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13 1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3 18:11
这是明白的。只是这是化简为繁之法,不可取!
《关雎》取字,皆异声韵字,却都是平仄之法。
我们不可以揣摩老夫子怎么想,也不能一厢情愿说他已预见未来音律状况,但四声二元化确是真真切切。后人多以教化,拐着弯解释为何《关雎》诗三百第一,可意境不逊于此作的有,我以为《诗经·蒹葭》至少不在《关雎》之下,还可以举出几首。因之,我还是要说,应该是老夫子前瞻性的注意到了,这里的音律与别处的不同,后来应该按这样推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古: 平平平平,仄仄通平。 ◆霜【七阳平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古: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方【七阳平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古: 仄?通平,仄仄仄通。 ◆长【七阳平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 仄平通平,仄仄仄通平。◆央【七阳平声】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古: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晞【五微平声】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古: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湄【四支平声】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古: 仄?通平,仄仄仄平。 ◆跻【八齐平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古: 仄平通平,仄仄仄通通。◆坻【四支平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古: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已【四纸上声】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古: 仄仄平平,仄仄平?。 ◆涘【四纸上声】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古: 仄?通平,仄仄仄仄。 ◆右【四纸上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古: 仄平通平,仄仄仄通?。◆沚【四纸上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