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8-9-7 01: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7 02:07 编辑
梁武帝萧衍,不可能【不认同四声说】。【不知四声】,并不等于【不认同四声】吧!
《文镜秘府论》:经数闻江表人士说:梁王萧衍不知四声,尝从容谓中领军朱异曰:“何者名为四声?”异答云:“‘天子万福’,即是四声。”衍谓异:“‘天子寿考’,岂不是四声也。”以萧主之博洽通识,而竟不能辨之。时人咸美朱异之能言,叹萧主之不悟。故知心有通塞,不可以一概论也。今寻公文咏,辞理可观;但每触笼网,不知回避,方验所说非凭虚矣。
百度资料:文化皇帝。梁武帝萧衍还是“文化皇帝”。他是一位叱咤风云、文韬武略皆领一代风骚的伟大皇帝。他博学能文,一生著述甚多,帝王之中或可推为“第一”。他爱一生好文学。他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可以在古代善书的帝皇中排位在前几位。他还特别善长书法,镇江市甘露寺山门廊下石刻“天下第一山”,是他的亲笔御书,笔划刚劲,美观大方。年轻的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文武全才、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不在齐朝开国皇帝之下。
《梁书•武帝纪》称梁武帝萧衍“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他重视儒学,先以儒学治国,又把佛学视为国教,或作为主流文化,开创了儒、释、道三教园融的创新和谐文化新格局。他大力倡导廉政文化,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又设国子监,对官吏进行监督。不到十年,由于他的精心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文化繁荣,出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是魏晋200年以来的最好时期。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发展空前,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突飞猛进。
在南齐武帝永明年间,他经常在当时的文化中心、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出入,与沈约等人合称“竟陵八友”,在这期间,他不但发表了很多诗作,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有了很大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他还著有赞、序、诏、诰、铭、诔、箴、颂、笺,奏等共120卷。惟著有《棋评》为中国围棋著作之第一部,这种刻苦学习著作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度资料:竟陵八友
在南朝文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莫过于“竟陵八友”。竟陵王萧子良不以文学见称,然喜好文学,礼接文学之士,组织文学活动,促进了南朝文学的彬彬之盛。齐永明二年(公元484 年),竟陵王开西邸招文学之士,先后有七十四位文人进入西邸,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庞大的文学集团。谢脁、王融、沈约、萧衍、萧琛、任昉、范云、陆倕八人乃其翘楚,史称“竟陵八友”。
南朝竞陵八友的诗歌因与齐、梁诗或永明体诗的关系素来遭受诸多批评。他们表现声色、采丽竞繁、玩情弄性与感怀兴寄、平易自然,构成了自我诗歌风格的复杂状态。同时,竞陵八友发展了谢灵运山水诗清新而富有情韵的一面,淡化玄理而亲和自然,使山水诗更具山水的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