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忌叠床架屋 成语“叠床架屋”的意思:语言重复、累赘。意即床上叠床,屋下架屋。旧的《成语词典》引出处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翻阅新版《成语词典》,出处注为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咏桃源诗,古来最多,意义俱被说过,作者往往有叠床架屋之病,最难出色。”指的是诗文内容理义重复累赘。今浏览网页见一诗:《七绝:大雪寄夫君》:“天飘柳絮地铺银,身裹冬装脖绕巾。可是依然风日冷,添衣更念远行人。”各句就犯这一毛病:第一句含两个分句,“天飘柳絮”是指下雪,“地铺银”还是指下雪,句中自对的这两个分句实际就是合掌。第二句“脖绕巾”----脖子上绕着的围巾不也是“冬装”的一部分吗?“脖”不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吗?所以第二句两个分句“身裹冬装”“脖绕巾”还是合掌。第三句更明显了,“可是”“依然”都是转折词,竟然连用两个!“风日冷”风日叠加,更令人费解,是“风冷”还是“日(日子)冷”?还是“风日益变冷”?有歧义,费解。实际这诗并不符合实际。下雪天实际是不算冷的。谚语有“雪前暖雪后寒”,指下雪时水凝固成冰时是放热,雪后熔化变水时是吸热,才是最冷的。可见作者观察构思及组词择句都欠功夫。另外就是大家熟知的例子:“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水太多,叠床架屋,就不再赘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