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13

五言永明体和唐近体声律谱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1 04:48 编辑

五言永明体和唐近体声律谱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永明体声律谱:
顿间相替:
二五或七十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四声律】

句间相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韵间相变:
首押除外,十五俩字,平不犯平、上不犯上、去不反去、入不反入。
【四声律】


唐近体声律谱:
顿间相替:
二五或七十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四声律】

句间相对: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平仄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平仄律】

韵间相变:
首押除外,十五俩字,平不犯平、上不犯上、去不反去、入不反入。
【四声律】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8: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1 04:54 编辑

永明体与唐近体声律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部分:
顿间相替:
二五或七十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四声律】

韵间相变:
首押除外,十五俩字,平不犯平、上不犯上、去不反去、入不反入。
【四声律】

不同部分:

【1】永明体:
句间相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2】唐近体:
句间相对: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平仄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平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二楼可见:唐近体是永明体声律的继承与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8-30 2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羊羊羊律

点评

你的理论不行! 你的哈哈的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理论不行!
你的哈哈的厉害!

点评

你的这些是如何得出来的,依据呢,论证过程呢 什么都不管,你说这样就这样,这不是羊理还能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2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8-30 22: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21:50
你的理论不行!
你的哈哈的厉害!

你的这些是如何得出来的,依据呢,论证过程呢

什么都不管,你说这样就这样,这不是羊理还能是什么

点评

详见虽有的12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 0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8-30 23: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看一下何伟棠的论述,省得你神叨叨的搞不清状况

点评

何伟棠,并无唐近体声律【24平仄律】或【24平仄法】的可见可信历史资料! 对于唐近体就是【24平仄律】的说法,何伟棠只是瞒天过海的捕风捉影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 06:35
在哪里,你不要虚张声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23:29
给你看一下何伟棠的论述,省得你神叨叨的搞不清状况

在哪里,你不要虚张声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8-31 0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的永明体声律谱,可囊括整个永明体?!

点评

唐近体可以囊括永明体,囊括几率是66%。从空海《文镜秘府论》五言近体格律诗范例10首来看,囊括率是70%。如, 既是【唐近体】,又是【永明体】的是7首,只是【唐近体】,不是【永明体】的是3首。 空海《文镜秘府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 03:36
难说【囊括整个永明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8-31 09:18
三羊的永明体声律谱,可囊括整个永明体?!

难说【囊括整个永明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3: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1 03:3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8-31 09:18
三羊的永明体声律谱,可囊括整个永明体?!

唐近体可以囊括永明体,囊括几率是66%。
如《文镜秘府论》五言近体格律诗范例10首来看,囊括率是70%:
既是【唐近体】,又是【永明体】的是7首,只是【唐近体】,不是【永明体】的是3首。

空海《文镜秘府论》五言近体格律诗范例10首
1
元兢《蓬州野望》: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飘飖宕渠域,平平仄平仄】====24同平1

平平仄平去,去去入平平;上去平平上,平平去入平。
平平平去入,入去上平平;入去平平入,平平上去平。
========不忌【鹤膝】1

2
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中司龙节贵,上客虎符新。地控吴襟带,才光汉缙绅。
泛舟应度腊,入境便行春。处处歌来暮,长江建邺人。

平平平仄去?仄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去?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入?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不忌【鹤膝】2

3
钱起《献岁归山》: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求仲时应见,残阳且掩关。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4
陈润《罢官后却归旧居》: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干。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鱼竿。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仄上平平入?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5
五言绝句诗曰:
胡风迎马首,汉月送娥眉。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平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不忌【鹤膝】3


【五言侧头正律势尖头】
6
崔曙《试得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终期圣明代,国宝在名都。

仄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上?仄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入?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去?仄仄仄平平?
【终期圣明代,平平仄平仄】====24同平2


【齐梁调诗】
7
张谓《题故人别业》:
平子归田处,园林接汝坟。落花开户入,啼鸟隔窗闻。
池净流春水,山明敛霁云。画游仍不厌,乘月夜寻君。

平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平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8
何逊《伤徐主簿·其一》: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迳笃周旋。
仄去仄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去?平仄仄平平?

9
何逊《伤徐主簿·其二》: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入?平仄仄平平?

10
何逊《伤徐主簿·其三》: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
平平去仄入?仄仄入平平?仄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4: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9-1 06:35 编辑

元兢《诗髓脑》

●调声。
  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用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此换头,或名括二。括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
  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
  “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庾信诗曰:
  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
  “气”是第三字,上句之腰也;“帐”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甚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
  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三平向下承者,如王中书诗曰:
  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上句唯有一字是平,四去上入,故下句末“双双飞”三平承之,故云三平向下承也。

●对属。(……因为不牵涉声律,三羊转载省略)

●文病。
一、平头。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此平头如是,近代成例,然未精也。欲知之者,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病。此而或犯,未曰知音。今代文人李安平、上官仪,皆所不能免也。

二、上尾。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如陆机诗曰:“衰草蔓长河,寒木入雲烟。”此上尾,齐、梁以前,时有犯者。齐、梁以来,无有犯者。此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为未涉文途者也。唯连韵者,非病也。如“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也。

三、鹤膝。

四、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彫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於上尾、鹤膝,均於平头,重於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

  五、大韵。(……因为不牵涉声律,三羊转载省略)
  六、小韵。(……因为不牵涉声律,三羊转载省略)
  七、傍纽。(……因为不牵涉声律,三羊转载省略)
  八、正纽。(……因为不牵涉声律,三羊转载省略)

  竞於八病之别为八病。自昔及今,无能尽知之者。近上官仪识其三,河间公义府思其余事矣。八者何?一曰龃龉,二曰丛聚,三曰忌讳,四曰形迹,五曰傍突,六曰翻语,七曰长撷腰,八曰长解镫。

  一、龃龉病。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敬”与“爱”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文人悟之者少,故此病无其名。竞案《文赋》云:或龃龉而不安。因以此病名为龃龉之病焉。

  二曰丛聚,三曰忌讳,四曰形迹,五曰傍突,六曰翻语,七曰长撷腰,八曰长解镫。(……因为不牵涉声律,三羊转载省略)=====================================
调声、对属、文病,是元兢《诗髓脑》的三个部分。
【文病】部分,是元兢解读永明体声律【平头、上尾、鹤膝、蜂腰】。元兢的红字部分,是沈约原始理论的增强版。也就是唐朝李延寿《南史·陆厥传》云:“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平头】的声律关系是:句间相对;
【鹤膝】的声律关系是:联间相换;
【蜂腰】的声律关系是:顿间相替;
【上尾】的声律关系是:韵间相变;
【平头】的句间相对、【鹤膝】的联间相换、【蜂腰】的顿间相替、【上尾】的韵间相变,是永明体声律不可或缺的完整体系。

【调声】部分里的换头,包括【句头】和【联头】两个内容,是唐近体的声律理论体系。

唐近体的声律理论体系是怎么来的呢?唐近体的声律理论体系,是永明体声律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元兢的平仄二元换头理论,虽说是唐近体声律理论的重要理论,也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或者说,单单依据元兢换头理论,决然构不成唐近体声律理论的全部。只有借助或加入永明体的【蜂腰】的顿间相替和【上尾】的韵间相变,才是完整的。从继承与发展来论:【蜂腰】、【上尾】,是永明体声律的【继承】;【句头】和【联头】,是发展永明体声律的【发展】。

【句头】的句间相对、【联头】的联间相换、【蜂腰】的顿间相替、【上尾】的韵间相变,是永明体声律不可或缺的完整体系。

唐近体与永明体的声律一样,都要讲究【句间相对、联间相换、顿间相替、韵间相变】。
只不过声调对换的分类不同而已:
永明体的【句间相对】和【联间相换】,宫商角徵羽五个声调的四元化!
唐近体的【句间相对】和【联间相换】,宫商角徵羽五个声调的二元化!

唐近体的声律,是【平仄律】与【四声律】的杂交混血儿:
【句头】、【联头】,是【平仄律】;【蜂腰】、【上尾】,是【四声律】。

顺便提及:元兢的蓝字部分,虽有此说,并不忌讳,不管是从文镜秘府论的诗例来论,不管从科举省试帖,我们都可以得到印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6: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22:58
你的这些是如何得出来的,依据呢,论证过程呢

什么都不管,你说这样就这样,这不是羊理还能是什么 ...

详见虽有的12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23:29
给你看一下何伟棠的论述,省得你神叨叨的搞不清状况

何伟棠,并无唐近体声律【24平仄律】或【24平仄法】的可见可信历史资料!
对于唐近体就是【24平仄律】的说法,何伟棠只是瞒天过海的捕风捉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