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许传刚

再谈25律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11:14
俱体阐述一下,看看四声律与平仄律是不是一样

什么意思?
单句!永明体与唐近体的声律,都是一样的!

点评

让你俱体阐述一下,看看四声律与平仄律是不是一样 又玩踢球的把戏呀 干吧吧说什么跟什么一样,谁信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8-30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1:16
什么意思?
单句!永明体与唐近体的声律,都是一样的!

让你俱体阐述一下,看看四声律与平仄律是不是一样

又玩踢球的把戏呀

干吧吧说什么跟什么一样,谁信呀

点评

肯定不一样! 永明体法【平头】,是四声律! 唐近体的【平头】,是平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11:21
让你俱体阐述一下,看看四声律与平仄律是不是一样

又玩踢球的把戏呀

肯定不一样!
永明体法【平头】,是四声律!
唐近体的【平头】,是平仄律!

点评

既然是肯定不一样,哪么,永明体与唐近体也就肯定不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8-30 12: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1:34
肯定不一样!
永明体法【平头】,是四声律!
唐近体的【平头】,是平仄律! ...

既然是肯定不一样,哪么,永明体与唐近体也就肯定不一样!!

点评

是啊! 但是,单句的声律,唐近体与永明体是一样的! 你的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2: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12:28
既然是肯定不一样,哪么,永明体与唐近体也就肯定不一样!!

是啊!
但是,单句的声律,唐近体与永明体是一样的!
你的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8-30 14:24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8-30 11:12
平头、上尾、鹤膝、蜂腰
依据这些,推导出句中规则是什么,对句则是什么,联与联之间规则是什么来

三羊不懂这些,百药胡捣便成丹。又不肯下功夫,说也无益。到他醒悟过来再谈吧。现在只能“冷冻”他,回避他

他说我没研究声律,我在网上宣讲四声八病时,估计他网齢还是0呢。

点评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永明体声律谱,顿间交替: 二五或七十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永明体声律谱,句间对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永明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5: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0 15:46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4:18
三羊不懂这些,百药胡捣便成丹。又不肯下功夫,说也无益。到他醒悟过来再谈吧。现在只能“冷冻”他,回避 ...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永明体声律谱:
顿间交替:
二五或七十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四声律】

句间对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韵间相变:
首押除外,十五俩字,平不犯平、上不犯上、去不反去、入不反入。
【四声律】


唐近体声律谱:
顿间交替:
二五或七十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四声律】

句间对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平仄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平仄律】

韵间相变:
首押除外,十五俩字,平不犯平、上不犯上、去不反去、入不反入。
【四声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5: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8-30 15:49 编辑

永明体声律谱矛盾处,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但是可以同平。本应不可同平。为什么平可以

唐近体声律谱出处?

点评

永明体声律谱矛盾处,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但是可以同平。本应不可同平。为什么平可以 唐近体声律谱出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00
【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三羊也知道,这是不合逻辑情理的,但是,古人就是这样规定的!三羊认为,这是古人不讲逻辑的一种逻辑、不讲道理的一种道理、没有办法的一种办法! 唐人的声律观,关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5: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5:48
永明体声律谱矛盾处,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但是可以同平。本应不可同平。为什么平可以
  ...

【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三羊也知道,这是不合逻辑情理的,但是,古人就是这样规定的!三羊认为,这是古人不讲逻辑的一种逻辑、不讲道理的一种道理、没有办法的一种办法!

唐人的声律观,关于【同平不为病】共计5处:
【二五】俩字,同平不为病;
【一六】俩字,同平不为病;
【三八】俩字,同平不为病;
【二三】俩字,同平不为病;
【三四】俩字,同平不为病;

点评

唐人的声律观,关于【同平不为病】共计5处: 【二五】俩字,同平不为病; 【一六】俩字,同平不为病; 【三八】俩字,同平不为病; 【二三】俩字,同平不为病; 【三四】俩字,同平不为病;-----------------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0:52
除了【二五】俩字,同平不为病;其余的都说的过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5: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5:56
【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三羊也知道,这是不合逻辑情理的,但是,古人就是这样规定的 ...

除了【二五】俩字,同平不为病;其余的都说的过去

点评

为什么: 【一六】、【三八】、【二三】、【三四】俩字,可以【同平不为病】! 为什么: 【二五】俩字,不可【同平不为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6: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0 16:06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5:48
永明体声律谱矛盾处,二五或七十俩字,不可同上、同去、同入。但是可以同平。本应不可同平。为什么平可以
唐近体声律谱出处?
永明体声律谱:

句间对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四声律】


元兢的换头术,修改了永明体的两条规则。在【句间对立】和【联间相换】中,由沈约【四声律】改为【平仄律】。
句间对立:
二七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平仄律】

联间相换:
五五俩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平仄律】



点评

唐近体声律谱出处?还没回答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1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6: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5:59
除了【二五】俩字,同平不为病;其余的都说的过去

为什么:
【一六】、【三八】、【二三】、【三四】俩字,可以【同平不为病】!
为什么:
【二五】俩字,不可【同平不为病】?

点评

这个好回答【一六】、【三八】都在奇数字上,化到格律上就成了135不论了。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 【二五】俩字,属于25律,25律本应该是25不同调,却因为25同平被赦免,结果剩下半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6: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8-30 16:40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6:09
为什么:
【一六】、【三八】、【二三】、【三四】俩字,可以【同平不为病】!
为什么:

这个好回答【一六】、【三八】都在奇数字上,化到格律上就成了135不论了。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
【二五】俩字,属于25律,25律本应该是25不同调,却因为25同平被赦免,结果剩下半吊子的25同仄时则要不同调。你说是不是法令不公不严不密?当然,在格律中因为|12|34|5—|25隔了一个节奏,所以同调也就合理合情了(你坚持格律也是23节奏则另当别论)

点评

五言诗句,不是坚持23两个节奏。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23两个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53
这个好回答【一六】、【三八】都在奇数字上,化到格律上就成了135不论了。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 【二五】俩字,属于25律,25律本应该是25不同调,却因为25同平被赦免,结果剩下半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6: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0 16:48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6:37
这个好回答【一六】、【三八】都在奇数字上,化到格律上就成了135不论了。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
【二五】俩字,属于25律,25律本应该是25不同调,却因为25同平被赦免,结果剩下半吊子的25同仄时则要不同调。你说是不是法令不公不严不密?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
2、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为何【同上、同去、同入】的相连不可以呢?
3、
唐朝或永明时期的二五不为病,说是法律不严密,这是不争的事实。
4、
唐近体的声律,远远不及【135不论,246分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点评

3、唐朝或永明时期的二五不为病,说是法律不严密,这是不争的事实。4、 唐近体的声律,远远不及【135不论,246分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01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这与当年有没有这种说法何关?说法都是后人对前人的总结,你对此抵触是不对的。我们要看的是当时有没有这种现象。比如你说的25律,唐人有这种明确的说法吗?连今人也只听到你一个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59
为何【同上、同去、同入】的相连不可以呢?--------------没见这种限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6: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6:40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
2、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为何【同上、同 ...

为何【同上、同去、同入】的相连不可以呢?--------------没见这种限制

点评

一、龃龉病。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6: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6:37
这个好回答【一六】、【三八】都在奇数字上,化到格律上就成了135不论了。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 ...

五言诗句,不是坚持23两个节奏。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23两个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

点评

五言诗句,不是坚持23两个节奏。------这点对。其实五言古风也不要看死是23.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23两个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灌了水泥吃了朱砂七窍不通死铁无钢顽固不化死不悔改铁打的肠子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6: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6:50
为何【同上、同去、同入】的相连不可以呢?--------------没见这种限制

一、龃龉病。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敬”与“爱”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文人悟之者少,故此病无其名。竞案《文赋》云:或龃龉而不安。因以此病名为龃龉之病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6:40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
2、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为何【同上、同 ...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这与当年有没有这种说法何关?说法都是后人对前人的总结,你对此抵触是不对的。我们要看的是当时有没有这种现象。比如你说的25律,唐人有这种明确的说法吗?连今人也只听到你一个人说。但唐诗有这种现象。为什么大家反对你,就是与你一样的心理作怪。我为什么不反对,我就是不管有没有这种说法,也不管这种说法出于何时,只管唐诗有没有这种现象

点评

蜂腰,不是吃素的,怎么就没有这种说法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6:40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
2、
【二三】、【三四】俩字,属相连,所以格律中提倡相连?为何【同上、同 ...

3、唐朝或永明时期的二五不为病,说是法律不严密,这是不争的事实。4、
唐近体的声律,远远不及【135不论,246分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
这是你的进步

点评

这是声律的对比,何来进步之说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6:59
1、唐朝并无【135不论】之说!----这与当年有没有这种说法何关?说法都是后人对前人的总结,你对此抵触是 ...

蜂腰,不是吃素的,怎么就没有这种说法呢?

点评

节奏变了,蜂腰不好吃就不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0 17:07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7:01
3、唐朝或永明时期的二五不为病,说是法律不严密,这是不争的事实。4、
唐近体的声律,远远不及【135不 ...

这是声律的对比,何来进步之说呢?!永明体和唐近体的声律,都是带有瑕疵的理论。
远远不及明朝真空的【246分明】律句理论!

点评

明朝真空的【246分明】律句理论!------不也被今人搞成一锅糊?硬把大拗句往里塞,结果连王力也稀里糊涂地说246有时也不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6:53
五言诗句,不是坚持23两个节奏。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23两个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 ...

五言诗句,不是坚持23两个节奏。------这点对。其实五言古风也不要看死是23.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23两个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灌了水泥吃了朱砂七窍不通死铁无钢顽固不化死不悔改铁打的肠子锡铸的心戴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还能骂些什么?

点评

对这只羊真是没办法 调声,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声,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20:02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两个节奏。 决然不是221或212三个节奏! 王力将其看做是【三个节奏】,所以王力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7:05
这是声律的对比,何来进步之说呢?!永明体和唐近体的声律,都是带有瑕疵的理论。
远远不及明朝真空的【24 ...

明朝真空的【246分明】律句理论!------不也被今人搞成一锅糊?硬把大拗句往里塞,结果连王力也稀里糊涂地说246有时也不分明

点评

批评【246分明】的缘由,是因为不看对象,拿【246分明】硬套唐近体所致,套不住的时候,才杜撰了平平仄平仄,拗而仍律(赵执信说)或特拗句(王力说)! 更有〇仄〇仄仄,大拗句的谬论。 王力和赵执信总共罗列的【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7:10
五言诗句,不是坚持23两个节奏。------这点对。其实五言古风也不要看死是23.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 ...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两个节奏。
决然不是221或212三个节奏!
王力将其看做是【三个节奏】,所以王力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

点评

不是王力一人,专家几乎一致。是你顽固不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7:14
明朝真空的【246分明】律句理论!------不也被今人搞成一锅糊?硬把大拗句往里塞,结果连王力也稀里糊涂 ...

批评【246分明】的缘由,是因为不看对象,拿【246分明】硬套唐近体所致,套不住的时候,才杜撰了平平仄平仄,拗而仍律(赵执信说)或特拗句(王力说)!
更有〇仄〇仄仄,大拗句的谬论。
王力和赵执信总共罗列的【大拗必救】39个例句,其上句,句句都是上去入三个仄声交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7:04
蜂腰,不是吃素的,怎么就没有这种说法呢?

节奏变了,蜂腰不好吃就不吃了

点评

节奏,永远不会变! 三字节奏,或者叫【三字顿】,或者叫【三字步】。 自从屈原大量的引入诗歌之后,【三字顿】永远就是铁板一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7: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8-30 17:16
永明体和唐近体的五言诗句,都是两个节奏。
决然不是221或212三个节奏!
王力将其看做是【三个节奏】,所 ...

不是王力一人,专家几乎一致。是你顽固不化

点评

专家一致,一直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0 17:40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7:33
节奏变了,蜂腰不好吃就不吃了

节奏,永远不会变!
三字节奏,或者叫【三字顿】,或者叫【三字步】。
自从屈原大量的引入诗歌之后,【三字顿】永远就是铁板一块!
红旗——卷起——农奴戟,是223三个节奏!
农奴戟——红旗——卷起,是322三个节奏!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322三个节奏!
晓风——残月——杨柳岸,是223三个节奏!

点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322三个节奏!-----词的节奏不同,不要混谈好么 晓风——残月——杨柳岸,是223三个节奏!-------晓风——残月——杨柳——岸2221四个节奏。无法争论,因为我已说过你的语义结构(语法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8-30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8-30 17:43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8-30 17:35
不是王力一人,专家几乎一致。是你顽固不化

专家一致,一直错了!
假定将五言诗句,看做三个节奏。
请问:三个节奏如何平仄交替,三个节奏的三个节点如何平仄交替?!

点评

我已多次说过它们平仄交替情况,不愿再说了  发表于 2017-8-30 1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1
发表于 2017-8-30 1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我已多次说过它们平仄交替情况,不愿再说了  发表于 2 分钟前 删除

你和梅花山人,只是吞吞吐吐的搪塞而已,并未讲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