万人,到一九六二年末,减少的和同期内因自然增殖、农民进城和行政区划调而增加的,两者相抵后,下降为一亿一千六百五十九万人。
全国吃商品粮人口数,从一九六一年一月到今年六月,共约减少二千八百万人。
由于大量地减少了职工,城镇人口和吃商品粮的人口,加强了农业战线,减少了工资开支,减少了粮食销量,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政经济状况的好转,起了很大的作用。
~~~~~~~~~~~~~~
睁开眼睛看看,跑出来吃了商品粮,农业的生产不受影响?何况还有自然灾害?
以下是90楼中我讲的话:
记得以前古人类学家和古农业专家讲过:秦、汉时期,9个中国农人才养得起1个非农业人口,最好的年代也要7个农人才供养得起1个非农业人口,那怕是解放初期的中国都只能一样。
和你们对讲,还得一步步给你俩恶补知识,当年怎的就没精简你俩返乡?
农业人口不够,粮食产出不够,加上灾荒,你们没吃粮——三千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