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4791
1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 21:46 25.11有些字虽有上去两读,然而意义不同,例如重,上声,轻重也,形容词;去声,更为也,副词。树,去声, ...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11-1 21:57 25.11有些字虽有上去两读,然而意义不同,例如重,上声,轻重也,形容词;去声,更为也,副词。树,去声, ...
547
7万
论坛元老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6 21:48 燕陵平而远,易河清且驶。一见尘波阻,临途引征思。 双剑爱匣同,孤鸾悲影异。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 卧闻夕钟急,坐阅朝光亟。往欢坠壮心,来戚满衰志。 殂芳无再馥,沦灰定还炽。夏台尚可忘,荣辱亦奚事。 愧微旷士节,徒感鄙生饵。劳哉纳辰和,地远托声寄。 上去与入声没有通韵的道理,亟志炽,亟有去声读 三羊标音标韵过于随意 关于误读而变音的现象王力也有相关论述,如断本上声,全国误读而变成了去声,妇字也是这个现象,余不赘
上去与入声没有通韵的道理,亟志炽,亟有去声读
三羊标音标韵过于随意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0:45 你这样改有意义吗,上去通韵的诗例一大把,难道都去怀疑么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0:33 这个树读上声可不是名词性的而是动词性的,树,臣庾切,音竖,扶树也,树之言竖也,种树曰树,上声树套在这里不适用
1615
2万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首席版主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6 21:48 燕陵平而远,易河清且驶。一见尘波阻,临途引征思。 双剑爱匣同,孤鸾悲影异。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6 22:17 《文笔十病得失》:又名之曰文,皆附之于韵。韵之字类,事甚区分。缉句成章,不可违越。若令义虽可取,韵弗 ...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7 07:32 不错。从先秦到唐(唐以后我就不知)入声与上去不应该通押。你的解释说明了这一点 ...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7 07:38 不过上去声之间音变甚多,----------应有时间限制。永明前有。永明到隋应该没有。唐从什么时候才出现?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7:56 【不过上去声之间音变甚多,----------应有时间限制。永明前有】! 这个三羊倒是没注意或考证。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8:00 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和古代汉语两书中均有所言及,你自己不读哪是没办法的事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8:04 考据具体时间不现实吧,王力是语言学大师,有王力的文论就基本说明了问题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4:13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上】,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上】。(张籍北邙行。) 这里的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8:04 王力有说法,不一定这种【说法】,就是准确的!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3:48 【上去通韵的诗例一大把】,诗例在哪里呢?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8:09 哪你说个准确的来呀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8:14 王力就举出了一大把,你要否认、怀疑也没办法,不过你的否认或怀疑均无证据 怀疑一切可以,但小心求证,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7:55 声调不同,决然不能押韵。至于大清王朝《钦定词谱》杜撰的“叶韵”,则另当别论! 清人将【韵母相同或相 ...
刚刚 发表于 2017-12-27 08:27 说得绝对了。很多事情是有时限性的。上去通押就是如此。先秦到永明前,因为以长言短言为准则,所以上去可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08:09 为何乌鸢作窠衔上树的树的树是动词,三个动词连用,你见过这样的语法么 ...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8:51 别说是3个,4个的也有: 吹拉弹唱正卖力!
三羊 发表于 2017-12-27 08:20 王力的【一大把】,也是不成立的!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12-27 11:51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李贺秦宫诗。) (画属卦韵,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