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8|回复: 83

五言诗律中,合律、不忌、宜忌、禁忌句之我见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0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6 07:29 编辑

五言诗律中,合律、不忌、宜忌、禁忌句之我见

我在律诗平仄小议中,说过五言诗律,合律句有十个,即四个标律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三个等律句(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两个拗救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一个特拗句(平平仄平仄)。除此十个合律句外,还有不忌、宜忌、禁忌之句二十二个。

对于各种拗句,当句式占比高于百分之一时,可视为不忌,是不受限制的;当句式占比低于千分之五时,可视为宜忌,是需要限制的;当句式占比低于千分之二时,可视为禁忌,是必须规避的。

不忌句有三个:仄起夹平拗“中仄仄平仄”(可用对句“中平平仄平”救,也可不救的),以及双平三仄调“平平仄仄仄”。

宜忌句有六个:夹平三仄调“仄平仄仄仄”(可用对句“平仄仄平平”救,也可不救),双夹平大拗“仄平仄平仄”(无救!),仄起大拗“中仄中仄仄”(可用对句“中平平仄平”救,也有不救的)。

禁忌句有十三个:孤平句“仄平仄仄平”,三平调“中仄平平平”,连平大拗“中平平平仄”,以及平收大拗句“中平中平平”和“中仄中仄平”。

我看诗律,从不偏信一家之观点,而是参酌各家合理的部分,再结合唐宋律诗的实际,从而得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观点来。——即首先要能说服得了自己。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0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禁忌句有十三个:孤平句“仄平仄仄平”,三平调“中仄平平平”,连平大拗“中平平平仄”,以及平收大拗句“中平中平平”和“中仄中仄平”】
========================
唐朝科举试律诗,并不忌讳【“中平中平平”和“中仄中仄平”】!

6《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7《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入平仄去,平平仄平平】

点评

请不要举唐朝例。人家说的是定型后的事。这是基点  发表于 2017-6-16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7-6-16 11:38 编辑


多数赞同
两个拗救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一个特拗句(平平仄平仄)。------自相矛盾,请再琢磨

点评

这三个句式,首先是形拗了,但又是视同律句的——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虽然也合律,但与另七个律句是有所不同的。前人的解释是变而仍律者,当形拗实律看吧。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3:26
唐朝科举试律诗,并不忌讳【“中平中平平”和“中仄中仄平”】! 6《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6-16 11:3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1:24
两个拗救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一个特拗句(平平仄平仄)。------自相矛盾,请再琢磨 ...

羊不矛盾,你再琢磨!

唐朝科举试律诗,并不忌讳【“中平中平平”和“中仄中仄平”】!

6《春风扇微和》崔立之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高低惠风入。远近芳气新。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7《春风扇微和》郭 遵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入平仄去,平平仄平平

点评

唐朝的例子何须你说多数人明白并不忌讳【“中平中平平”和“中仄中仄平”】!  发表于 2017-6-16 11:37
三羊,你怎对唐朝念念不忘?回帖要看对象呀。人家是说定型以后的事  发表于 2017-6-16 1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句式占比低于千分之五时,可视为宜忌,是需要限制的;当句式占比低于千分之二时,可视为禁忌,是必须规避的。------这个概率难度大,谁有那么大工夫去计算?

点评

有人对全唐诗比对过——潭州雨梦就是。如对孤平、三平尾句式,其占比都不足千分之二。遥握。 又:这些禁忌是对诗律说的,但拗律诗可以不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请不要举唐朝例。人家说的是定型后的事。这是基点  发表于 21 分钟前
=============================================
他没有说是【定型以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1: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三羊,你怎对唐朝念念不忘?回帖要看对象呀。人家是说定型以后的事  发表于 11 分钟前
============================================
【人家是说定型以后的事】,哪里有这个【基点】?
再说,顺便问及:德宗贞元十年(794)算不算定型以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3: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1:41
当句式占比低于千分之五时,可视为宜忌,是需要限制的;当句式占比低于千分之二时,可视为禁忌,是必须规避 ...

有人对全唐诗比对过——潭州雨梦就是。如对孤平、三平尾句式,其占比都不足千分之二。遥握。
又:这些禁忌是对诗律说的,但拗律诗可以不论。

点评

对孤平,三平调,涂宗涛也讲到比对全唐诗的事。这个比例应该承认的。如杜诗五律496首,孤平者只有一句。你不妨也去比对下的。  发表于 2017-6-16 13:51
这数据能准确么?因此应该找个更好的方法  发表于 2017-6-16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3: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1:24
多数赞同
两个拗救句(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一个特拗句(平平仄平仄)。------自相矛盾,请再琢磨 ...

这三个句式,首先是形拗了,但又是视同律句的——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虽然也合律,但与另七个律句是有所不同的。前人的解释是变而仍律者,当形拗实律看吧。遥握。

点评

特拗句式,在唐人律诗中占平起仄收句式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宋人律诗中就用得更多了。我们能说他不合律吗?用多了,自然就约定俗成吧。  发表于 2017-6-16 13:49
问题是不合律呀,不合律也承认,心不甘呀  发表于 2017-6-16 1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5
贡献
21830
金钱
285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16 1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6 11:54
刚刚
三羊,你怎对唐朝念念不忘?回帖要看对象呀。人家是说定型以后的事  发表于 11 分钟前
============== ...

请晓风回答,你这个题目是不是指定型后的。一般大家都认定的 事物,写作时不会有强调词语,非认定的时间段,便会加以限制,晓风若谈唐诗事,会点明的。

点评

刚刚,你认为近体诗格律的定型,大致之什么时候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4:21
我已经讲了,是诗律,自然是针对律诗来说的。对拗律诗言,那些禁忌句,可以不限,更不用说古风了。遥握。 只要是全唐诗中作为律诗的,都是作为句型统计的——这是从普遍性来统计的。如杜诗五律中,就包含了一些拗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3: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6 14:01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3:47
请晓风回答,你这个题目是不是指定型后的。一般大家都认定的 事物,写作时不会有强调词语,非认定的时间 ...


我已经讲了,是诗律,自然是针对律诗来说的。对拗律诗言,那些禁忌句,可以不限,更不用说古风了。遥握。
只要是全唐诗中作为律诗的,都可作为句型统计的——这是从普遍性来统计的。如杜诗五律中,就包含了一些拗律诗,但绝不含古风。
又:诗律的定型在中唐,人们为何会以杜诗为代表,其原因就在于,杜时诗律已经定型了,故才有杜自称的诗律细吧。

点评

三羊在提供两个晚唐的【大拗必救】之反例: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张曲江池》郑 谷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苹。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4:44
德宗贞元十年(794),崔立之和郭遵的《春风扇微和》,是杜甫(712年—770年)以后的,可是符合楼主的意念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4:19
哦。那你去与三羊辩吧。葫芦提的东西我不参与了  发表于 2017-6-16 14: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4: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13:56
我已经讲了,是诗律,自然是针对律诗来说的。对拗律诗言,那些禁忌句,可以不限,更不用说古风了。遥握。 ...

德宗贞元十年(794),崔立之和郭遵的《春风扇微和》,是杜甫(712年—770年)以后的,可是符合楼主的意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7-6-16 13:47
请晓风回答,你这个题目是不是指定型后的。一般大家都认定的 事物,写作时不会有强调词语,非认定的时间 ...

刚刚,你认为近体诗格律的定型,大致之什么时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6-16 14: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13:56
我已经讲了,是诗律,自然是针对律诗来说的。对拗律诗言,那些禁忌句,可以不限,更不用说古风了。遥握。 ...

三羊在提供两个晚唐的【大拗必救】之反例: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张曲江池》郑 谷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苹。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仄入,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昭宗乾宁二年(895)《宫池产瑞莲》王贞白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鳯池先。
圣日临防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点评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第一首属排律,其平仄还是基本守住的。除一句大拗,一句三平调外,其它十句是律句。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第二首除前半一句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6 1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6-16 18:33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6-16 14:44
三羊在提供两个晚唐的【大拗必救】之反例: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张曲江池》郑 谷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第一首属排律,其平仄还是基本守住的。除一句大拗,一句三平调外,其它十句是律句。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第二首除前半一句大拗,后半一句小拗外,即只有两个宜忌之句,其它六句都是律句,因此可以判定这首是正体律诗。对正体律诗的判断是要以律句是否占多为标准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两句拗,就整体否定——这不是个严谨的说法。遥握。

点评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的《新唐书·宋之问传》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北宋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12
评判近体诗的标准,并非依据你的所谓【容忍度】和【百分比】! 依据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声律标准,一首六韵近体诗,总计30个评判点(字),其中24个声律点、6个韵律点。一【点】出错不到位,整张答卷就作废。格律的评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6-17 00:17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18:28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第一首属排律,其平仄还是基本守住的。除一句大拗,一句三平调外,其它十句是律句。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去仄仄入,平平仄仄平】
第二首除前半一句大拗,后半一句小拗外,即只有两个宜忌之句,其它六句都是律句,因此可以判定这首是正体律诗。对正体律诗的判断是要以律句是否占多为标准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两句拗,就整体否定——这不是个严谨的说法。遥握。

评判近体诗的标准,并非依据你的所谓【容忍度】和【百分比】!
依据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声律标准,一首六韵近体诗,总计30个评判点(字),其中24个声律点、6个韵律点。一【点】出错不到位,整张答卷就作废。格律的评判,并不等于小学生百字测验的错一字扣一分。格律的评判,考生答错一处就落榜,判卷判错一处就受罚!三羊记得三五年以前,北山版主有个判卷出错受罚一季俸禄的帖子。现在征联也一样,一处硬伤就淘汰!

点评

呵呵。我论诗律,与你的二五论没有交集,所以,你的二五理论对我没有意义。 但你如果能将那些状元诗提供出来,对排律的研究,也还是有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0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00:14
评判近体诗的标准,并非依据你的所谓【容忍度】和【百分比】!
依据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声律标准,一首六韵近 ...

呵呵。我论诗律,与你的二五论没有交集,所以,你的二五理论对我没有意义。
但你如果能将那些状元诗提供出来,对排律的研究,也还是有用的。

点评

状元诗贴与进士诗贴的格律,没有任何不同的! 对于唐朝的格律只是研究,并不能用于现代写作,或者说并无指导实践是现实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3:25
你认为只有4韵才叫律诗吗? 2韵、3韵、4韵、6韵、8韵……等,皆为律诗(唐人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3:20
即便就是依据【24平仄律】,同样也是一处出错,全盘皆输的! 清朝的科举也是一样,一处出错季停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3: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00:26
呵呵。我论诗律,与你的二五论没有交集,所以,你的二五理论对我没有意义。
但你如果能将那些状元诗提供 ...

即便就是依据【24平仄律】,同样也是一处出错,全盘皆输的!
清朝的科举也是一样,一处出错季停科!

点评

你呀,怎么说你好呢?如果是考试,当然该严些,但也是要看考官如何来处理的。你的那些排律中有拗的,考官不也是放过了吗?又:我们评诗,首先要看写得怎样?诗以意用,而不是律胜!即不要以律害意。基于此,人们对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6-17 03:27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00:26
呵呵。我论诗律,与你的二五论没有交集,所以,你的二五理论对我没有意义。
但你如果能将那些状元诗提供 ...

你认为只有4韵才叫律诗吗?今人律诗、排律的说法,是今不如昔的愚蠢说法!
2韵、3韵、4韵、6韵、8韵……等,皆为律诗(唐人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00:26
呵呵。我论诗律,与你的二五论没有交集,所以,你的二五理论对我没有意义。
但你如果能将那些状元诗提供 ...

状元诗贴与进士诗贴的格律,没有任何不同的!
对于唐朝的格律只是研究,并不能用于现代写作,或者说并无指导实践是现实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08: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03:17
即便就是依据【24平仄律】,同样也是一处出错,全盘皆输的!
清朝的科举也是一样,一处出错季停科! ...

你呀,怎么说你好呢?如果是考试,当然该严些,但也是要看考官如何来处理的。你的那些排律中有拗的,考官不也是放过了吗?又:我们评诗,首先要看写得怎样?诗以意用,而不是律胜!即不要以律害意。基于此,人们对于偶有拗句的容忍,是可以理解的。遥握。

点评

格律诗,是由【律句】构成的! 格律诗的句子,不是律句,谈何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9:52
在唐朝科举近体诗中,依据24平仄律认定的,所谓【大拗句】或【特拗句】,不是因为24同平或同仄而被考官放过,而是因为符合【25四声律】而合格!【我们评诗,首先要看写得怎样】,科举试律首先要看【声律或韵律】,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9: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08:24
你呀,怎么说你好呢?如果是考试,当然该严些,但也是要看考官如何来处理的。你的那些排律中有拗的,考官不也是放过了吗?又:我们评诗,首先要看写得怎样?诗以意用,而不是律胜!即不要以律害意。基于此,人们对于偶有拗句的容忍,是可以理解的。遥握。

在唐朝科举近体诗中,依据24平仄律认定的,所谓【大拗句】或【特拗句】,不是因为24同平或同仄而被考官放过,而是因为符合【25四声律】而合格!【我们评诗,首先要看写得怎样】,科举试律首先要看【声律或韵律】,考生出错要落榜,判卷出错要受罚!你没见王力说的,出韵或出律,诗赋再好也是〇分吗?判官可以容忍考生,但是主考或皇帝不会容忍判官的!

点评

与他人探讨理论,首先要有交集。不然你说东,他说西的,有意义吗?对于诗律,只有你一人是讲二五论,谁能与你探讨呢!  发表于 2017-6-17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09: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08:24
你呀,怎么说你好呢?如果是考试,当然该严些,但也是要看考官如何来处理的。你的那些排律中有拗的,考官 ...

格律诗,是由【律句】构成的!
格律诗的句子,不是律句,谈何格律诗?

点评

呵呵。你的错误就在于对律句的绝对神化!从律诗言,有八句呢。能以偶有的一句大拗,就整体否定吗?!是不是律诗,首先是要字数、对仗合律,之后才看平仄粘对是否合律。为何要将平仄粘对合律放在最后?因为从广义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1: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09:52
格律诗,是由【律句】构成的!
格律诗的句子,不是律句,谈何格律诗?
...

呵呵。你的错误就在于对律句的绝对神化!从律诗言,有八句呢。能以偶有的一句大拗,就整体否定吗?!是不是律诗,首先是要字数、对仗合律,之后才看平仄粘对是否合律。为何要将平仄粘对合律放在最后?因为从广义言,满足前两个条件的,也是律诗,如果平仄粘对也合律了,那就是正体律诗,如果平仄粘对不合律的,那就是别体律诗(其中拗句多的为拗体律诗,失粘不失对的,是正体律诗的变体——如折腰体、顺风调等)。当一句拗七句合律时,你说该如何处理?!

点评

呵呵。你的错误就在于对律句的绝对神化!从律诗言,有八句呢。能以偶有的一句大拗,就整体否定吗?!是不是律诗,首先是要字数、对仗合律,之后才看平仄粘对是否合律。为何要将平仄粘对合律放在最后?因为从广义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19
格律诗,是由律句终成! 句句律句,一句不合,则不是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09:48
在唐朝科举近体诗中,依据24平仄律认定的,所谓【大拗句】或【特拗句】,不是因为24同平或同仄而被考官放 ...


与他人探讨理论,首先要有交集。不然你说东,他说西的,有意义吗?对于诗律,只有你一人是讲二五论,谁能与你探讨呢!

点评

你这是和稀泥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16
即便是【24平仄律】理论,也是句句律句,一句不合就不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01
呵呵。你的错误就在于对律句的绝对神化!从律诗言,有八句呢。能以偶有的一句大拗,就整体否定吗?!是不 ...

格律诗,是由律句终成!
句句律句,一句不合,则不是格律诗!

点评

是不是律诗,可不是有你来定的。唐宋诗选中,律诗多的是!  发表于 2017-6-17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05
与他人探讨理论,首先要有交集。不然你说东,他说西的,有意义吗?对于诗律,只有你一人是讲二五论,谁能 ...

即便是【24平仄律】理论,也是句句律句,一句不合就不是律诗!

点评

一句不合,就不是律诗,这是你的观点,可不是他人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05
与他人探讨理论,首先要有交集。不然你说东,他说西的,有意义吗?对于诗律,只有你一人是讲二五论,谁能 ...

你这是和稀泥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6-17 11:2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01
呵呵。你的错误就在于对律句的绝对神化!从律诗言,有八句呢。能以偶有的一句大拗,就整体否定吗?!是不是律诗,首先是要字数、对仗合律,之后才看平仄粘对是否合律。为何要将平仄粘对合律放在最后?因为从广义言,满足前两个条件的,也是律诗,如果平仄粘对也合律了,那就是正体律诗,如果平仄粘对不合律的,那就是别体律诗(其中拗句多的为拗体律诗,失粘不失对的,是正体律诗的变体——如折腰体、顺风调等)。当一句拗七句合律时,你说该如何处理?!
五律与五古的区别,就在于声律!而不在于字数、押韵,更不在于对仗!

点评

呵呵。现在还有谁敢写出不对仗也称律诗的?!你不妨写首,然后发到律绝版去,让大家评评看,还有谁会承认是律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1: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19
五律与五古的区别,就在于声律!而不在于字数、押韵,更不在于对仗!

呵呵。现在还有谁敢写出不对仗也称律诗的?!你不妨写首,然后发到律绝版去,让大家评评看,还有谁会承认是律诗的?!

点评

你或者今人不承认,并不等于唐人不承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45
古人为何在《29种对》中,加入【总不对对】呢? 就其道理,无非:对仗难,不对仗更难! 平韵格律诗,以绝对多数压倒仄韵诗。 究其原因,是因为:仄韵格律诗,要远远难于平韵格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