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霜剑

小三羊的奇谈怪论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2: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9 12:44
没见过你的歪理!

没见过?说明你没学到。再回去学学王力的“词律”吧~~

点评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平平平仄平仄:“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匆匆春又归去”、“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摸鱼儿)。   平平仄仄平仄:“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03:59
(二)词的平仄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上宫阙"),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03:38
王力的词律,能符合唐宋词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9 12: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人家刘过自已作的谱法,人家想怎么谱就怎么谱?人家想怎么咏唱就怎么咏唱,你管得了吗?在你眼里不正宗,但不代表在别人眼里就不正宗!你这是岐视人家!人家毕竟是宋时方家,而你呢?你这种说法代表谁呢?

点评

你怎么不讲道理呢? 不管什么人,不管怎么写,不合声律就是不合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9 1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9 12:46
没见过?说明你没学到。再回去学学王力的“词律”吧~~

王力的词律,能符合唐宋词吗?

点评

不存在绝对的事。但迄今尚无超过王力更符合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9 13: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 发表于 2017-11-9 12:50
这是人家刘过自已作的谱法,人家想怎么谱就怎么谱?人家想怎么咏唱就怎么咏唱,你管得了吗?在你眼里不正宗 ...

你怎么不讲道理呢?
不管什么人,不管怎么写,不合声律就是不合声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3: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9 12:58
王力的词律,能符合唐宋词吗?

不存在绝对的事。但迄今尚无超过王力更符合的人。

点评

这是你的吹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9 13: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9 13:01
不存在绝对的事。但迄今尚无超过王力更符合的人。

这是你的吹牛!

点评

吹牛 是什么牛?分你的,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1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3: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牛  是什么牛?分你的,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9 13:3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9 13:00
你怎么不讲道理呢?
不管什么人,不管怎么写,不合声律就是不合声律!

我明白了:人家刘过、王力都不如你,人家谱过什么词律或出过什么理论都没你正确、都没你弄得声律正宗!你是当代声律大家!是不是这个意思?啊…,专家好!您老辛苦了,您老也单独创个词牌、自度个大曲给俺们看看好吗?亲爱的专家呀……,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9 13: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律上的事您说了算,今天否定刘过、明天就该东坡了、而后天呢?对了、该纳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4

帖子

18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4
贡献
556
金钱
662
发表于 2017-11-9 15: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词牌的词律就是该词牌的声律,只不过是各家自度的曲不同而已,什么又不是该词的声律?诡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0 03: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9 12:46
没见过?说明你没学到。再回去学学王力的“词律”吧~~

(二)词的平仄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 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以上摘自王力《诗词格律》

    三羊认为,《钦定词谱》的声调标注,不依四声依平仄,是最大的失误!唐宋诗词的律句,是四声律不是平仄律。这个问题,清朝的《钦定词谱》不清楚,王力的《诗词格律》不清楚,王力的追尾者针叶林,你是既不清楚,更不知道!在《钦定词谱》收录的8首仄韵念奴娇中,有王力提到的《念奴娇》前后阕末句,以及未提及的《念奴娇》后阕首句,共计24句。依据四声律,句句合律;依据平仄律,句句失律!


《钦定词谱》8首仄韵念奴娇:
1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轼
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一声吹断横笛。
2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苏轼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一尊还酹江月。
3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夔
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
旧家乐事谁省。
4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夔
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
几回沙际归路。
5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炎
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
剪取一半烟水。
6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炎
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
长翁元自如此。
7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辑
晚蝉嘶破愁寂。
且约携酒高歌,
月悬良夜千尺。
8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清瘦踪迹。
今夜翠葆堂深,
画工应为描得。

点评

三羊认为,《钦定词谱》的声调标注,不依四声依平仄,是最大的失误!唐宋诗词的律句,是四声律不是平仄律。这个问题,清朝的《钦定词谱》不清楚... -----只有羊清楚。期待《羊定词谱》问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04: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0 0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1-10 08:01 编辑
霜剑 发表于 2017-11-9 12:46
没见过?说明你没学到。再回去学学王力的“词律”吧~~

六字句颇多拗句,常见的有:
   平平平仄平仄:“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匆匆春又归去”、“蛾眉曾有人妒”(辛弃疾:摸鱼儿)。
  平平仄仄平仄:“都门帐饮无绪”、“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南朝盛事谁记”(周邦彦:西河)、“关河梦断何处”(陆游:诉衷情)。=======以上摘自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词律》

以上8个所谓的拗句,依据四声律,个个都是符合四声的律句:
【一时——多少——豪杰,仄平——平上——平入】(苏  轼)
【一樽——还酹——江月,仄平——平去——平入】(苏  轼)
【匆匆——春又——归去,仄平——平入——平去】(辛弃疾)
【蛾眉——曾有——人妒,平平——平上——平去】(辛弃疾)

【都门——帐饮——无绪,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今宵——酒醒——何处,平平——仄上——平去】(柳  永)
【南朝——盛事——谁记,平平——仄上——平去】(周邦彦)
【关河——梦断——何处,平平——仄去——平上】(陆  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04: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0 03:38
(二)词的平仄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 ...

三羊认为,《钦定词谱》的声调标注,不依四声依平仄,是最大的失误!唐宋诗词的律句,是四声律不是平仄律。这个问题,清朝的《钦定词谱》不清楚...
-----只有羊清楚。期待《羊定词谱》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05: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说:
符合词谱,不一定符合格律,不一定符合格律中的声律。一般说来,唐宋诗词的【诗】,分为格律诗与非格律诗;唐宋诗词的【词】,并没有分为格律词与非格律词。大凡认为符合词谱,就是符合格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填词符合唐宋词谱,不一定符合格律!》
------产生了“误解”的正是小三羊。符合词谱正是符合了词的“格律”。词的“格律”与诗的格律是不同的,羊混淆了这一点。

点评

小三羊说: 符合词谱,不一定符合格律,不一定符合格律中的声律。一般说来,唐宋诗词的【诗】,分为格律诗与非格律诗;唐宋诗词的【词】,并没有分为格律词与非格律词。大凡认为符合词谱,就是符合格律,其实,这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0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05: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10 05:45 编辑

        【填词符合唐宋词谱,不一定符合格律!《钦定词谱》错误】发表于 前天 05:06
-----这种明显错误的标题赫然列在版面上,竟无一人提出不同意见。这样的版面水平,也真让人“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0 08: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1-10 08:36 编辑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0 05:33
小三羊说:
符合词谱,不一定符合格律,不一定符合格律中的声律。一般说来,唐宋诗词的【诗】,分为格律诗与非格律诗;唐宋诗词的【词】,并没有分为格律词与非格律词。大凡认为符合词谱,就是符合格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填词符合唐宋词谱,不一定符合格律!》
------产生了“误解”的正是小三羊。符合词谱正是符合了词的“格律”。词的“格律”与诗的格律是不同的,羊混淆了这一点。

【词的“格律”与诗的格律是不同的】?除却节奏的不同,五言句子和四六句的声律道理是相同的。四六句的节点,不是四声交替的,一样归属【犯蜂腰】!
五字句:〇⊙——〇〇⊙(同平除外)
四字句:〇⊙——〇⊙
六字句:〇⊙——〇⊙——〇⊙


《醉太平》和《念奴娇》词谱中的这些四六句,则是古人的无病句,古人的无病句句,则今人的合律句!

醉太平 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 刘过
情高意真 眉长鬓青 小楼明月调筝 写春风数声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思君忆君 魂牵梦萦 翠绡香暖银屏 更那堪酒醒
中平仄平韵中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仄平韵


《钦定词谱》8首仄韵念奴娇:
1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轼
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一声吹断横笛。
2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苏轼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一尊还酹江月。
3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夔
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
旧家乐事谁省。
4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夔
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
几回沙际归路。
5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炎
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
剪取一半烟水。
6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炎
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
长翁元自如此。
7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辑
晚蝉嘶破愁寂。
且约携酒高歌,
月悬良夜千尺。
8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清瘦踪迹。
今夜翠葆堂深,
画工应为描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其实不会读书,没有理解王力的意思。王力是利用诗律的名词诠释词律,并非将词律套入诗律。

点评

【王力是利用诗律的名词诠释词律】,这样说法也不错。 王力将再相逢何处的仄平平平仄,解读为【拗句】,却是将句子的【上二下三】与【上三下二】不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1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0 1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0 10:52
小三羊其实不会读书,没有理解王力的意思。王力是利用诗律的名词诠释词律,并非将词律套入诗律。 ...

【王力是利用诗律的名词诠释词律】,这样说法也不错。
王力将再相逢何处的仄平平平仄,解读为【拗句】,却是将句子的【上二下三】与【上三下二】不分的!

点评

再相逢何处,仄平平平仄-----词句。律诗中是没有这种句子的。可见对这种句子就不能用诗的声律来解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2: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2017-11-10 12:29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0 12:20
【王力是利用诗律的名词诠释词律】,这样说法也不错。
王力将再相逢何处的仄平平平仄,解读为【拗句】, ...

再相逢何处,仄平平平仄-----词句。律诗中是没有这种句子的。可见对这种句子就不能用诗的声律来解读了。王力借用诗律名词“拗句”解释,只是为了与其他句型区别而已。

点评

你说不能,王力就是硬套的!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词律》说,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〇仄仄平仄(注:在词谱中也作 仄 平仄或 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0 1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1-10 12:44 编辑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0 12:27
再相逢何处,仄平平平仄-----词句。律诗中是没有这种句子的。可见对这种句子就不能用诗的声律来解读了。 ...

你说不能,王力就是硬套的!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词律》说,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〇仄仄平仄(注:在词谱中也作 仄 平仄或 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苏轼:水调歌头)、“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平平仄平:“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
  仄平平平仄:“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陆游:谢池春)。
=============================================

仄平平平仄:“拥雕戈西戍”、“望秦关何处”(陆游:谢池春)。
这难道不是用【上二下三】硬套【上三下二】节奏,才有【拗句】的谬论的说法吗?!

点评

这正是借用诗律声律来解读五字句的平仄类型,使读者明晰,也证明了词句并不符合诗律。这就是讲课的讲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1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0 12:42
你说不能,王力就是硬套的!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词律》说,五字句的拗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这正是借用诗律声律来解读五字句的平仄类型,使读者明晰,也证明了词句并不符合诗律。这就是讲课的讲法。

点评

称得上格律体的,大致说来,有格律诗、格律赋、格律骈、格律词、格律曲、格律联。是否就应该有诗律、赋律、骈律、词律的多种说法? 唐朝科举测试声律的文体是诗赋两种,也即:格律诗和格律赋。格律诗里的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0 15: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11-10 15:47 编辑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0 13:06
这正是借用诗律声律来解读五字句的平仄类型,使读者明晰,也证明了词句并不符合诗律。这就是讲课的讲法。 ...

    称得上格律体的,大致说来,有格律诗、格律赋、格律骈、格律词、格律曲、格律联。是否就应该有诗律、赋律、骈律、词律的多种说法?
    唐朝科举测试声律的文体是诗赋两种,也即:格律诗和格律赋。格律诗里的句子,是律句。格律赋的句子,难道不是律句吗?是否律句,是从是否符合声律来分类的,而不是从文体来分类的,这就是王力的分类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

帖子

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24
金钱
37
发表于 2017-11-10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应该有格律记叙文、格律说明文和格律议论文!——哈哈……有意思!

点评

提倡发格律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0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22: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进山林 发表于 2017-11-10 21:59
还应该有格律记叙文、格律说明文和格律议论文!——哈哈……有意思!

提倡发格律帖!

点评

针叶林,虽是披上马甲,为何不是霜剑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0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1 08: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0 22:27
提倡发格律帖!

针叶林,虽是披上马甲,为何不是霜剑呢?

点评

针叶林,虽是披上马甲,为何不是霜剑呢?----非格律帖。改为律帖: 针叶/林虽/是马/身披/之甲,为何/不是/寒霜/雪剑/呢? ----平仄两两交替,合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0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08: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1 08:21
针叶林,虽是披上马甲,为何不是霜剑呢?

针叶林,虽是披上马甲,为何不是霜剑呢?----非格律帖。改为律帖:
针叶/林虽/是马/身披/之甲,为何/不是/寒霜/雪剑/呢?
----平仄两两交替,合律了~

点评

针叶林,你是耍无赖,还是耍赖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11-11 13: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剑 发表于 2017-11-11 08:31
针叶林,虽是披上马甲,为何不是霜剑呢?----非格律帖。改为律帖:
针叶/林虽/是马/身披/之甲,为何/不是 ...

针叶林,你是耍无赖,还是耍赖皮?

点评

你和金筑子的一些理论危害极大,是在给诗词理论界添乱,帮倒忙。 但是如观对你们的勇于钻研的精神一直没有否定过,希望在垂暮之年能及时转舵调头,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3:51
乐府歌行,词,曲。它们之间的关连性强。“歌词”的功能也最强。 古风与律诗是一脉的,“歌词”的功能被逐步弱化,成为了一种文体。 词可以视为是在乐府歌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广泛引入了格律的“技术”。 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3:45
前两句合律,后一句大拗且合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737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744
金钱
8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3: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1 13:05
针叶林,你是耍无赖,还是耍赖皮?

前两句合律,后一句大拗且合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11 13:4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11 14:1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1 13:05
针叶林,你是耍无赖,还是耍赖皮?

乐府歌行,词,曲。它们之间的关连性强。“歌词”的功能也最强。
古风与律诗是一脉的,“歌词”的功能被逐步弱化,成为了一种文体。

词可以视为是在乐府歌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广泛引入了格律的“技术”。

也可以视为是揉合乐府歌行与律诗的一种变体。连每句的字数都允许不一致,所以它对格律的上的要求也没有律诗严格,原则是平仄搭配必须要完美地配合谱曲。最后也逐渐蜕变为一种写作文体。但是词牌被保留了下来,后人还是在严格遵守。

所以你的这个所谓的新理论很肤浅,是井底观天的臆想。






点评

你有什么依据,唐宋词体,是讲平仄不讲四声? 常用词谱,念奴娇,难道不是讲究四声而是讲究平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11-11 13: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1 13:05
针叶林,你是耍无赖,还是耍赖皮?

你和金筑子的一些理论危害极大,是在给诗词理论界添乱,帮倒忙。

但是如观对你们的勇于钻研的精神一直没有否定过,希望在垂暮之年能及时转舵调头,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


点评

不要自以为是,好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1 1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8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