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风轻送

五言诗律中,合律、不忌、宜忌、禁忌句之我见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51
呵呵。文镜秘府论,我也看过。是你理解力太弱,所以才永远不会进步!

可以说说,你的理解!
或者说,你可以依据《文镜秘府论》来驳斥三羊,三羊随时恭候!
清出招,三羊的说法,哪里违背古贤唐朝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51
呵呵。文镜秘府论,我也看过。是你理解力太弱,所以才永远不会进步!

看过,并不等于看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9
全唐诗虽多,没有官方认证!
你也可以从《全唐诗》里提供样本!
全唐诗,你考察过多少,一人为计,以诗为 ...

呵呵。我近几天的帖子,都是选杜诗来说的。你呢?!

点评

三羊讨论过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多位诗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5
你是只会【道听途说】!

呵呵。我的帖子中观点,并非某一家之观点,其中有我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你,只有永远的二五论,一错再错。

点评

多家,也是多家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55
呵呵。我近几天的帖子,都是选杜诗来说的。你呢?!

三羊讨论过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多位诗家!比你全面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4
你是有眼无珠、视而不见!
《文镜秘府论》,白纸黑字,就是不信!

《文镜秘府论》,我比你理解的深。——所以才能进步。

点评

秘府论,没有【24平仄律】的说法,或理论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57
呵呵。我的帖子中观点,并非某一家之观点,其中有我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你,只有永远的二五论,一错再错。 ...

多家,也是多家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6-17 13:00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58
《文镜秘府论》,我比你理解的深。——所以才能进步。

秘府论,没有【24平仄律】的说法,或理论吧!也没有,律诗必须对仗吧!反倒有【总不对对】的理论!

点评

秘府论中对于诗律的解释和所举诗例都说明了平仄两两交换的规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8 14: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3: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2
唐朝的就有,盛唐人选盛唐诗!

从刘眘虚14首诗篇,看盛唐近体诗的声律

算了,我可没有时间奉陪。你还是自言自语你的二五论去吧。

点评

人家是关键问题掉链子,你晓风是关键问题就逃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6-17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仄起大拗“中仄中仄仄”(可用对句“中平平仄平”救,也有不救的)。

这要看唐宋近体诗中是救的多,还是不救的多。看两者之间的比例是多少。

点评

作为救拗言,因救或不救的句式有三个(即不救用平平仄仄平,救的用平平平仄平或仄平平仄平),故如果不救,则按随机言,不救的句式会有三分之一。我们只要看,不救的少于三分之一了,就可认定其少掉的部分是被救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5:50
前人已经总结过,唐诗虽有不救的,但也是多救。如大拗,在贾岛诗中,救或不救完全是随机的。但在杜甫五律诗中却是全部救的。又宋人律诗中,王安石、陆游等人也还是多救的。——对此,潭州雨梦作过比对,我们没有再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3: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3:08
算了,我可没有时间奉陪。你还是自言自语你的二五论去吧。

人家是关键问题掉链子,你晓风是关键问题就逃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5: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6-17 13:14
仄起大拗“中仄中仄仄”(可用对句“中平平仄平”救,也有不救的)。

这要看唐宋近体诗中是救的多,还是不 ...

前人已经总结过,唐诗虽有不救的,但也是多救。如大拗,在贾岛诗中,救或不救完全是随机的。但在杜甫五律诗中却是全部救的。又宋人律诗中,王安石、陆游等人也还是多救的。——对此,潭州雨梦作过比对,我们没有再次较对一番必要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5: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7 16:28 编辑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6-17 13:14
仄起大拗“中仄中仄仄”(可用对句“中平平仄平”救,也有不救的)。

这要看唐宋近体诗中是救的多,还是不 ...


作为救拗言,因救或不救的句式有三个(即不救用平平仄仄平,救的用平平平仄平或仄平平仄平),故如果不救,则按随机言,不救的句式会有三分之一。我们只要看,不救的少于三分之一了,就可认定其少掉的部分是被救的了。如陆游诗大拗81句,如按随机言,则不救的就有27句,然不救的只有18句,即可认定27句中有9句是被救了。而王安石的175首律诗中,大拗19句,若按随机言不救的应有6句,然不救的只有一句,即随机不救的有六分之五被救了。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推定,只要大拗句的不救情形少于三分之一时,即可认定是有意识的被救了。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6-17 21: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5:31
前人已经总结过,唐诗虽有不救的,但也是多救。如大拗,在贾岛诗中,救或不救完全是随机的。但在杜甫五律 ...

虽有不救的,但我主张是以救为主。

点评

是的。我也是认为以救为好。我否定拗救的是“救了就是合律,不救就不合律”这点,因为在唐宋诗选中,无论是救还是不救,对律诗的判断都是一样的。但救却能满足调声的要求。遥握。   发表于 2017-6-18 0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00: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6-17 21:30
虽有不救的,但我主张是以救为主。


是的。我也是认为以救为好。我否定拗救的是“救了就是合律,不救就不合律”这点,因为在唐宋诗选中,无论是救还是不救,对律诗的判断都是一样的。但救却能满足调声的要求。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8 14: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59
秘府论,没有【24平仄律】的说法,或理论吧!也没有,律诗必须对仗吧!反倒有【总不对对】的理论!
...

秘府论中对于诗律的解释和所举诗例都说明了平仄两两交换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