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60|回复: 128

平水韵表批判

[复制链接]

305

主题

818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2
贡献
8761
金钱
10280
发表于 2018-11-3 04: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水韵表批判

如题,有反对者,尽管发言。凡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无理又出侮辱人语言的,坚决屏蔽。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3 05: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但我从未看过一切古韵表。谈不出什么具体的看法。

点评

不慌。会有话题的,会有看法的,会倒出不少见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8-11-3 08:2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批判,得有具体的地方才是理论,否则就是花花骂街了。这个表在哪些地方不适合现代语言了,比例是多少?现代语言中有没有还能信证它存在的合理性?有的话,又在哪些地方,面积、人口有多大?你草草还是认真写诗的好,别和花花、废废、咩咩这种草包混在一起。你之前颂圣,我骂你无腰,现在你再这么搞,我要说你无脑。

点评

大眼怪:你之前颂圣,我骂你无腰,现在你再这么搞,我要说你无脑。 我在理论版把习主席的一诗一词列出。这两篇作品,是发在当年报刊的,一篇歌颂为民的焦裕禄,一篇写拥军爱民,是用普通话韵,都写的不错。 习近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1 07:00
先生放心,提出这个批判,是十几年积淀。会有很多可说的话题。有一些人是不愿听,有一些人是害怕提这个话题。 十年前,我就对张扬平水的《胡马宣言》,做了十几篇批判文章。有人是心虚,特别那些保守网站,是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05:30
我来这里的贴子,基本没有长篇。都是为探讨而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6:20
怪怪,记住你说的啊:批判,得有具体的地方才是理论。 为什么会出“批判”厉词?是追问“为什么”后,得出的。我这里只是刚出了个题,就是引发议论:“平水表”值不值得质疑,该不该批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6: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3 0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平水韵读音和普通话有6——70%相似,有人说达90%,真的吗?

点评

是世界学中华新音韵热,不是什么平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6:40
平水表(音韵表兼有字典部分功能),与《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等,应该说都是中华文字典籍。新华字典,是新音新声韵,也是对古典的继承。新音、声调,韵,有多少与古典籍同,可以统计。但,作为新,就是有所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8 06:35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8-11-3 09: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文题和内容的确都值得商榷。
征服倒是认为,无论是中古时候曾经活着的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还是已经死了的那张纸面上的《平水韵表》,都不应该受到批判,那不过就是个工具嘛!

恰如有人持刀行凶,你既不咎制刀改刀者,更不罪行凶杀人者,却高喊口号对刀口诛笔伐,情理法都说不通嘛,关刀何事耶?

须知,大眼怪与梅花山人动辄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无异苍蝇,专找缝儿叮,建议还是不要轻易授人以口实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3 09: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8-11-3 09:17
楼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文题和内容的确都值得商榷。
征服倒是认为,无论是中古时候曾经活着的平水韵所依托 ...

你花花都向平水韵投降了,用绝谷的话来说,你祥林嫂早就偷偷改嫁了平水韵,说老公的怪话忒不地道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3 09: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批判平水韵表,批判什么呢,发个帖连话都说不清,还批判个什么

点评

批判什么?需要自己心里如水的清楚;怎么清:一是比较,二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所以,你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清不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9 05:16
这个简单,若持反对意见,就是《平水韵表批判》的批判。 属于废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1
贡献
13774
金钱
16764
发表于 2018-11-3 09:4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11-3 09:25
批判平水韵表,批判什么呢,发个帖连话都说不清,还批判个什么

这个简单,若持反对意见,就是《平水韵表批判》的批判。
属于废帖。

点评

随人怎么理解。 我就是请人在批判的。 欢迎先生再批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1 0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表》

https://www.wenjiwu.com/doc/kkxoni.html
三羊按:此网文共计3种《平水韵表》,三羊统计《平水韵表》第一种收字5282字

点评

网上的平水韵表,依据在哪里?古本书籍是存在中国图书馆,还是天一阁? 我以为大多是牵强附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1 0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11-3 1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18-11-3 09:48
这个简单,若持反对意见,就是《平水韵表批判》的批判。
属于废帖。

大家也可以向这位首席学习,《寸草晨露批判》,至于批判什么,自己去猜,废话帖发多了也是帖,说不定也能混上个什么首席玩玩

点评

欢迎先生以《寸草晨露批判》为题,说你的看法。你有什么尽管畅所欲言,我洗耳恭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1 0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音韻》韵谱分十九个韵部,每个韵的韵目用两个代表字表示。韵目分部不论声调。每个韵部下包括平、上、去韵字,平声分为阴、阳,上、去不分,入声字分别附于平、上、去声之后。
同一声调的字分为各个不同的同音字组,或称小韵。
每个同音字组用一个常用字打头,字组内的字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字组之间用空格隔开。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按:原书仅收录韵字 5866 个,与《佩文韵府》及《康熙字典》所载字数大有差距。
搜韵网根据读音相同则韵部也相同的原则,增补韵字 10838 个,以供参考。
---------------------------------
以上摘自搜韵网关于《中原音韵》论述。


点评

我以为,应该探讨的是中国音韵发展:从上古音、中古音到今音。 很明显,音韵是流变的,特别大中华分分合合的历史,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各地方都有大变化; 从前人到今人,对音韵的认知,是不断加深的。几个大事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1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3 11: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段——

依我之见,还应该更进一步,把古今韵统一起来,使承古传今得以成立。我曾见过一个韵书,我也为之提了不少意见,其已经达到,“看,符合古韵;读,符合普通话”,分诗韵十六,词韵八部,可以说更符合韵理,违和很少。顾及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普通话。《中华通韵》应向这方面发展,才能统一如今的诗界,国内外、港澳台皆可行得通。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3: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1-3 13:32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1-3 12:56
平水韵是《广韵》的缩本,《广韵》的声韵调系统是因承《切韵》而来的,而《切韵》是论定”南北是非,古今通 ...

《广韵》,上与《唐韵》、下与《集韵》并不完全相同!

《唐韵考》·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纪容舒(1685-1764)撰。容舒字迟叟,号竹?,献县人。康熙癸巳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初,隋陆法言作《切韵》,唐礼部用以试士。天宝中,孙忄面增定其书,名曰《唐韵》。後宋陈彭年等重修《广韵》,丁度等又作《礼部韵略》,为一代场屋程式,而孙氏之书渐佚。
四库提要
    唐代旧韵,遂无复完帙。惟雍熙三年徐铉校定许慎《说文》,在大中祥符重修《广韵》以前。所用翻切,一从《唐韵》,见於铉等《进书表》。容舒以为翻切之法,其上字必同母,其下字必同部,谓之音和。间有用类隔法者,亦仅假借其上字而不假借其下字。因其翻切下一字,参互钩稽,辗转相证,犹可以得其部分。乃取《说文》所载《唐韵》翻切,排比分析,各归其类,以成此书。始知《广韵》部分,仍如《唐韵》,但所收之字不同。有《唐韵》收而《广韵》不收者。如《东部》"讠同"字、"{冖见}"字、"忄共"字之类是也。有《唐韵》在此部而《广韵》在彼部者。如"ク"字《广韵》作"藏宗切",在《冬部》。《唐韵》作"徂红切",则在《东部》。"珑"字《广韵》作"卢红切",在《东部》。《唐韵》作"力钟切",则在《钟部》之类是也。有《唐韵》两部兼收,而《广韵》止存其一者。如《虞部》"<广且>"字,《广韵》注又"子余切",与《唐韵》合。而《鱼部》"子余切"乃不收"<广且>"字之类是也。有《广韵》移其部分而失於改其翻切。如《谆部》"?、菌、?、κ"四字移入《真部》,而仍用《唐韵·谆部》翻切。《删部》"鳏"字移入《山部》,仍用《删部》翻切之类是也。有《唐韵》本有重音而徐铉只取其一者。如"规"字作"居追切",宜在《脂部》。而证以"?左"字作"许规切"、"窥"字作"去?左切",知"规"字当有"居随"一切,兼入《支韵》之类是也。其推寻考校,具有条理。《唐韵》分合之例与宋韵改并之迹,均可由是得其大凡。亦小学家所当参证者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3: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1-3 12:56
平水韵是《广韵》的缩本,《广韵》的声韵调系统是因承《切韵》而来的,而《切韵》是论定”南北是非,古今通 ...

平水韵,是集韵的缩本,而不是广韵的缩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3 14: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表批判
---------题目旨意不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4: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1-3 14:15
这一说法不能成立。《广韵》成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集韵》成于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309年 ...

时间也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1-3 14:18
《广韵》可以说是部承前启后的韵书,平水韵是它缩本。

你妹看看在本帖14楼三羊的转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38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2695
贡献
11158
金钱
16233
发表于 2018-11-3 15: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1-3 1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11-3 15:38
《广韵》的结构导源于《切韵》,而颜之推在建立《切韵》结构时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先来听下颜之推是怎么 ...

《广韵》是112韵,《集韵》是108韵,如何没有变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3 18: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外秋来 发表于 2018-11-3 15:47
平水韵表批判

如题,有反对者,尽管发言。凡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无理又出侮辱人语言的,坚决屏蔽。

支持!坚决打击几个不学无术,专门骂人的以破坏论坛研讨风气的居心叵测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3 19: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8-11-3 19:51 编辑

用《平水韵表批判》的标题觉得比较偏激!

若能改为《平水韵表批评》或《平水韵表点评》语气可能就平和得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3 2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延续一千多年的诗韵,平水韵为中华诗词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列为文化遗产。现代没有丝毫理由批判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3 2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3 21:5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20:44
作为延续一千多年的诗韵,平水韵为中华诗词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列为文化遗产。现代没有丝毫理由批判之 ...

在这个主题上做文章钻牛角的几位。此主题其意是,在当前普通话语言大环境中継续使用平水韵等古韵来写中华传统诗词有多少幣害?我这里提一点:首先是写的诗用普通话读起来不会合韵同音。诗词没有人看,诗词书从印刷厂到造纸厂,没有市场,自然淘汰。举个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到。两岸猿声叫不停,轻舟已过万重岭。主题意境差不多,但读起来个使人浑七昏八。

点评

你不是说过诗词的好坏和用韵没有关系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2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3 2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8-11-3 19:49
用《平水韵表批判》的标题觉得比较偏激!

若能改为《平水韵表批评》或《平水韵表点评》语气可能就平和得多 ...

支持这个观点!

点评

谢谢先生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3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3 21: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1-3 21:10
在这个主题上做文章钻牛角的几位。此主题其意是,在当前普通话语言大环境中継续使用平水韵等古韵来写中华 ...

你不是说过诗词的好坏和用韵没有关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3 2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3 21:2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1-3 21:14
你不是说过诗词的好坏和用韵没有关系吗?

我是讲诗词的艺术水平同用什么韵没有关系。而二十七楼是指韵声。二者不能混为一谈。韵声影响人的听觉,噪音使人烦躁。乐音使人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3 2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11-3 21:13
支持这个观点!

谢谢先生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11-3 21: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1-3 2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也是在继承前人声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也确实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格律诗词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但历史总是在不断继承中不断改革前进的,当今语言声韵所起的一些变化也不容否认。因此,我盼望着声韵改革能沿着自然的规律循序顺利前行!

同时,也盼望声韵改革者不要割断历史,要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提供一个内容供声韵改革爱好者作参考研究。

《平水韵》上平一东(72字)与今日拼音对照
东[dōng]同[tóng]童[tóng]僮[tóng]铜[tóng]桐[tóng]峒[tóng]筒[tǒng]瞳[tóng]中[zhōng]衷[zhōng]忠[zhōng]盅[zhōng]虫[chóng]冲[chōng]终[zhōng]忡[chōng]崇[chóng]嵩[sōng]菘[sōng]戎[róng]绒[róng]弓[gōng]躬[gōng]宫[gōng]穹[qióng]融[róng]雄[xióng]熊[xióng]穷[qióng]冯[féng]风[fēng]枫[fēng]疯[fēng]丰[fēng]充[chōng]隆[lóng]窿[lóng]空[kōng]公[gōng]功[gōng]工[gōng]攻[gōng]蒙[mēng] 朦[méng]瞢[méng]笼[lóng]胧[lóng]栊[lóng]咙[lóng]聋[lóng]珑[lóng]砻[lóng]泷[lóng]蓬[péng]篷[péng]洪[hóng]荭[hóng]红[hóng]虹[hóng]鸿[hóng]丛[cóng]翁[wēng]嗡[wēng]匆[cōng]葱[cōng]聪[cōng]骢[cōng]通[tōng]棕[zōng]烘[hōng]崆[kōng]
注:我手头没有《平水韵》的印本,上平一东(72字)是从网上复制来的,可能有出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11-7 13: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提平水字韵表质疑,而提批判,我想,是有其必举批判之旨的原委。

中华诗词学会前会长孙铁青,曾提出,写古诗词用新韵一步到位。后张扬平水,又出双轨之招,形成一些网站强力推行平水韵,这现象不仅是一种偏离,而且把平水至上,格律至极弄到顶端。大有忽略诗言志主旨倾向。我在与大同有人论辩诗之主旨时,深有此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