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水静荷菲

值得欣赏的一首诗及其两评(转)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2-23 11: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2-23 12:52 编辑

问好荷菲诗友,刚来,无意间看到帖子里有我的评赏文字,也看了诗友们的讨论,我不是来争论,我是来交流、学习,我和荷菲诗友早也认识,也给各位拜个年,问好………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李商隐《忆住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以上是唐代诗人们以景作结、以景结情的例子,比直抒情感更富感染力,还有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品味空间。


诗友们可能有误会,我可没反对以景作结、以景结情的诗歌写作手法,我是单单就《周末家居读清人绝句选》这首诗来说,我和大有的讨论,并不止于荷菲在主题帖复制的东西,以下是我和大有的继续讨论的跟帖,荷菲如果觉的合适,可以把我的继续评赏文字,复制在您的主题帖之内,如下:


绝句或者律诗最后一句以写景做结,目的是为了让诗的文本本身(语言)之外表现出蕴藉醇厚的艺术品质,这样子的诗,才叫含蓄耐品。这首绝句,只是在写景,而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是,这首诗里,我也能读到作者要表达的闲情逸致,但是在以景作结的艺术表现上,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让诗本身表现出蕴藉含蓄。

其实,作者大可以用无我之境来表达,我没说看书看雪是矛盾的。大家看看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不很好吗,王维在竹林里弹琴,这是无我之境的诗歌艺术表现。作者对着窗前的雪景看书,怎么就不能去写一些无我之境,或者作者也想表达无我之境,终究是让我读不出来作者的“以物观物,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这就是艺术高下之分。


唐诗艺术是高峰,宋人想另求出路,以文为诗,偏于理趣,诗格一降,在格调上输了品味。诗是要讲品的,诗也原本性情,诗无品的高下,那还不如在微信发一条朋友圈配个图。比较唐人的我举的几个例子,以景作结、以景结情是来的那么自然,那么统一,那么融情。





点评

放棹诗兄新年好!非常高兴诗兄能来此一聚,期待诗兄在此玩得开心~~~~~~ 荷菲基本认同诗兄的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3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2-23 1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把一卷诗,五绝复七绝。
负暄倚南窗,窗外一山雪。
-----这首休闲小诗没毛病。批评者多是吹毛求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2-23 12: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2-23 13:1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2-15 08:08
大有评的勉强,放棹先生说得有几分理,然作者恐怕是既读诗又观景,营造出悠哉悠哉的画面,也是一格。 ...

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唐诗艺术是高峰,宋人想另求出路,以文为诗,偏于理趣,诗格一降,在格调上输了品味。诗是要讲品的,诗也原本性情,诗无品的高下,那还不如在微信发一条朋友圈配个图。比较唐人的我举的几个例子,以景作结、以景结情是来的那么自然,那么统一,那么融情。




点评

问好放掉江湖先生,此诗是不是类似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时,不期然望南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4 0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474

帖子

36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62
贡献
877
金钱
1378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2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2-23 11:50
问好荷菲诗友,刚来,无意间看到帖子里有我的评赏文字,也看了诗友们的讨论,我不是来争论,我是来交流、学 ...

放棹诗兄新年好!非常高兴诗兄能来此一聚,期待诗兄在此玩得开心~~~~~~
荷菲基本认同诗兄的点评。

点评

荷菲诗友新年好,新春愉快,之前您的《七律#七夕遣怀》给我印象很深,剔透玲珑,蕴藉浑雅,已昭显唐诗境味,就是严羽《沧浪诗话》主张的诗歌美学理念。仅仅是这一首,而不指其他,这只是一种追求,也不可能每一首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4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8-2-24 07:3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18-2-23 12:28
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好放掉江湖先生,此诗是不是类似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时,不期然望南山?

点评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又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采菊东篱下,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2-24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2-24 11:5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2-24 11:55 编辑
水静荷菲 发表于 2018-2-23 23:07
放棹诗兄新年好!非常高兴诗兄能来此一聚,期待诗兄在此玩得开心~~~~~~
荷菲基本认同诗兄的点评。 ...


荷菲诗友新年好,新春愉快,之前您的《七律#七夕遣怀》给我印象很深,剔透玲珑,蕴藉浑雅,已昭显唐诗境味,就是严羽《沧浪诗话》主张的诗歌美学理念。仅是指这一首,而不指其他,这只是一种追求,也不可能每一首都体现出来,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18-2-24 11:5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18-2-24 12:16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8-2-24 07:30
问好放掉江湖先生,此诗是不是类似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时,不期然望南山? ...


问好北山首版,新年好,新春愉快。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又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

我的理解是,以我观物,我就是我;以物观物,把我当成物,自己成了一个客观。
泪眼问花花不语、可堪孤馆闭春寒,这两句有一个问、一个寒字,这是有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无我,就表现在这个见字上。陶渊明放下了一切,生命归真,恬静自然。陶渊明写诗在这里,不用望南山、看南山,而用见南山。说明这个见南山不是有意的、主观的,而是随意的、自然的。


然而这首读清人诗的小五绝,通篇是有我,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客观的存在。王维的《竹里馆》,王维在诗里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这就是《人间词话》里讲的所谓“境界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77
贡献
13790
金钱
16796
发表于 2018-2-24 12:2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菊东篱下,”“见”是无我,“菊采我”那一定是有我了。“不采白不采”,有“我”还是“无我”。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292

帖子

55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
贡献
1685
金钱
2012
发表于 2018-2-28 1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老也 发表于 2018-2-14 21:15
第二句应删,第三句提前,还差一句,有结构性问题,似为未谙五绝要领者所作。
两评皆是外行语,于诗外找理 ...

同意格老的意见,第二句在本绝中的确多余了。个人的理解是,诗题已有绝句选,绝句除了五绝就是七绝,六绝很少见,不提也罢,故此句与题重复,完全可以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0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