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27 13: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9-1-27 14:06 编辑
对此老樵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例子反驳,就可一举破其荒诞,一者常建唐代大诗人,岂有不知颔联该不该对,怎么对法,如律诗虽不对仗但有音步一致要求,他岂能犯错?二者此诗唐宋元明清至现在列为名诗,如犯病,后人怎么会不指出,又怎么能列入唐诗三百首五律体?
------例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所谓“偷春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这种首联对偶颔联不对的五律也属于变格,即杂体,数量是非常之少的。现代写诗应遵统一的“诗词格律”,特别在赛事中,不宜用杂体。何况绝谷野樵的诗首联与次联均不对仗,不算“偷春体”,连律诗都不合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