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59|回复: 133

唐诗两“出塞”之比较 唐尧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18-3-3 08: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3 13:35 编辑

唐诗两“出塞”之比较       唐尧
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有传世名篇“出塞”诗。首句破题“秦时明月汉时关”,感叹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关隘还是秦汉时期就巳经有了的关隘,承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紧扣起句有四个不变。明月、关隘、征人、守边将士不见还四个不变。边患不断,烽火不息,征人不还。北部边关侵掠不断,防不胜防,总是败仗,征人活着回家的几乎没有。不是战死就是老死边关。转结句“但使龙城飞将在”这个边患不断的问题给予了回答,国无良将,无法抗衡外寇的入侵。结句“不教胡马渡阴山”则认为如果有汉飞将军李广这样的领军将才才能防御侵略,外寇就不能越过边塞,边患才能停止。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结句同首句呼应,首尾相顾,首句写边关,结句也是(暗)写边塞。此诗起承句紧扣,转结句紧扣。但转结句在气势、架构上较起承句弱了。对边患的不断归于良将有无也不夠全面。边患不断的原因非常复杂多方面的,即使有良将也是无法解决的。
唐著名诗人王之涣也有传世名篇“出塞”。首句按流行版“黄河远上白云间”同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就脱节了,离题了?黄河远去了怎么又回头说孤城呢?一写黄河云天,一写孤城险山,两分开了。承句要写如:其源应该在昊天。亦可。转结同承句有连带关系。首尾不呼应、不相顾。首句写黄河己去,结句写玉门关,完全是两码事。因此说黄河远上不应该是王之涣写的。按王之涣的水平不可能写出此等败笔?所以此诗首句应是“黄沙直上”。何况“黄沙直上白云间”在古本里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黄沙”同“玉门关”同在。王昌龄诗“明月”和“阴山”同在是毫无疑问的。而黄河同玉门关相距何止千里。

73

主题

1204

帖子

4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1277
金钱
1547
发表于 2018-3-3 0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句按哗众版“黄沙直上白云间”同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就脱节了,离题了?黄沙直上了怎么又回头说孤城呢?一写云天,一写城山,两分开了。承句要写如:张牙舞爪欲冲天。亦可。转结同承句有连带关系。首尾不呼应、不相顾。首句写黄沙直上,结句写玉门关,完全是两码事。因此说黄沙直上不应该是王之涣写的。按王之涣的水平不可能写出此等败笔?所以此诗首句应是“黄河远上”。何况“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古本里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主题

318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词风曲苑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779
贡献
3527
金钱
4575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3 11: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焚詩爐 发表于 2018-3-3 09:33
首句按哗众版“黄沙直上白云间”同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就脱节了,离题了?黄沙直上了怎么又回头说孤城呢 ...

哈酒哈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2091

帖子

9140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89
贡献
2553
金钱
3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3 13: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传上千年的诗句若是有问题,早就埋没了。不应怀疑古人,而应反省自己。当代人的古文字素养和唐宋时期差远了,就是和民国时期也不如,不要妄议,好好学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13: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规迷蝶 发表于 2018-3-3 13:07
流传上千年的诗句若是有问题,早就埋没了。不应怀疑古人,而应反省自己。当代人的古文字素养和唐宋时期差远 ...

你根本看不懂此文的分析和解读。要不你写一篇反驳我的分析文章来看看。好好学习应该是你,我看你懂诗吗?可能懂一点文字游戏的“联律通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13: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2091

帖子

9140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89
贡献
2553
金钱
33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3 1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3 13:42
你根本看不懂此文的分析和解读。要不你写一篇反驳我的分析文章来看看。好好学习应该是你,我看你懂诗吗? ...

对不起,我从来只写诗,玩玩文字游戏,最看不起那些诗写得一塌糊涂偏爱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13: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规迷蝶 发表于 2018-3-3 13:53
对不起,我从来只写诗,玩玩文字游戏,最看不起那些诗写得一塌糊涂偏爱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的人。 ...

没有什么对不起,在一边好好旁听,你知道我在这里免弗上课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3-3 18: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18-3-3 13:57
没有什么对不起,在一边好好旁听,你知道我在这里免弗上课吗?

免弗上课。这词用得好。学雷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8-3-3 18:0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3-3 18:01
免弗上课。这词用得好。学雷锋。。。

唐尧也是东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1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8-3-3 18:02
唐尧也是东北人?

无论是谁?不论哪里人?只看你有没有诗词道理?只看你有没有对诗词的真知灼见?从不拉帮结派。单枪匹马,独往独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主题

3181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词风曲苑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779
贡献
3527
金钱
4575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3-3 1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19: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写一篇关于王昌龄“出塞”和王之涣“出塞”的反驳文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3 2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204

帖子

4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1277
金钱
1547
发表于 2018-3-3 22: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23: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3-3 22:27
看来“沙”“河”这篇目一时不容易翻过去……启功也说当是“沙” (我仅作转述,懒得找原文了) ...

在我看来用“沙直”非常精准、贴切、真实、自然、恰到好处。用“河远”则谬之千里。讲这么多遍,这么深入细致,现在又用两篇诗来作比较,就是不听,问题是自己又拿不出道理来。实在使人有点不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3 23: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204

帖子

44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4
贡献
1277
金钱
1547
发表于 2018-3-3 23: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焚詩爐 于 2018-3-3 23:42 编辑
吾闽 发表于 2018-3-3 23:12
以下是施蜇存《唐诗百讲》里的说辞:

王之涣的《凉州词》,就用另外一种边塞风光来谱词了。他先写塞上边 ...

孤城是泛指,非凉州,亦非玉关。这点通了,其他就通了。如此简单的问题,讨论这么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23: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4 06:28 编辑
吾闽 发表于 2018-3-3 23:12
以下是施蜇存《唐诗百讲》里的说辞:

王之涣的《凉州词》,就用另外一种边塞风光来谱词了。他先写塞上边 ...

这诗就是写玉门关。诗中写的明明白白,不容置疑。如果泛指,写关即可,如王昌龄诗一一汉时关。讨论研究此诗应以唐时玉门关为中心。否则离题。无论谁写?写黄沙直上是真功夫,高水平。写黄河远上是低水平,未入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3 23: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3 23: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2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4 06:30 编辑
吾闽 发表于 2018-3-3 23:48
也是。玉门关“泛指”边关,先前针叶林也有同样观点,这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沙”“河”,如果非得分清 ...

我们只能就诗论诗,从诗的真实意境和环境,组合架构的逻辑发展,诗的内容铺排的起承转合等方面来分析。要得到王之涣当年的手稿等绝无可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5

主题

436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4
贡献
4758
金钱
5386
发表于 2018-3-4 00: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08: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闽 发表于 2018-3-4 00:09
我也认为“黄河”句单句虽好,但它太滋润,与后文“春风不度”的幽怨关联不大,更合主旨的是“黄沙”。

...

我发推荐王之涣诗为七绝第一,就是为了把这个传世名篇的误传误读来个了断。因为这是传世名篇,是个特大案!不能久拖不决,永无结论。如同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一样。应该有个结论。我们已经来到了找寻绝对证据的尽头。此诗和此词的绝对证据绝对不可能发现了,永远地消失了。况且艺术不是法律,不能照搬硬套。这有损于中华诗词的艺术权威和艺术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08: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3-4 09:18 编辑

不能用法律的眼光来对待艺术?况且现在是假的挤掉了真的传世流行。它也没有绝对版本为依据。版本的多少不是决定的因素。总不能也不可能把此艺术作品封存起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1: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3-4 10:02
王之涣的原句应该可以考据,以最早版本为准是最可取的。

必须要发现王之涣生前的版本。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其去世后的版本就很难讲清了。据说王之唤只有六首诗传世。不可能存在王的单独的诗卷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3-4 10:02
王之涣的原句应该可以考据,以最早版本为准是最可取的。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如果在“须江朗峰祝氏族谱”里发现的是完全不同的版本。我们应该取消流行版呢?还是保留流行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8-3-4 12:37
这就永远是个谜了。但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来看,最可能的应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因为古代诗人善感多 ...

问题是没有“黄河”这个物象?是无中生有。同整篇诗脱离了。这是会写诗的人的基本认知。首句种瓜后得到的结果是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2552
金钱
383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8-3-4 14: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兒 于 2018-3-4 17:33 编辑

唐某的最大缺点是顽固,一头锁定了自己的观点就拒绝了他人的意见。

就如王之涣此诗,冠名一曰 "凉州词",二曰 "出塞"。翻查唐时地名, "凉州" 地域是泛指 "陇右道",即 "河西走廊"一带,包括敦煌、张掖、酒泉、武威四市。而 "塞外" 一词泛指长城以北、黄河以西的地域,范围更广,连 "凉州" 不包括的地域如鄂尔多斯、固原 (古称萧关) 以西,以及 "陇右" (今甘肃西南部) 也包括在内。

打开地图,今甘肃省兰州至景泰县 (距武威只200公里) 那段黄河,其中不是划入唐时的 "陇右道" (凉州) 吗? 若诗题是"出塞"则由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宁夏、固原西北的黄河流域也纳入"塞外" 地区。诗人写 "黄河远上白云间" ,那 "黄河",岂是 "无中生有"?唐某是为坚持己见作出了 "盲断"。

这诗的marco观景,可先东而后西作描述,从凉州 "东南" 的黄河而始,继之是 "中部" 的武威城及姑臧山,结句止于"西北"的玉门关,是整整一个凉州由東plan 向西的风景。micro观点,是王之涣只咏及 "古凉州治府" 武威城,误将城外白羊河作黄河的支流,二三两句是咏及武威城及始臧山,最后一句是咏及远在西北1600公里外的 "玉门关"。而 "玉门关" 一詞,亦如诗友所说是泛指 "远西" 地区,包括现今的高昌、龟兹、于阗、疏勒。

唐某说此诗是单指 "玉门关" 的景色,则流于偏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15: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鈿花兒 发表于 2018-3-4 14:42
唐某的最大缺点是顽固,一头锁定了自己的观点就拒绝了他人的意见。
就如王之涣此诗,冠名一曰 "凉州词", ...

《凉州词》是此词的题目吗?题目是“出塞”的话则包括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再向南的更广大的地域这台戏你可能很难唱。以你所说,黄河有在凉州境内,请计算一下黄河、玉门关两地相隔多少公里?王之涣可能在某地理研究所的当代地图上写的诗?或者坐飞机在凉州地区视察了一遍?你可能在旁边指导王之涣怎么写?即使有河,此诗也是起河结关,种豆得瓜。懂吗?你,我早就讲过了连诗词的皮毛都不懂。懂一点文字游戏用的“联律通则”。好好学习吧。当好文字游戏首版吧,玩得开心就好,这里可不是玩游戏的场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1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