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精华1
注册时间2017-4-3
威望662
金钱5300
贡献4637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威望- 662 点
贡献- 4637 次
金钱- 5300 枚
|
发表于 2019-2-1 08:4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英 发表于 2019-1-27 10:35
金筑子的节奏是正确的。格律诗只有221的节奏,不能按语法搞212与221.要知道格律诗与古风在节奏上是有区别 ...
节奏的221与212其实是相通的,原因就是212由221变形而来。不能否认212的存在。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1 2/ 3 4/ 5--→ 1 2/ 5/ 3 4
这就是212的由来。5作为半音节,从句尾前移到句中。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解释起来就是越描越黑。
另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2+3。但为什么我们读起来偏偏有这种感觉?还是小5的关系。它是半音节嘛,往往依附于34这一音节组成一个完整的短语。不信你把6补上,让56形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它还会不会成为34的跟班?
关键的一点,大家必须先弄明白,句子节奏与词义句读是两码事。不能用具体的词义断读来判断节奏。这是歌曲中曲谱与歌词的关系。句子节奏是管理声音的轻重缓急的,与具体的意思表达毫不相干。比如,成吉思汗,声音上体现出来的是仄仄平平,而我们念时还是视作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要分开。就算要分,也是成吉思/汗,而非成吉/思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