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2 21:36 你先回答:日,是【入声】还是【去声】?别打马虎眼!你一会儿标【入】,一会儿标【去】,根据是什么? ...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6万
三羊 发表于 2019-1-2 21:55 见55楼,三羊的截图,你该不是眼瘸吧!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2 22:02 看看谁在耍无赖。 既然你根据“集韵”定“日”为【去】,为什么这里你又标【入】? 75 卷52_7【麟趾殿侍宴应制】宋之问 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绮筵。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 平上平平入,
三羊 发表于 2019-1-2 22:04 别说是不在一首诗里,就是在同一首诗里,也无大碍!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2 22:06 还有“道”字,一会儿标【上】,一会儿标【去】,全为了“二五不同声”而随意变化。如此丧失公平和诚信,你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2 22:10 你这就是流氓无赖的说法。你研究的目的是证明“二五字不同四声”,你玩这手法还有同声的吗?还大言不惭地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3 11:02 明知故犯。胡搅蛮缠。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3 11:27 蓄意造假,无赖手法,丢人现眼。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3 14:59 用羊式造假术,慢说140首,就是一万四千首也不会有一例"蜂腰"!
三羊 发表于 2019-1-3 15:22 针叶林,这是造假吗?!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3 16:13 这是“蜂腰”吗?你不是考证“蜂腰”吗?转移目标,浑水摸鱼,这羊会的把戏不少! ...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3 16:55 你论证的是“羊腰"!或言叫"腰(妖)言惑众"!
三羊 发表于 2019-1-3 20:29 看看沈宋诗,【二四平仄律】的失律比,是【二五四声律】的31倍!!! 社员都是向阳花的俗话说的好:大秋月 ...
136
4107
2万
金牌会员
针叶林 发表于 2019-1-3 20:45 把特拗句叫做失律诗,比按羊式注音法蜂腰病为0,比率是无穷大------何止31倍?这只羊不会算术也~~~~~~ ...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1-3 20:55 唐代诗律只有粘与不粘,文镜秘府明白说了,并无二四分明之说,二五异声只是声病,并不叫诗律。 ...
三羊 发表于 2019-1-3 21:17 【二五异声只是声病】,副首版不讲道理,首席斑竹也如此说! 【二五异声只是声病】,那么,【二五同声只 ...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9-1-3 21:29 唐代有诗律的定义: 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声,上句平声,下句上去 ...
银海针 发表于 2019-1-1 09:46 三羊,向你请教几个问题。 1.四声律是平上去入,在五言诗句里你写了五个:平仄上去入,我分析仄是代表上去入。你不同意平仄声律,但在你的四声律里又存在仄,我认为从理论的严谨来说,是不妥的。 2.麻烦你再写出二五四声律的律句、律体的通式。 3.既然是大唐的声律,也包括七言八句诗,对应的四声律通式咋写。 4.四声律和平仄声律,不同的声律,应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你说的二五四声律,在五言诗前四字里有一个第二字。二四平仄律,在五言诗前四个字里有二、四两个字。条件不同,不能比较。可能我理解的不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中坚诗友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特别贡献奖
为论坛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荣誉诗友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