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4-3 2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你引的这段话:
譬如唐韵里的支脂之三个韵虽然注明同用,但是初唐的实际语音显然是脂和之相混,而支韵还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初唐的诗往往是脂之同用,而支独用(盛唐的杜甫犹然).又如江韵,在陈隋时代的实际语音是和阳韵相混了,所以陈隋的诗人有以江阳同押的;到了盛唐以後,倒反严格起来,江阳绝对不能相混,这显然是受了韵书的拘束。其他像元韵和先仙,山韵和先仙,在六朝是相通的,开元天宝以後的—近体诗也不许相通了。
-------------
1、凭什么说“唐韵里的支脂之三个韵虽然注明同用,但是初唐的实际语音显然是脂和之相混,而支韵还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初唐的诗往往是脂之同用,而支独用(盛唐的杜甫犹然)”?王力没举例诗,难道你也举不出?就算举出一首“而支独用”,你凭什么证明作者就是“支独用”,而不是因为这首诗是因为内容构词只能选择“支一个韵部”?!再则,初唐诗只用“脂之同用”而不“之”三用,凭什么就认为这首诗不是因为构词只用得着“脂之同用”而用不着“支脂之三个韵同用”?!
2、用后来的切韵去说“又如江韵,在陈隋时代的实际语音是和阳韵相混了,所以陈隋的诗人有以江阳同押的”,用后人的标准去论前人的是非,这是什么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