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绝谷野樵

古风转韵定律——完善版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7-12-23 23:03
先生宜从善如流,强辩无益。

其实此处“暝”平仄两读都不出律,意思也差不多,不存在一定要仄读的问题。做学问就要不怕压力,要敢于坚持真理,不能人云亦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7-12-24 19: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打油家丫头  是对的。
依《广韵》 暝:平声时,晦暝也。 仄声时,夕也。

依 潭州雨梦 的分析。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联系到前后句子的结构,用韵规律,是仄声才合理,二句一组。如是平声,在此诗里是确是孤零零的一组结构。

绝谷野樵 老先生 此方法还是很好的,应该再整理一下,令之更完善。


点评

古风里不允许孤独一联韵?那么老朽不妨反问你一句,“暝”读仄声后难道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9: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12-24 19:00
张打油家丫头  是对的。
依《广韵》 暝:平声时,晦暝也。 仄声时,夕也。

古风里不允许孤独一联韵?那么老朽不妨反问你一句,“暝”读仄声后难道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

点评

你真的是“老朽”?恐怕比我们小吧  发表于 2017-12-24 20:19
老先生 稍安。 我是说 如是平声,在此诗里是确是孤零零的一组结构。 问:“暝”读仄声后难道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 答:依 潭州雨梦 对此诗的分析(我也认为对的),“暝”读仄声后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符合此诗的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7-12-24 1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4 19:02
古风里不允许孤独一联韵?那么老朽不妨反问你一句,“暝”读仄声后难道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 ...

老先生 稍安。。
我是说 如是平声,在此诗里是确是孤零零的一组结构。没说 古风里不允许孤独一联韵。

问:“暝”读仄声后难道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
答:依 潭州雨梦 对此诗的分析(我也认为对的),“暝”读仄声后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符合此诗的用韵规律。

点评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暝”读仄声后,该联属于仄联,夹在“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个平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7-12-24 19:09
老先生 稍安。。
我是说 如是平声,在此诗里是确是孤零零的一组结构。没说 古风里不允许孤独一联韵。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暝”读仄声后,该联属于仄联,夹在“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个平联之间,难道不是孤零零的一联韵(仄韵)?总之,读平读仄都是孤零零,没有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4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24 19:37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4 18:51
古风里不允许孤独一联韵?那么老朽不妨反问你一句,“暝”读仄声后难道就不是孤独一联韵了?说话最好不要 ...

对,古风里不允许单独一个韵,那不叫韵,那是失韵,是诗病。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暝读仄声,则与上句的“定”同韵,成为一组韵。而且上一组为平韵,这组为仄韵,下一组又为平韵,搭配得非常好。所以雨梦分析得很正确。
您细看吧。
古风中孤独一韵也会有,但那是平仄混韵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唐朝时很少有这种情况。单零一个韵的情况任何时代都不叫韵

点评

起句仄脚,对句平脚,是可以不入韵的,不涉及孤韵问题,如“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你说“古风里不允许单独一个韵”,能否给出此话出自哪本格律书?或者只是你的个人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4 1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24 19:39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4 18:58
其实此处“暝”平仄两读都不出律,意思也差不多,不存在一定要仄读的问题。做学问就要不怕压力,要敢于坚 ...

其实此处“暝”平仄两读都不出律,意思也差不多,--------错。平仄两读一定有一个出律,意思也大不一样。读书写文都得细心。虽然你的文章总体不错,这里只是一点小毛病,但要细想为什么自己转不过弯来,问题出在哪儿,这样才会有进步。你自己的文章中已经明确的有答案:“1)转仄韵定律
    古风诗转仄韵处,仄转韵联起脚可平可仄,当起脚为仄时,应与对脚同韵。

点评

前提是转仄韵(认为暝仄读)才使用该定律,但现在的前提是转平韵(认为暝平读),所以不能按转仄韵定律,而要按转平韵定律。按转平韵定律,起脚可平可仄,定为仄,是允许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1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9: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4 19:25
对,古风里不允许单独一个韵,那不叫韵,那是失韵,是诗病。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暝读仄声,则与上句的“定 ...

起句仄脚,对句平脚,是可以不入韵的,不涉及孤韵问题,如“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你说“古风里不允许单独一个韵”,能否给出此话出自哪本格律书?或者只是你的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4 19:32
其实此处“暝”平仄两读都不出律,意思也差不多,--------错。平仄两读一定有一个出律,意思也大不一样。 ...

前提是转仄韵(认为暝仄读)才使用该定律,但现在的前提是转平韵(认为暝平读),所以不能按转仄韵定律,而要按转平韵定律。按转平韵定律,起脚可平可仄,定为仄,是允许的。

点评

自己消化吧,多说无益  发表于 2017-12-24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4 2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24 21:56 编辑
张打油家丫头 发表于 2017-12-24 16:31
晨昏、晓暝、旦暮,明白了吗?

暝=暮------不大准确。
昏、暝、暮,是同义词,但古代因为是单音词,所以对同义词区别很严格。昏,光线不强;暝,平声时,解幽,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暝,仄声时,夜,天黑的时间,指一点太阳光线都没有以后,与夕同义;暮,本为会意字,本字为莫,太阳到草中去了,表示太阳要下山了,即今黄昏的意思。所以这四个词区别还是很大的。暝不是暮(黄昏),而是黄昏以后。
暝读平声与仄声意思有区别,在训诂中属于反训中的轻重同辞。暝,平声时,解幽,仍然有光线,属于程度较轻类。暝,仄声时,夜,没有光线,属于程度较重类。
训诂中用反训的情况在古代非常常见,今人已不大注意了。有轻重同辞、褒贬同辞、施受同辞、反向同辞等,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点评

按你这解释,李白那首诗中的“暝”更应平读了,若读仄声,就成夜晚了,而诗里的情形显然是指天色忽然暗淡下来,但还不至于一下子就进入黑夜了吧?所以暝在诗里读平声是合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4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12-24 20:23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4 19:49
起句仄脚,对句平脚,是可以不入韵的,不涉及孤韵问题,如“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你说“古风里不允 ...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上面还有几句,是一组韵,请你细看雨梦这首诗的分析。

我说的不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常识。由你翻那本书也找不到你说的。言尽于此,不信就算了,不再回帖。

你认为我说错了,请你用反证法驳斥吧

你文章中都有正确答案,你怎还理解不了,我真怀疑文章不是你写的,而是抄摘的,因此并没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2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7-12-24 20:16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4 20:05
暝=暮------不大准确。
昏、暝、暮,是同义词,但古代因为是单音词,所以对同义词区别很严格。昏,光线 ...

按你这解释,李白那首诗中的“暝”更应平读了,若读仄声,就成夜晚了,而诗里的情形显然是指天色忽然暗淡下来,但还不至于一下子就进入黑夜了吧?所以暝在诗里读平声是合理的。记得当年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也是读的平声。

点评

你的高中老师读错了。同样的我教高中对暝的解释也不到位。今天通过比较才准确了  发表于 2017-12-25 10:21
看32# 张打油家丫头 是对的。 依《广韵》 暝:平声时,晦暝也。 仄声时,夕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4 21:51
用一个像字不就可以了,表示它暗得不得了  发表于 2017-12-24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4 20: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4 20:14
按你这解释,李白那首诗中的“暝”更应平读了,若读仄声,就成夜晚了,而诗里的情形显然是指天色忽然暗淡 ...

那是你不会读诗我不说了

点评

也许从用韵上暝应仄读,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暝在诗中指的是天色幽暗而不是黑夜,因为后面还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描写,若在夜里,如何能看到如此景象?因此诗中的暝指的是幽暗,应读平声,读仄声(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7-12-24 2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4 20:14
按你这解释,李白那首诗中的“暝”更应平读了,若读仄声,就成夜晚了,而诗里的情形显然是指天色忽然暗淡 ...

看32#
张打油家丫头  是对的。

依《广韵》 暝:平声时,晦暝也。 仄声时,夕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12-24 23: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張打油家丫頭指出暝读仄声是对的
因为只要是偶句诗,其偶句必入韵。所谓入韵,它必须与邻近句脚同一韵部,(词中有隔句入韵,但此诗中暝字独占一个韵部,它和本组,上下组都不押。谓之落韵也。
李白此诗两句一组的有好几处:
1.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十一尤平聲韵)(二句一组)
2.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覩。 (七麌上聲韵)(二句一组)
4.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六月入聲韵)(二句一组)
6.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二十五徑 去聲韵)(二句一组)
9.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二十一馬 上聲韵)(二句一组)
1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四紙上聲韵)(二句一组)
这种两句一组的诗,第一句必须入韵。不然偶句和哪句押呢。
这是基本知识,看来师出有门。也不知是你老师错了,还是你理解错了,那真是应了今年诗词大赛某参赛者自愧语:学艺不精,有愧师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12-24 2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1)轉仄韻定律
古風詩轉仄韻處,仄轉韻聯起腳可平可仄,當起腳為仄時,應與對腳同韻。//
凭此一句,则可断定为门外汉之谈。个中原因,以你基础,不谈也罢。
只告诉你,多读点仄韵诗,就会发现,连近体单句脚(白脚)都可与双句脚(韵脚)同为仄声且不同韵部,更不论古风了。

点评

你说的这情况属于仄韵中的押邻韵(通韵)情况,不属于转韵,因此也不在转韵定律的涉及范围。请认真读帖,弄清前提条件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主题

916

帖子

57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7
贡献
1080
金钱
216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2-24 23: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贝尔 于 2017-12-24 23:41 编辑

这个写的好,还归纳出定律,难得有心。既然古风可押仄韵 押平韵,还可以换韵,句子长短也随意变化,钻牛角尖尖考究一个字古时读平或仄就没有什么意思。

点评

谢谢版主高亮鼓励,捧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0:21
也是一个不懂押韵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09:50
怎没有意思?辨有没有韵呀,这可是大事  发表于 2017-12-25 0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08: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12-24 23:08
張打油家丫頭指出暝读仄声是对的
因为只要是偶句诗,其偶句必入韵。所谓入韵,它必须与邻近句脚同一韵部, ...

这个帖子很有说服力。该明白了吧。再不明白,真的大家无话可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7-12-25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2-24 23:39
这个写的好,还归纳出定律,难得有心。既然古风可押仄韵 押平韵,还可以换韵,句子长短也随意变化,钻牛角尖 ...

也是一个不懂押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09: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转韵定律

    古风诗可以一韵到底,但中间出现转韵(换韵)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可以转仄韵,也可以转平韵。由于古风诗允许押邻韵,因此押邻韵可视为押韵,不算转韵。

----------
此文在概念上就发生错误!古风不存在转韵定律!古风不但可平仄互转,也可平上去入互转!也可两句一转,也可多句一转!

点评

支持金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7:47
转韵不是随便乱转都行,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详见本帖的总结),看来你没认真读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12-25 09:57
古风转韵定律

    古风诗可以一韵到底,但中间出现转韵(换韵)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可以转仄韵,也可以转平 ...

转韵不是随便乱转都行,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详见本帖的总结),看来你没认真读帖。

点评

王力先生就说是隨便转,可自己去查【汉语诗律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12-24 23:24
1)轉仄韻定律
古風詩轉仄韻處,仄轉韻聯起腳可平可仄,當起腳為仄時,應與對腳同韻。//
凭此一句,则可断 ...

你说的这情况属于仄韵中的押邻韵(通韵)情况,不属于转韵,因此也不在转韵定律的涉及范围。请认真读帖,弄清前提条件好吗?

点评

绝非通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7:45
自己该多读点书,另外思维方法要调整,否则很难交谈。音韵方面雨梦是行家  发表于 2017-12-25 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贝尔 发表于 2017-12-24 23:39
这个写的好,还归纳出定律,难得有心。既然古风可押仄韵 押平韵,还可以换韵,句子长短也随意变化,钻牛角尖 ...

谢谢版主高亮鼓励,捧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0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1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先生读读这首名诗,有你说的规律吗?

点评

此诗转韵处很多,都符合本人总结的转韵定律。(注意:不要把邻韵通押和转韵混为一谈了,详见本人帖子开篇中的提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0:52
有。  发表于 2017-12-25 1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12-25 10:35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 ...

  • 此诗转韵处很多,都符合本人总结的转韵定律。(注意:不要把邻韵通押和转韵混为一谈了,详见本人帖子开篇中的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1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5 10:17
    你说的这情况属于仄韵中的押邻韵(通韵)情况,不属于转韵,因此也不在转韵定律的涉及范围。请认真读帖, ...

    暝定都在去声二十五径,怎么叫通韵?真叫人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1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5 10:17
    你说的这情况属于仄韵中的押邻韵(通韵)情况,不属于转韵,因此也不在转韵定律的涉及范围。请认真读帖, ...

    还有一点请注意,古风中不存在通韵一说,通韵是用在格律诗中的。这又是个常识问题,你不要又问是不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信的话你又可去用反证法反驳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4 20:16
    那是你不会读诗:

    也许从用韵上暝应仄读,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暝在诗中指的是天色幽暗而不是黑夜,因为后面还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描写,若在夜里,如何能看到如此景象?因此诗中的暝指的是幽暗,应读平声,读仄声(代表黑夜)与诗意不合也。

    点评

    古诗中暝之仄读占绝大多数,暝,昏暗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00
    贡献
    21844
    金钱
    285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2-25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7-12-25 10:52
    此诗转韵处很多,都符合本人总结的转韵定律。(注意:不要把邻韵通押和转韵混为一谈了,详见本人帖子开篇 ...

    暮投石壕村,这首诗属于古风,不存在邻韵通押问题。别把古风格律混为一谈。

    点评

    古风中常出现入声通押的情况,有人称为通韵,有人称为押邻韵,那么你认为该如何称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5 11:13
    暮投石壕村,这首诗属于古风,不存在邻韵通押问题。别把古风格律混为一谈。 ...

    古风中常出现入声通押的情况,有人称为通韵,有人称为押邻韵,那么你认为该如何称谓?

    点评

    邻韵放在首句,称衬韵,放在其它处则称邻韵通押。 依律非邻韵不能作衬韵及通押。但亦有例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25 1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