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18-9-30 12: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30 13:18 编辑
53楼还不够明白么,只凭韵部的分合不论韵书各自的差异就够混乱了,除此之外再明白告诉你,如果说平水韵是唐诗实际用韵的归纳与总结的话,那么,《唐韵》、《广韵》则可以说是考据唐人诗韵音读的依据,不是你胡乱混淆一气胡乱推导的,诗韵是韵书的简略本,省了大量的僻字及反切注音和典故来源,就这么简单
诗韵的考音依据是承切韵的广韵,词韵的考音依据却既可依切韵也可依集韵,因词韵本集韵,同时词的用韵中也杂入了一些俗读音、上古音、方言音,这些音在格律诗的用韵中是不被允许的,不能反着乱来。
对于前人在词的用韵中也杂入了一些俗读音、上古音、方言音,正确的态度是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诗也一样,而不是以某些特例就满嘴炮火车胡说诗不平水词不正韵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不是科学的态度;词本依声之学,前人词中杂入俗读音、上古音、方言音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具备依声【乐谱】的条件而把词作文体看,这就更需要严守词林正韵的态度。
说平水韵是唐诗实际用韵的归纳与总结根本就没有错,平水韵上承礼部韵略又上承景德韵略又上承广韵又上承唐韵又上承切韵,是切韵的独用、同用的合韵结果,唐人以此宗韵,后人以此总结并回过头去校验唐人诗,天经地义,格律形成于唐,作此体必此韵,诗必平水同理也是天经地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