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79|回复: 98

律诗忌讳【孤平三平三仄尾】,始于清朝科举的清规戒律!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10-27 1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0-27 17:05 编辑

律诗忌讳【孤平三平三仄尾】,始于清朝科举的清规戒律!

三羊所谓“律诗忌讳【孤平三平三仄尾】,始于清朝科举的清规戒律”,是因为三羊没有见到更早的说法!
三羊的说法,热切期待有心人的纠错

清朝科举的试律格式,分为平起、仄起两种。
在这两种格式里,其律句的声调格式,具体总有6个: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死卡6个律句,决然不会出现【孤平三平三仄尾】。
今人所谓的忌讳渊源,应该来源于清朝科举的清规戒律!

(一)八韵平起式: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八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说明:〇可平可仄)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0-27 11:3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也是从唐诗找规律,要从唐宋元明的律诗中去找大量例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1: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0-27 11:34
清朝也是从唐诗找规律,要从唐宋元明的律诗中去找大量例证。

唐朝的科举制度,并未遵循唐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10-27 11:34
清朝也是从唐诗找规律,要从唐宋元明的律诗中去找大量例证。

唐朝的韵律,首句可韵可不韵!
清朝的韵律,首句不可以入韵!

唐朝的用韵,没有规定韵书的韵部,只能相同不可不同!
清朝的用韵,限定规定韵书的韵部,只能相同不可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科举的试律,既可以【换头】,也可以【折腰】!
清朝科举的试律,只可以【换头】,不可以【折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1: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科举的韵律,既可以是【平韵】,也可以是【仄韵】!
清朝科举的韵律,之可以是【平韵】,不可以是【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0-27 15: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又研究起清朝试律诗了?估计清朝不考齐梁体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6: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10-27 15:57
三羊又研究起清朝试律诗了?估计清朝不考齐梁体了吧?

唐朝也不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0-27 16: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的作品,三平尾很多!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6: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0-27 16:26
王维的作品,三平尾很多!

【孤平三平三仄尾】,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点关系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27 17: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清试律诗,除六句外,尚容许平仄平平仄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27 17: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句之外,其它拗句通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7: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0-27 17:1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27 17:12
查清试律诗,除六句外,尚容许平仄平平仄句式。

这个【平仄平平仄】,三羊苦于没有清朝试律诗的参照而未得依据!三羊见到的清朝科举试律格式,都是如下百度资料的一种说法:
大中华诗词论坛  http://www.hksc888.com/thread-920346-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17: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10-27 17:22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27 17:14
七句之外,其它拗句通禁。

你有【平仄平平仄】的资料吗?三羊没有!期待你的示意和释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27 19: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0-27 17:21
你有【平仄平平仄】的资料吗?三羊没有!期待你的示意和释疑!

曾经有,现在不知到哪里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0-27 19: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20: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0-27 19:31
http://www.hksc888.com/thread-738384-1-1.html

仔细读完,的确存在【平仄平平仄】句式,并且还有好几个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4: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必平水,一韵到底】,仅仅适用于满清大辫子的科举,

并不能说明唐宋科举,也是【诗必平水,一韵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1-9 08: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08: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9 08:08
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至今三羊不懂,你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11-9 09: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9 08:12
【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至今三羊不懂,你知道吗? ...

1.二四不同--二四平仄不同.即二四字平仄相对,或平仄相替;
2.二九对避之--二九二字平仄应该避免平仄相对也.即相同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11-9 09:3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鹤膝病者,五言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九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九对矣]。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然则他声诗用他声之韵者可避平声。如绝句诗四韵长韵,可准知之耳。下三连病者,五言七言共每句终三字连同声是也。念二病者近来不去之。一首之中有同字同心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5: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11-9 09:26
1.二四不同--二四平仄不同.即二四字平仄相对,或平仄相替;
2.二九对避之--二九二字平仄应该避免平仄相对也 ...

22楼与23楼的说法,怎么互相矛盾呢?
1.二四不同--二四平仄不同.即二四字平仄相对,或平仄相替;
2.二九对避之--二九二字平仄应该避免平仄相对也.即相同也.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鹤膝病者,五言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九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九对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9 17: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平不涉音律,别听人忽悠。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9 17:55
孤平不涉音律,别听人忽悠。

孤平本无病,有病乱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12 18: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0-27 17:21
你有【平仄平平仄】的资料吗?三羊没有!期待你的示意和释疑!

这种用法,不涉音律,古人此处纠结,不懂音律所致。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8: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8:39
这种用法,不涉音律,古人此处纠结,不懂音律所致。

孤平三平三仄尾,也是一样的【不涉音律】!,但是,清朝科举就是死规定!再说,首句押韵,也是死啦死啦的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18-11-12 19: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11-12 18:53
孤平三平三仄尾,也是一样的【不涉音律】!,但是,清朝科举就是死规定!再说,首句押韵,也是死啦死啦的 ...

古往至今,只见一个人懂,那就是孔子,周颙算半个!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2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云溪 发表于 2018-11-12 19:50
古往至今,只见一个人懂,那就是孔子,周颙算半个!

不知你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