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4791
1万
金牌会员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8:20 王力的【一大把】,也是不成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7万
论坛元老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18:02 始之宣城郡诗下帷阙章句。高谈媿名理。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簪发逢嘉惠。教义承君子。心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21:20 不是王力的就不要查证了吧!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21:36 王力的你要否认,不是王力的又说不要查证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21:38 你就不要再说了!!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21:40 我不再说了你就能推翻上去通韵么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5:15 始之宣城郡诗 下帷阙章句。高谈媿名理。【四纸上声】 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掾吏,疑为【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8:01 靠,这也怀疑 此诗是谢朓所作,据王力的汉语语音史,魏晋南北朝无去声,去声是后来从平上去分化来的,留意一点的是,谢朓虽跟沈约为同时代人,但四声说并未在其时代全面流行,梁武帝不信四声学说就是个例证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8:03 靠,这也怀疑 此诗是谢朓所作,据王力的汉语语音史,魏晋南北朝无去声,去声是后来从平上去分化来的,留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8:06 《南史•陆厥传》有载:“(厥)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8:03 为何不可怀疑?假定王力的【上/去】可以押韵的话,宋朝吴棫(1100-1154)的的《《韻補》》岂不是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8:17 随唐时代,四声盛行,据王力论,唐人仿古心理使然,看到前人此与彼可押便也依样相押,并不知前人无去声,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8:26 元氏曰: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8:50 有上声呀,就是无去声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8:52 无去声,有【羽声】!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8:54 元兢的时代是有去声的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9:04 六朝的时候,难道没有【去声】吗?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09:05 你可以不相信三羊,你不可以不相信史书吧: 《南史•陆厥传》有载:“(厥)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9:10 我当然相信史书,不过,始之宣城郡诗,此诗不属永明体吧
1656
2万
8万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首席版主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8 10:05 你们互相挤兑吧,越激烈越好,我好捡现成的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8 09:07 王力之论是没有的,说明一点的是,四声说是六朝末期之事,故不含于魏晋南北朝而含于隋至中唐时期 ...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8 12:52 这段话有意思。请麻烦抄一下原文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8 10:02 不是领教是否永明体的事儿, 《南史•陆厥传》有载:“(厥)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琊王融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31 0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