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56|回复: 115

假古人究竟能否读出作出真古诗——恭请林金建先生赐教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8-9-2 18:1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8-9-3 15:03 编辑

假古人究竟能否读出作出真古诗

  ——恭请林金建先生不吝赐教


在《请问吴小如先生及其拥趸:时人为诗到底是给谁读的?》主帖下,疑似平水韵大家林金建先生于186楼临帖点评说:
″简单地说用旧体诗体式,用新诗体式;用旧韵或用新韵都可以作诗。问题是旧体诗体式是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属于古典的东西,是以我们采用旧体诗体式就不仅仅是为写而写了,应知道它还有个传承的任务在其中,相较而言传承与创作,传承居于更重要位置,这就是旧体诗写作的特殊性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熟练掌握旧体诗体式规则,而且要下一番苦功夫学会中古读音,夯实自己的古汉语基础知识。而不是图省事或以不懂古读音为藉口,用现代汉语音韵来写旧体诗,这样的话,别的暂且不说,起码你连形似都没做到吧。总之,作旧体诗务必要把传承与创作两者的关系搞清楚,把两者的位置摆正。″
对此,刚刚先生于190楼反诘道:″你为什么不传承甲骨文与金文?你为什么不读诗经时代的音,却用普通话去读诗经,能读出诗经的韵味吗,既然不能读出,为什么偏要用当今的语言去读呢?你既然那么喜欢入声字,那你读唐诗宋词,有没有用入声去读,你总不会一般的音用普通话,临到入声字便用入声吧,估计那样读,听的人都滚到凳子下去了。汉朝时没有去声,只有长入声,长入声是什么玩意儿,连我这样科班出身的人都不知道,要为它遗憾吗?消失的东西就让它消失吧,何劳我们替古人和后人担心,自有研究者会研究整理保存下来。我们是沿着历史的轨迹走下去的,不要逆轨道而行,那会被历史碾得粉碎的。″

林先生无言以对。


笔者则于212楼就传承事回应说:
″稚子学前便启蒙,唐诗何必尔传承。经年未见出新句,试问何颜扮大享。″

林先生仍然无言以对。

作为朋友,笔者本来不想为难林先生,怎奈诗词用韵并非诗者个人的小事,而是关乎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兴衰的大事,斟酌再三,只能取大仁而舍小义,烦请林先生就其发言下半段进一步阐明如下事宜:
1)下一番苦功并不太难,料想多数诗友都能做刮,问题是跟谁去学中古读音呢?
须知,有人曾斥百万巨资悬赏中古读音传人数年未果,林先生又何出此言呢?请指点迷津。
【附韵乃声韵悬赏原帖】
[size=17.9776px]悬赏启事

[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作者:韵乃声韵)

[size=17.9776px]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size=17.9776px]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2)窃以为,平仄之用,在乎抑扬顿挫,而无关古今四声。王力和毛润之两位先生都曾有过″没有平仄,便没有律诗″之类表述,而非没有平上去入便没有律诗。对此,不知林先生有何见教?
3)关键之关键,假古人究竟能否读出作出真古诗?恭请林金建先生并其他平水韵拥趸不吝赐教!

先行谢过!给列位奉茶了:☕☕☕☕☕☕☕☕☕[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后记】
[size=17.9776px]注意到林金建先生勉强跟了几帖,怎奈已是有气无力。至林先生22楼这段跟帖,与其他平水韵大家小家一样,林先生也被彻底打回原形:
[size=17.9776px]″[size=19.0563px]您问我,我问谁?我仅是一个古典诗词业余爱好者,学写旧体诗没几年,可以说连门都还摸着,对声韵学更是缺乏研究。我只是凭自己的体会,说点个人看法罢了。″[size=19.0563px]

对林先生这讲求诚信、回归理性的一帖,笔者是这样点评的:
林兄此话固然客观,可与您日前这番说辞简直判若两人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熟练掌握旧体诗体式规则,而且要下一番苦功夫学会中古读音,夯实自己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缘何前倨后恭耶?反差如此之大,是否说明道听途说的东西不足为凭、难以立论呢?″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3
贡献
24060
金钱
26505
发表于 2018-9-2 20:1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告诉你?你给有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20:3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8-9-2 20:17
为什么要告诉你?你给有钱吗?

本主帖实乃十分严肃的诗词学术交流帖,请你莫再插科打诨才好。
诗词公益给钱才告诉,足证你不过一介未入流的匠人,诗人绝不会作如是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18-9-2 22:2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没有声音的地方讲声韵,可以吗。你们用普通话朗诵诗经,读李白的诗,知羞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1

帖子

5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4
贡献
135
金钱
199
发表于 2018-9-2 2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极限人生 于 2018-9-2 23:13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9-2 22:13
首先说明一下,我只是陈述我自己的看法,并不想说服谁,更不想与谁论辩。对你和刚刚网友的跟帖,我觉得没回 ...

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版,任何人的任何看法都应有所本,而根本之根本则在乎事实和论证,凭空瞎说终非诗词学术交流之道,是吧?
刚刚的问题你可以不答,楼主的问题林兄却无论如何都不该回避。
我也主要质疑林兄这句话:
″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熟练掌握旧体诗体式规则,而且要下一番苦功夫学会中古读音,夯实自己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实不相瞒,不才自二〇一二年以来,数年如一日,到处拜名师访高友,求学中古平水韵未果。斯为至憾!
兄既如此说,想必已得世外高人真传,尚望兄台明示,以飧我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23: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9-2 22:16
新韵四声变三声,平声变仄声,仄声变平声,怎会没影响,请你来回答这一问题吧。 ...

极限人生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中古平水韵此际还能否确读的确是个大前提,还有谁能读,谁又肯教,到唧儿去学,都是问题。尚望林兄指点迷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8-9-3 03:4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写首打油诗都要写错字,还好意思故作高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3
贡献
24060
金钱
26505
发表于 2018-9-3 06:3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9-3 03:46
连写首打油诗都要写错字,还好意思故作高深!

花花黔驴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7: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3 10:14 编辑

1)下一番苦功并不太难,料想多数诗友都能做刮,问题是跟谁去学中古读音呢?
须知,有人曾斥百万巨资悬赏中古读音传人数年未果,林先生又何出此言呢?请指点迷津。
【附韵乃声韵悬赏原帖】
[size=17.9776px]悬赏启事
[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作者:韵乃声韵)
[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size=17.9776px]

2)窃以为,平仄之用,在乎抑扬顿挫,而无关古今四声。王力和毛润之两位先生都曾有过″没有平仄,便没有律诗″之类表述,而非没有平上去入便没有律诗。对此,不知林先生有何见教?
3)关键之关键,假古人究竟能否读出作出真古诗?恭请林金建先生并其他平水韵拥趸不吝赐教![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
[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size=17.9776px]
这花蚊子也就一九斤老太的货色

第一个问题,音韵学明明白白地摆在那,你啰啰嗦嗦了十多年,哪一帖有音韵知识,自个懒得要死还说肯下功夫,功夫下到哪去了,下到学绿藻上去了
第二个问题,‘平仄之用,在乎抑扬顿挫,而无关古今四声。’,又学混帐呀,今普通话有平上去入的四声么,不知道平仄就是从平上去入里分出来的么,没有平上去入的学说在先,何来的平仄的理论于后,第一蠢;第二蠢的是抑扬顿挫并非汉语语音独有才能做到的特性,是任何语种都可做到的共性,你既然只须抑扬顿挫不须平上去入写诗,可以别用汉语写诗呀,又没人强求你非要用汉语写诗不是
第三个问题,谁是假古人,你自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7: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3 10:17 编辑

格律只强调平仄不说平上去入的人是根本就不懂诗律更不懂理论,说直白点就是刻意混淆平上去入的平仄二元化,太简单了,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可分平仄,如此一混淆,普通话新韵也是唐近体,够混帐的吧

所谓的平分阴阳,这个阴阳在音韵学上属调值,而平上去入四声属调类,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并不细分调值,王力在汉语音韵学里说得很明白,如果说平上去入要细分阴阳调值的话,理论上四声都分阴阳,如粤语即是四声均分阴阳的实例。

说近体只讲平仄不讲四声的是根本就没读过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王力在谈到律诗的上尾里就说得很明白,理论上来说近体只须分平仄就可以了,但实际并不哪么简单,古人作律诗还有个避上尾的声病,这就涉及到了四声在出句上的碎用问题,在谈韵的时候也说到了平与平押,上与上押,去与去押,上去偶可通,入声独为一类,不能跟平上去通韵。只讲平仄不讲四声么,问一下只讲平仄不讲四声的,上去入都是仄声,是不是上去入也可押在一起


说到诗体的划分,王力在汉语诗律学里就说得很明白,格律诗只押平声韵是为了方便说明格律,事实上唐及唐之后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的仄韵律诗,这些律诗也讲究声韵,五言仄韵律绝在初唐就有了,七言仄韵在初唐也有,但初唐并不流行七言,七言仄韵律诗在初唐很少,直至晚唐才比较多,这些仄韵律绝,笼统来说,绝句的声律比较规整,律诗还不是很规整,所以归并为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7: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3 07:43 编辑

平仄二元化的理论从哪里来的,最早见于文镜秘府论里的‘平为一脉,上去入为一脉’,这里虽无平仄的字样却有平仄的实质,至中唐则直见平侧的字样了,这个侧,古通假仄,中唐之后便见直写平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7: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8-9-3 07:53 编辑

花花不是说我理屈词穷吗,欢迎来辩,本人发言拒绝唐尧跟帖,不跟无知还无耻者作任何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8-9-3 03:46
连写首打油诗都要写错字,还好意思故作高深!

花花能有什么高深,无非就是看见别人混淆概念也跟着瞎混淆就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8: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8-9-2 23:30
极限人生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中古平水韵此际还能否确读的确是个大前提,还有谁能读,谁又肯教,到唧儿去 ...

章太炎说,切韵是古今方国之音,懂这句话的涵义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8: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许多 发表于 2018-9-2 22:24
在没有声音的地方讲声韵,可以吗。你们用普通话朗诵诗经,读李白的诗,知羞吗? ...

我家的许多兄弟,你能使我们含羞,那你用什么音读李白的诗?你居然会用上古音读诗经?失敬失敬了,能不能教教我,收我做徒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8: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限人生 发表于 2018-9-2 23:03
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版,任何人的任何看法都应有所本,而根本之根本则在乎事实和论证,凭空瞎说终非诗词学 ...

实不相瞒,大学古代汉语,教授中竟没有人懂中古音韵,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不懂中古音。后来只有一个留校的到进修过。谁懂中古音,我拜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7:36
只强调平仄不说平上去入的人是根本就不懂理论,说直白点就是刻意混淆平上去入的平仄二元化,太简单了,普通 ...

自己不懂却说别人不懂,山人你好意思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之用,在乎抑扬顿挫,而无关古今四声。---这是铁定的真理,你不承认是你的问题,多去看书是能解决问题的,何必瞎争呢。反对新韵的就是在这点上转不过弯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8: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3 08:34
自己不懂却说别人不懂,山人你好意思么

你懂的话提出理论反驳,别说其它废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7:48
花花不是说我理屈词穷吗,欢迎来辩,本人发言拒绝唐尧跟帖,不跟无知还无耻者作任何交流 ...

你算了吧,还是去看书,不要在这争呀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8: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9-3 08:48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8:38
你懂的话提出理论反驳,别说其它废话


师傅,我只与你谈对口的问题。对你这些问题,我只笑笑,不屑回答的

你家的纵横自留地都大旱了,还不去救灾,却给别人的田里送水,好伟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3 08:43
师傅,我只与你谈对口的问题。对你这些问题,我只笑笑,不屑回答的

你家的纵横自留地都大旱了,还不去救 ...

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懂装懂,无理论反驳所以废话连篇,还大学教授,对你很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9-3 09: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8:57
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懂装懂,无理论反驳所以废话连篇,还大学教授,对你很失望 ...

你对我失望,我对你也没看到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9-3 09:10
你对我失望,我对你也没看到希望

除了废话你还能谈点理论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3 0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7:42
平仄二元化的理论从哪里来的,最早见于文镜秘府论里的‘平为一脉,上去入为一脉’,这里虽无平仄的字样却有 ...

请问:【平为一脉,上去入为一脉】,在《文镜秘府论》的那个章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09: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9-3 09:49
请问:【平为一脉,上去入为一脉】,在《文镜秘府论》的那个章节呢?

你自己去查一下,我的资料存在别的网站,那网被黑了,资料全失,应是在元兢的诗髓脑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9-3 11: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说一下混帐理论,1,混帐理论的根源是争强好胜又无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2,混帐理论的手段是什么,白马非马式的诡辩,简而言之就是偷换概念,比如你谈语音,他便用语言去偷换,比如你谈四声,他便用平仄去偷换,比如你谈近体的音读系统,他便用玉篇、中原音韵、新华字典去混淆,比如你说要传承古典诗词文化,他便反问你咋不用甲骨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3,如何判断混帐理论,简单,就看其说的跟你说的是不是同一回事;4,混帐理论的危害,混淆视听,扰乱古典诗词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成果进而扰乱人们的古典诗词创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3 1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9:53
你自己去查一下,我的资料存在别的网站,那网被黑了,资料全失,应是在元兢的诗髓脑里 ...

元兢《诗髓脑》(张伯伟编校版)
调 声
  声有五声,角征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征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征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①;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即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②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③“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上去入”三字,《文笔眼心抄》引作“侧字”,下同。

以下一百二十二字,据《文笔眼心抄》补。《眼心抄》诸本文字或有异同,此据兴膳宏译注《文笔眼心抄》本。

此庾信《答王司空饷酒》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3 11: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9-3 11:44 编辑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9:53
你自己去查一下,我的资料存在别的网站,那网被黑了,资料全失,应是在元兢的诗髓脑里 ...

元兢的【平仄二元化】,只使用于【换头】,并不适用于【蜂腰】和【上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9-3 1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9-3 07:36
格律只强调平仄不说平上去入的人是根本就不懂诗律更不懂理论,说直白点就是刻意混淆平上去入的平仄二元化, ...

唐近体的声律,并不追求白脚句的【犯鹤膝】!由《文镜秘府论》的近体诗范例可知:

五言平头正律势尖头

皇甫冉诗曰:(五言)
中司龙节贵,【贵,去声】
上客虎符新。
地控吴襟带,【带,去声】
才高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
入境便行春。
处处歌来暮,
长江建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