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谁知我心?

[理论] 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第一类诗者新增刚刚

  [复制链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22: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把这帖又提起来了,就让我把这个调查做完吧。可谓三顾茅庐了,还望周南先生等人成全!
欧巴兄台已然答过,我很满意,现在又轮到 亓魛 先生了。

请问亓魛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23: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罢了,杀人不过头点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是再给大眼怪一次机会吧。不过,可不许继续瞎说八道哦:
请问大眼怪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0: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谁知我心? 于 2017-12-14 10:34 编辑

这是一个诗词公益调查,诚请诸位版主先生积极配合为盼!
林先生已然答过,现在是第三轮,该轮到青山白云先生了:
请问青山白云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3
金钱
26496
发表于 2017-12-14 10:4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花你一再堆垃圾堵门,信不信我删了此帖?

点评

信,但你不会,因为这是一个诗词公益调查,第三轮已近尾声,马上就结束了,而你在这方面毕竟不同于某些人,你知道的。也就一两天的事了,你应该支持我把这个调查做完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343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93
贡献
3951
金钱
4534
发表于 2017-12-14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這個扯不完的蛋。又開始扯上了啊。。。精力無窮。實在是可貴。

点评

欧巴先生和林金建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二位致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7-12-14 10:49
花花你一再堆垃圾堵门,信不信我删了此帖?

信,但你不会,因为这是一个诗词公益调查,第三轮已近尾声,马上就结束了,而你在这方面毕竟不同于某些人,你知道的。也就一两天的事了,你应该支持我把这个调查做完才是。

点评

你可以在你地盘上暴晒,但这里不需要这种浮沫撑门面。这里只玩真家伙,哪怕是扪裤裆。 你也不是当初的落水狗了,回到你的岗位上去。 如果你真是一屁股的虱子,求人挠,可以在你地盘上搭台pK。这里会义不容辞派人去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诗词公益调查,诚请诸位版主先生积极配合为盼!

请问周虽旧帮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
直接答“能”或“不能”即可,其他答案无效。谢谢合作!

点评

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4: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51
贡献
24053
金钱
26496
发表于 2017-12-14 12:2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2-14 12:05
信,但你不会,因为这是一个诗词公益调查,第三轮已近尾声,马上就结束了,而你在这方面毕竟不同于某些人 ...

你可以在你地盘上暴晒,但这里不需要这种浮沫撑门面。这里只玩真家伙,哪怕是扪裤裆。
你也不是当初的落水狗了,回到你的岗位上去。
如果你真是一屁股的虱子,求人挠,可以在你地盘上搭台pK。这里会义不容辞派人去拆你的骨。不再赘述,如不听劝,准备溺水了。

点评

既然你狐狸尾巴又露出来了,那么好吧,反正格那丁、梅花山人、十指含香等人早已答过,新任版主只剩方天画戟先生一人没问过,若仍无人回答,就由该帖自沉下去吧。 地盘云云纯属无稽,笔者只是一介普通诗友,哪有3i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4: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4: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17-12-14 12:23
你可以在你地盘上暴晒,但这里不需要这种浮沫撑门面。这里只玩真家伙,哪怕是扪裤裆。
你也不是当初的落 ...

既然你狐狸尾巴又露出来了,那么好吧,反正格那丁、梅花山人、十指含香等人早已答过,新任版主只剩方天画戟先生一人没问过,若仍无人回答,就由该帖自沉下去吧。
地盘云云纯属无稽,笔者只是一介普通诗友,哪有3i一什么地盘?当然,诗词界乃至各大诗词园地是全体诗友们的地盘,卜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又太过矫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4: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巴 发表于 2017-12-14 11:27
哈哈。。。這個扯不完的蛋。又開始扯上了啊。。。精力無窮。實在是可貴。 ...

欧巴先生和林金建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二位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22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9
贡献
321
金钱
399
发表于 2017-12-14 14:2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天画戟什么时候成斑竹了,晕。但他是临安人,大致能读也能听

点评

应是最近的事儿,我也是才注意到。 嗯,很可能。北宋南渡后,除太学外,临安官话应是最为纯正的正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2-14 14:5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2-14 12:20
这是一个诗词公益调查,诚请诸位版主先生积极配合为盼!

“请问周虽旧帮先生:你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 ...

能!

点评

多谢先生不吝赐教,说实话,这个回答实在出乎笔者意料之外,隔屏敬酒问好! 得遇周虽旧邦先生这样的大学问家,实乃三生有幸,请恕在下斗胆再请问先生: 中古至今,语音变异之大,连古音韵学家都无法确读唐宋正音,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2-14 15: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轮到我问了。谁知我心诗兄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能或不能?

点评

不好意思,在下枉为书生啊!俺几乎拜遍天下名师、访遍天下高友,欲学唐宋正音未果,实在是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哦,汗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7: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先生不吝赐教,说实话,这个回答实在出乎笔者意料之外,隔屏敬酒问好!
得遇周虽旧邦先生这样的大学问家,实乃三生有幸,请恕在下斗胆再请问先生:
中古至今,语音变异之大,连古音韵学家都无法确读唐宋正音,此乃不争的事实。我和全国读书人共同的疑惑是: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周虽旧邦先生是如何证明您自己读的就是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呢?

点评

【中古至今,语音变异之大,连古音韵学家都无法确读唐宋正音,此乃不争的事实】 假设诗兄所说的是事实,唐宋正音既无【定是】的标准,那同时其也无【定不是】是标准。这是相对,辩证的最基本逻辑常识。 诗兄翻来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0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虽旧邦 发表于 2017-12-14 15:02
轮到我问了。谁知我心诗兄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能或不能?

不好意思,在下枉为书生啊!俺几乎拜遍天下名师、访遍天下高友,欲学唐宋正音未果,实在是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哦,汗一个!

点评

诗兄不懂。我懂。有问有答,如此而已。 我懂的不准备教诗兄,也未有沽酒还钱的打算。 此处不是声频论坛,我对文字负责,而声音只对我负责。诗兄既然不懂,又凭何在一个文字论坛上去指摘只对每个人自己负责的声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22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9
贡献
321
金钱
399
发表于 2017-12-14 18:4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14 18:22
中古音里吴语方音应该不多吧,赵元任吟诵遗音是常州话,我觉得还是有差异。最接近的应该是客家话。可以说 ...

最接近古汉语发音的应该是客家话,这跟当时的中央王朝流放和逃难(据说有几支还是王族)有关系,躲进福建的十万大山,就相对闭塞了,即使与土著通婚,依然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古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22

帖子

11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9
贡献
321
金钱
399
发表于 2017-12-14 18:5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14 18:22
中古音里吴语方音应该不多吧,赵元任吟诵遗音是常州话,我觉得还是有差异。最接近的应该是客家话。可以说 ...

现在的普通话其实是满蒙入关后学的蹩脚的北京方言。

点评

对此,郑张尚芳先生已有考证,这几个转帖中有,忘记是哪个了,先生不妨参阅一下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2-14 19:5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虽旧邦 于 2017-12-14 19:56 编辑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2-14 18:11
不好意思,在下枉为书生啊!俺几乎拜遍天下名师、访遍天下高友,欲学唐宋正音未果,实在是读不出、听不懂 ...

诗兄不懂。我懂。有问有答,如此而已。

我懂的不准备教诗兄,也未有沽酒换钱的打算。

此处不是声频论坛,我对文字负责,而声音只对我负责。诗兄既然不懂,又凭何在一个文字论坛上去指摘只对每个人自己负责的声音?

不懂往左走,懂的往右走,诗兄的同志遍于天下,问答之后,各行其道岂非甚好。

点评

呵呵,这些都是后话。 请先郑重回答93楼如下问题何如: 中古至今,语音变异之大,连古音韵学家都无法确读唐宋正音,此乃不争的事实。我和全国读书人共同的疑惑是: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周虽旧邦先生是如何证明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420
贡献
17102
金钱
19003
发表于 2017-12-14 20:2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厮挨个骚扰一遍……

点评

你这叫什么话! 应该是讨教,真诚讨教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虽旧邦 发表于 2017-12-14 19:55
诗兄不懂。我懂。有问有答,如此而已。

我懂的不准备教诗兄,也未有沽酒换钱的打算。

呵呵,这些都是后话。
请先郑重回答93楼如下问题何如:
中古至今,语音变异之大,连古音韵学家都无法确读唐宋正音,此乃不争的事实。我和全国读书人共同的疑惑是: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周虽旧邦先生是如何证明您自己读的就是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呢?

点评

奇怪了,诗兄前贴明明白白,只让我回答懂或不懂。 本来懂与不懂的概念就是相对的。比如你问有无文化这个问题,对于文盲,小学知识程度就能称有文化。对于一个学者,小学知识程度就不能称有文化。 我原本考虑了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14 18:22
中古音里吴语方音应该不多吧,赵元任吟诵遗音是常州话,我觉得还是有差异。最接近的应该是客家话。可以说 ...

北宋南渡后,临安官话应是最为纯正的。
推广普及现代读书音,并不等于一棍子打死平水韵,更不是不许采用各地方言为诗填词。
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时值五四文学革命百年庆典、建国7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近20年之际,仍不把现代读书音在全国范围内扶正,那么我们这一辈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向历史交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14 18:37
这么问,没啥意思。倘若不会读中古音就不应该用平水韵的话,那么新韵同样也遇到这一问题,南方地区的诗人不 ...

呵呵,林兄多虑了。
是读得出、听得懂。二者并重,不可偏废哈。
林兄用现代读书音写的我都能读得出、听得懂,其他很多朋友也能,这还不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无人 发表于 2017-12-14 20:24
这厮挨个骚扰一遍……

你这叫什么话!
应该是讨教,真诚讨教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2: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律大石 发表于 2017-12-14 14:20
方天画戟什么时候成斑竹了,晕。但他是临安人,大致能读也能听

应是最近的事儿,我也是才注意到。
嗯,很可能。北宋南渡后,除太学外,临安官话应是最为纯正的正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2-14 22:4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虽旧邦 于 2017-12-14 22:52 编辑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2-14 21:44
呵呵,这些都是后话。
请先郑重回答93楼如下问题何如:
中古至今,语音变异之大,连古音韵学家都无法确读 ...

奇怪了,诗兄前贴明明白白,只让我回答懂或不懂。

本来懂与不懂的概念就是相对的。比如有无文化这个问题。对于文盲,小学知识程度就能称有文化。对于一个学者,小学知识程度就不能称有文化。

我原本考虑了这个相对性的前提,这才小心翼翼的反问诗兄一句你懂不懂。诗兄直认了不懂,正好与我事先考量的相对前提符合。那么相对诗兄的不懂,我说懂便已很心安理得了。而从逻辑上讲,任何程度的文化又如果能向一个文盲证明其自身的存在呢,任何程度的“懂”如何能对一个“不懂”的人证明呢?诗兄后面的问题完全是逻辑混乱。

诗兄枉读了这么多年诗书,连上述“不能与夏虫语冰”“不能与文盲语文化”的最简单的逻辑常识都不具备么?

点评

呵呵,先生这么说就无趣了。诸如此类哩格儿楞,我见得多了,着实无趣哈。 尽管这个小儿科问题只消用能或不能即可回答,但是毕竟不能瞎说不是,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这可关系到当下诗者基本诚信啊,岂可儿戏? 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3: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虽旧邦 发表于 2017-12-14 22:46
奇怪了,诗兄前贴明明白白,只让我回答懂或不懂。

本来懂与不懂的概念就是相对的。比如有无文化这个问题 ...

呵呵,先生这么说就无趣了。诸如此类哩格儿楞,我见得多了,着实无趣哈。
尽管这个小儿科问题只消用能或不能即可回答,但是毕竟不能瞎说不是,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这可关系到当下诗者基本诚信啊,岂可儿戏?
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语音系统是什么?唐宋正音啊!正音又是什么?当时的普通话呀!普通话又是什么?通语呀!通语又是什么?通行全国读书人阶层与官场人士间的教学与办公语言啊!哪朝哪代的通语没有标准音?当下平水韵标准音安在?又到哪儿去学?谁又能教呢?
君若觉得先前的回答太过草率,那就再给你一次更正的机会吧,你可以选择“不能”。

点评

诗兄饱读着不懂,挑着红字感性着横行问来的时候就有趣的很,我正面按正常逻辑思维理性的回答就无趣的很。 这里有趣无趣的也都是诗兄凭【不懂】两字定下来的吗,诗兄饱读的诗书里面没有“礼数”这个词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3:48
我原本无意参与这个话题。是诗兄饱读了诗书,大言着【不懂】,高挑着红字指着我的名字问,还定下了规矩只许yes 或 no。诗兄仿佛觉得先占了【不懂】的道德低地,就可以疏放无忌了呵。 我本着礼貌的态度,严谨的逻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2-14 23:3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2-14 23:11
呵呵,先生这么说就无趣了。诸如此类哩格儿楞,我见得多了,着实无趣哈。
尽管这个小儿科问题只消用能或 ...

我原本无意参与这个话题。是诗兄饱读了诗书,大言着【不懂】,高挑着红字指着我的名字问,还定下了规矩只许yes 或 no。诗兄仿佛觉得先占了【不懂】的道德低地,就可以疏放无忌了呵。

我本着礼貌的态度,严谨的逻辑,以诗兄之【不懂】为前提,遵守诗兄指名问题的规则正面明确的回答了诗兄。不懂的左转阳关道,懂的右转独木桥,分在合礼之处已经给足了不懂诗兄你礼数了。
如何向一个“不懂”的诗兄讨论他不懂的话题,这个简单逻辑诗兄用你的饱读消化掉了再说吧。

点评

呵呵,若是吃饱了闲扯淡,先生的回答无疑很有趣,可这是郑重的诗词公益调查啊! 你先浏览一下部分地反映了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研究成果的下面几帖,再交流如何? [/td][/tr] [/table] 管理点评回复 编辑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4 2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主题

1533

帖子

63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0
贡献
1285
金钱
23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7-12-14 18:40
口音这东西就这么邪乎,福建、广东有学问的人有的是,但偏偏就说不好普通话。陈伯达先生算是有学问的人,他 ...

此一时,彼一时也。
三十余年前我赴广西桂平出差,在县城的商店购物时需要连说带比划才能基本有效沟通,现在呢?现在恐怕早就鸟枪换炮了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307

帖子

5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21
贡献
1543
金钱
2042
发表于 2017-12-14 23:4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我心? 发表于 2017-12-14 23:11
呵呵,先生这么说就无趣了。诸如此类哩格儿楞,我见得多了,着实无趣哈。
尽管这个小儿科问题只消用能或 ...

诗兄饱读着不懂,挑着红字感性着横行问来的时候就有趣的很,我正面按正常逻辑思维理性的回答就无趣的很。
这里有趣无趣的也都是诗兄凭【不懂】两字定下来的吗,诗兄饱读的诗书里面没有“礼数”这个词吗?

点评

你们不尊重全国人民犹可,其中毕竟还有不少文盲、半文盲,不尊重全国数以千万计的“秀才”以上级别的读书人,又哪里还有礼数?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5 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9 09: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