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老童子

无可奈何己亥年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4 21: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4 21:10
“三千万"是你的语录呀。懵了?

毛说的坏人只占百分之五,你立即算出六亿的百分之五为三千万来,你把这个数字和毛的论点联系起来,你居心何在?你又说美帝苏修都没说三千万,你的居心又何在?你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你完全可以用你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证明不是这个数不就得了?

点评

既不准验算你的“三千万″,那请问你的饿死“三千万"从何而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1:2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1:04
“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既要饿掉三千万,缘何不饿掉“地富反坏右″,却去饿坏自己的人民?
  不是说过百分之九 ...

是怀疑你胡乱宣扬饿死“三千万″的动机!你“饿死三千万″不是诋毁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污蔑毛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1:2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验算你的“三千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4 2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4 21:18
你发什么茅?奇怪了,讲着59~60年的事,你说的吧?跑去摘录62年的事搞文字狱?

62年七千人大会是对59、60年的总结呀?毛明确指出59、60年的锇死人是一些小蒋介石干的,你装什么胡涂?你拼命掩盖59、60年的锇死人事,不会是当时你或你家与这小蒋介石干坏事有关吧?!

点评

阿懵伯,当年你家亲人报大数,把粮食交上去了,饿香了你家另外的亲人。你把这仇恨算在国家头上,是不是失心疯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1:3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1:23
毛说的坏人只占百分之五,你立即算出六亿的百分之五为三千万来,你把这个数字和毛的论点联系起来,你居心 ...

既不准验算你的“三千万″,那请问你的饿死“三千万"从何而来?

点评

我的诗句中的数字你可以质疑。我不是向你请教么?你的高明数字是多少?三百万?三十万?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你总不能用美帝苏修没说过为由就子虚乌有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1:4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1:32
62年七千人大会是对59、60年的总结呀?毛明确指出59、60年的锇死人是一些小蒋介石干的,你装什么胡涂?你 ...

阿懵伯,当年你家亲人报大数,把粮食交上去了,饿香了你家另外的亲人。你把这仇恨算在国家头上,是不是失心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4 2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4 21:32
既不准验算你的“三千万″,那请问你的饿死“三千万"从何而来?

我的诗句中的数字你可以质疑。我不是向你请教么?你的高明数字是多少?三百万?三十万?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你总不能用美帝苏修没说过为由就子虚乌有吧?

点评

你瘴哪儿了,不是问你的公式么?你公示了你的公式让其他人演算了么? 何况你承认没有亲自去数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1:4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1:42
我的诗句中的数字你可以质疑。我不是向你请教么?你的高明数字是多少?三百万?三十万?三万?三千?三百 ...

你瘴哪儿了,不是问你的公式么?你公示了你的公式让其他人演算了么?
何况你承认没有亲自去数过!

点评

你的公式是:毛的百分之五乘以六亿,等于三千万坏人。这三千万坏人一个没死,却死了毛的三千万子民!你这叫什么公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1:54
是的,我没有亲自己去数过。但你亲自去数过了,应该是多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4 21: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4 21:46
你瘴哪儿了,不是问你的公式么?你公示了你的公式让其他人演算了么?
何况你承认没有亲自去数过!

是的,我没有亲自己去数过。但你亲自去数过了,应该是多少?

点评

别为老不尊吧,赖哥。这会教坏子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4 2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4 21:46
你瘴哪儿了,不是问你的公式么?你公示了你的公式让其他人演算了么?
何况你承认没有亲自去数过!

你的公式是:毛的百分之五乘以六亿,等于三千万坏人。这三千万坏人一个没死,却死了毛的三千万子民!你这叫什么公式?!

点评

是帮你验算,又瘴哪儿了,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2:0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1:54
你的公式是:毛的百分之五乘以六亿,等于三千万坏人。这三千万坏人一个没死,却死了毛的三千万子民!你这 ...

是帮你验算,又瘴哪儿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2: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1:49
是的,我没有亲自己去数过。但你亲自去数过了,应该是多少?

别为老不尊吧,赖哥。这会教坏子孙的。

点评

根据你的自我介绍,你也不年轻了!六十年前的事了,你等人为了某种目的还想继续瞒骗下去,是办不到的!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4 2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4 22:10
别为老不尊吧,赖哥。这会教坏子孙的。

根据你的自我介绍,你也不年轻了!六十年前的事了,你等人为了某种目的还想继续瞒骗下去,是办不到的!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

点评

这才是讲正经话的。 好呀,推荐些这类文献来读一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4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4 22:2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9-4-14 22:19
根据你的自我介绍,你也不年轻了!六十年前的事了,你等人为了某种目的还想继续瞒骗下去,是办不到的!共 ...

这才是讲正经话的。
好呀,推荐些这类文献来读一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5 09: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没有数,不等于事后没有数;前人不敢说,不等于后人不敢说;极左分子不敢说,不等于坚持实事求是的人不敢说。
      80~90年代出的《县志》,贵州省80余县市,根据40余县的《县志》合计,饿死992280人,毛算100万人了,还缺另外40余县的《县志》。《县志》中,也不乏极左分子刻意掩盖的。例如遵义的绥阳县。尽管如此,数字仍然令人瞠目。
      全国6000多县市,统计、累总下来是多少?还是有人在作这件事的 。那个人口学家曹树基,就是根据《县志》统计,得出3000万的数据的 。

点评

曹的计算公式不是来自各地《县志》,是自创的公式。 早就被质疑了,在《观察者网》里有,自己找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5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5 12:4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9-4-15 09:05
当时没有数,不等于事后没有数;前人不敢说,不等于后人不敢说;极左分子不敢说,不等于坚持实事求是 ...

曹的计算公式不是来自各地《县志》,是自创的公式。
  早就被质疑了,在《观察者网》里有,自己找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5 18: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会有人质疑,那么,没有用公式的直接统计,该如何理解?

点评

这些事如有公式基本上是笑话。 实录相对重要些。当然,个见而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5 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5 20: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童子 发表于 2019-4-15 18:44
当然会有人质疑,那么,没有用公式的直接统计,该如何理解?

这些事如有公式基本上是笑话。
实录相对重要些。当然,个见而巳。

点评

山水看来是认真人。 如果说:“这些事如有公式基本上是笑话。” 倒不如请山水 提出令人佩服的理由来。 有事实求是的态度是好事,我们的历史里好像有些时候,浮夸风也很有市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5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4-15 2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5 20:02
这些事如有公式基本上是笑话。
实录相对重要些。当然,个见而巳。

山水看来是认真人。
如果说:“这些事如有公式基本上是笑话。”
倒不如请山水 提出令人佩服的理由来。  
有事实求是的态度是好事,我们的历史里好像有些时候,浮夸风也很有市场。

点评

我只懂怀疑。 省大、省小;人多、人少;产粮区、非产粮区;受灾面积;自留粮储不同;纳粮量不同…………等等,还有民族政策,例如上攵曾说到的毕节,45个少数民族1个汉族,中间的经历…………?(不深说) 或者,苏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5 2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5 20:5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9-4-15 20:41
山水看来是认真人。
如果说:“这些事如有公式基本上是笑话。”
倒不如请山水 提出令人佩服的理由来。  

我只懂怀疑。
省大、省小;人多、人少;产粮区、非产粮区;受灾面积;自留粮储不同;纳粮量不同…………等等,还有民族政策,例如上攵曾说到的毕节,45个少数民族1个汉族,中间的经历…………?(不深说)

或者,苏版主也可给个令人佩服的公式来,试试?




点评

生育强省、弱省……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5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5 21:0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5 20:57
我只懂怀疑。
省大、省小;人多、人少;产粮区、非产粮区;受灾面积;自留粮储不同;纳粮量不同………… ...

生育强省、弱省……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4-16 21: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 公布的一部分资料:
  1、成都府
  成都府境包括成都市、双流、新都、华阳、新繁、金堂、彭县、温江、崇庆、新津、崇宁、郫县、灌县、简阳、什邡和广汉。合而计之,1953-1964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5.6‰1964-1982年为21.6‰[3]由于政区变动频繁,无法分县论述。从已经查阅过的新都、温江、灌县、广汉、简阳、双流、金堂、新津、郫县、什邡、崇庆十县县志看,每县均有规模性的人口死亡,由此推测成都府各县的情况大体如是。鉴于成都平原的灾情特别严重,也推测成都市不能幸免于难。
  根据新都等十县县志,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7.4‰[4]这一数据并不确切,是因为双流、金堂、郫县等三县1954年人口少于1953年。此三县邻近成都市,小块区域的划出可能是造成1954年人口减少的原因。从1954年至1957年,十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9.8‰,若排除双流、金堂、郫县不计,其他七县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8.9‰。由于成都市区另计,故以18.9‰作为成都府属各县灾前人口增长速度。
  1953年,成都市人口只有85.7万,1964年多达158.3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7.4‰。成都市人口高增长,既有周边乡村人口的移入,也有外地人口的迁进,又有政区变动所导致的人口增加。由于记载的缺失,不可能将人口的来源及数量一一辨析。兹将1953-1964年成都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当作1953-1957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加权平均,1953-1957年成都府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4.5‰。以此测算灾前人口。1962-1964年,新都等十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3.5‰1964-1982年为18.7‰,数据合理可靠。以此测算成都府灾后人口。
       -------。

山水 能不能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6 22:0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合理不合理苏版得找茅于轼或曹树基先生去对比。茅是3600万~3700万,曹是2400万~3000万。有了这些数字苏版不找茅、曹却找我?

我之所以提及爱尔兰、哈萨克、乌克兰等,是提醒大饥荒除了静态的阿拉伯数字之外,还会有可能有动态的数字及非数字的案例反映(非数字的动态案件如:迁徙,包括外逃;借助外间势力,包括告诉世界以及借助反对势刀;成立自救团体包括产生仇恨的团体;族群甚至民族纠纷会延祸至今),还有许多,无再列出的必要。
  遗漏、重复的户籍登记两种情况都会有,但重复的机会相对大得多,有资料说,1960~1964年由于户籍迁移有千余万人口漏报户籍。
  人命呵,一个数据来了,一增加就千万;另一个数据来了,一减少,又过千万。    这样的事,该是问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17 08: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4-17 08:19 编辑

苏先生说:山水看来是认真人。
此事不想说了,苏、山两先生又提及,那不妨再说两句。
我和老童子只是自己故乡的亲身体会,在清明诗句中提及了三千万这个数字。山先生来质疑,并用愛尔兰、乌克兰几个国际饥荒质疑中国于1959至1960年发生的饥荒事件的真实性或数字的真实性。既然早有研究,那就应该拿出自己的结果来,只是用国际上的什么什么是说服不了人的。例如什么人口大迁徙,不上户口,这是不了解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自一九五六年起,实行户口粮食关系制,迁徙没有粮食户口跟随,那是寸步难行的,1959至1960年根本不存在人口大迁徙情况,小迁徙也不行。
另:《中国人口年鉴》:1959年全国人口增加1113万,净增率为百分之十点一九。1960年人口减少1100万,净增率为负百分之四十五点七,1961年继续减少348万,净增率为负百分之三点七八。这不需要什么公式:60年应该增加1113万,却减少了1100万,非正常死亡是2213万。61年应该增加1113万,却减少了348万,即非正常死亡1461万。合计:2113加1461,等于3574万。山先生只用质疑这个统计数字来说服人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08: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1956年实行户籍制,就不存在“大迁移”,连个人迁移也是寸步难行的。
      1959年全国人口增加1113万,按说,1960年还要多于1113万,1961年又比1960年有所增加,反而连续的出现净减,是什么原因造成连续的净减?金筑子先生算法合理。
      山先生用“迁移”说来找净减的依据,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0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饥荒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黑龙江的欧阳钦,不跟风极左,所以黑龙江灾难很小。由于社员对收获不关心,所以收割粗糙。大庆工人虽然有供应,但还是有吃不饱的。有人发现在收割了的玉米地里去捡收割之余,居然大有收获,于是,大庆人纷纷去捡。黑龙江天寒地冻,地里的粮食不会腐烂。这个故事,好像上了电影?或电视的。
      另外,黑龙江省负担大庆的粮油供应。
      江西的杨尚奎,也是不跟风的,有粮食,灾难小。周总理问他要粮食,一要就是3亿斤。用以解决上海的粮食供应,当时上海只有10天的库存量了。杨尚奎含泪给了,江西也因此难过。
      欧阳钦和杨尚奎,似乎因此淡出历史舞台,以后不见他们的信息了。
      陕西省灾难比较轻,甘肃饥民往陕西逃荒。
      严重的省份,都是极左分子掌权,灾难深重。四川李井泉、甘肃张仲良、安徽曾希圣、河南吴芝圃、贵州周林、湖南周惠,还有山东的舒同,不过,舒同是教书先生、书法家,不想升官,即令有错,人民似乎都原谅了他。那些极左分子掌权的省,灾难深重,人民总是不能原谅他们的。历史记着他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7 12:4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百度上打上曹树基字样,有关他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著作以及反驳他所采用数据的文章也多的是,谁的数据都一大串,自己去看就是了。
  至于户籍问题,是62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期间)开始抓紧,不是一实行就人口不能动弹。
国家的工业发展,不可能只依靠当时原有的城市人口,不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及新兴城市是不可想象的。不然的话,新城市,新产业的人员哪来的?
  1962年的广东,在“迁徙″及“厘定城乡户口″可能是当时全国最具特色的,但会扯得远。

百度上有《孙经先、曹树基:“大饥荒”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的统计》,专家们也在詏。在我们来说,要争詏,都是同样搬别人的东东,没意思。  各自存疑吧。





点评

山水 先生既然如此说,那就最低限度依靠百度。 如金版所说方法,依靠《中国人口年鉴》,自己算算看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经先,是条汉子,不过,说话太离谱了,没蹦跶两天,销声匿迹了。那些理论,就连否定非正常死亡一派的人,看了都脸红哟!曹树基,还没有人有过硬的东西驳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4-18 13: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9-4-18 16:51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9-4-17 12:46
往百度上打上曹树基字样,有关他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著作以及反驳他所采用数据的文章也多的是,谁的数据都一 ...

山水 先生既然如此说,那就不依靠百度。也不依据 孙经先、曹树基 等专家。
如金版所说方法,依靠《中国人口年鉴》,自己算算看如何?
我国人口数增长,在59-62年间,是一个低谷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吧。



点评

第一,在21楼上已讲:没说“没死人”。 第二,在83楼上说了:“一个数据来了,一增加就千万;另一个数据来了,一减少,又过千万"。只能表明我不同意曹教授观点,但也不等于完全同意孙教授的意见。 至于苏版叫我算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9
贡献
13806
金钱
16814
发表于 2019-4-18 18:3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9-4-18 13:19
山水 先生既然如此说,那就不依靠百度。也不依据 孙经先、曹树基 等专家。
如金版所说方法,依靠《中国人 ...

第一,在21楼上已讲:没说“没死人”。
第二,在83楼上说了:“一个数据来了,一增加就千万;另一个数据来了,一减少,又过千万"。只能表明我不同意曹教授观点,但也不等于完全同意孙教授的意见。
  至于苏版叫我算算《中国人口年鉴》历年的人口增、减量,我只能说,《年鉴》是1985年才有的,而其中的人口增减数据,是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依据的。然而人们集中关注的59、60、61年的人口增减数据及这几个年份的人口出生量,和2000年笫五次人口普查时有什么变化(集中在82(?)年普查1960年生人的数字变化),苏版又有否去关注对照过?  其实,这才是这几年来网友们嚷翻天的原因。

   《浅析1983年版“196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问题》
   
     李成瑞  序言 (为孙经先《还历史以真相》一书所作)
   (李是原国家统计局局长)
   
   以上 算叫做两份文字吧,推荐给苏版看看(百度里有)。

  当时的国家建设时间叫: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苏联人援建的“156工程”全面开花。

  记得以前古人类学家和古农业专家讲过:秦、汉时期,9个中国农人才养得起1个非农业人口,最好的年代也要7个农人才供养得起1个非农业人口,那怕是解放初期的中国都只能一样。




  
  


  

点评

山水有相逢先生的各楼我始终看不明白:你只一句“没说“没死人”。[/backcolor]”,能说明什么呢?你一直在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并一直在质疑别人对这个问题的数据,那么你认为准确的数据应该是多少?!别人的数据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