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9
1万
7万
论坛元老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6431
2万
金牌会员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1 11:48 平头—-上句第二字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相犯。 上尾――上句第五字不与下句第五字同声相犯。 蜂腰――每句内 ...
211
4791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1 11:27 八病之说是指导永明体,永明体按大类分还是属古体诗,但唐人古体诗并不遵八病之说. ...
265
3966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3:05 对,唐近体跟永明体声律上差别不小,1,永明四声四元,近体四声二元,2,节律点不同,永明体节律为23,近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07:29 字句吟诵层的节律形式反映吟诵音节(调子)的要求,是在吟诵效果最佳化进程中出现的。诗乐分离以后,诗不歌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13:11 正确。八病说对于近体有些影响,但对246分明不起任何作用。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9-1 11:24 近人谁还写永明体,故其说教对近体无指导意义.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3:11 三羊有什么不反对的,从王渔洋到赵执信,从赵执信到王力,从王力到何伟棠,凡不符合25大法的一律否认没商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13:18 固执是个好东西,但固执过分叫顽固,顽固可就不是好东西了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3:05 对,唐近体跟永明体声律上差别不小,1,永明四声四元,近体四声二元,2,节律点不同,永明体节律为25,近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14:45 2,节律点不同,永明体节律为25,近体为221或212。---------------大概你受到潭版影响,因此认为近体为22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5:39 不是受谁的影响,永明体及其汉魏五言古体的节律点为25,这个节律点指的是分句之末,到了近体,意思上也变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3:27 固执得正确叫坚持真理,固执的是错误则叫冥顽不化 三羊妄想从根本上颠覆人们对近体的认知,可惜的是连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3:05 对,唐近体跟永明体声律上差别不小,1,永明四声四元,近体四声二元,2,节律点不同,永明体节律为25,近体为221或212。3,音步不同,永明单音节为音步,近体双音节为音步,246分明,4,粘对规则上不同,永明体不讲粘对,近体须粘对分明,5,格式上的不同,永明体无格式要求,2、3、4、5、6、7、8、9韵乃至百韵不论,近体严格意义上是2韵和4韵,广义一点含排律,故沈宋约句准篇非虚言也 从理论上来说,研究永明声律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八病说对于近体的约束性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16:24 只有221一种,请查证。潭版因为用221和212去确定孤仄便出现问题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8:39 意节是意义节奏单位【可以不论平仄】,孤平孤仄则是声律问题【可以不关意节】,不同的概念,混不到一块的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19:22 这是你原话:“2,节律点不同,永明体节律为25,近体为221或212。”节律,运动的节奏和规律。因此这里节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19:34 对呀,永明体的运动节奏和规律就是2位和5位呀,永明体以第2音节为一分句,音律的节点重心也落在这个位置上 ...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20:12 近体为221或212--------------------你怎么没认真看。这里你用了意节概念,与音节的概念混啦 ...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9-1 20:14 你回过去看,我承认了表述上的不够严谨呀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9-1 20:19 32楼的概括很不错,但这是个关键地方,一错就不可收拾。请修改一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