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风轻送

五言诗律中,合律、不忌、宜忌、禁忌句之我见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15
即便是【24平仄律】理论,也是句句律句,一句不合就不是律诗!

一句不合,就不是律诗,这是你的观点,可不是他人的观点!

点评

当然不是【百分比】或【容忍度】的观点! 不以律害义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 君不见,网络擂台联赛,有几幅声律不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1: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14
格律诗,是由律句终成!
句句律句,一句不合,则不是格律诗!


是不是律诗,可不是有你来定的。唐宋诗选中,律诗多的是!

点评

律诗选错了的,也是【多得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31
一句不合,就不是律诗,这是你的观点,可不是他人的观点!

当然不是【百分比】或【容忍度】的观点!
不以律害义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
君不见,网络擂台联赛,有几幅声律不合的!

点评

呵呵。能够全部不拗的,忌非更好!从唐宋诗选来看,拗句占比并不高——如杜诗五律496首(特拗除外),出句三仄尾和小拗240句,出句大拗51句,出句拗占比291/1984=14.6%。为何?能够不拗,难道还要故意着拗?但是,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29
呵呵。现在还有谁敢写出不对仗也称律诗的?!你不妨写首,然后发到律绝版去,让大家评评看,还有谁会承认 ...


古人为何在《29种对》中,加入【总不对对】呢?
就其道理,无非:对仗难,不对仗更难!
平韵格律诗,以绝对多数压倒仄韵诗。
究其原因,是因为:仄韵格律诗,要远远难于平韵格律诗!

点评

呵呵。我在学会欣赏律诗帖中,已经讲过这个问题。即古人对对仗的要求,并非象今人这般死搕。如能成半对(意对)也是可以的。——而这,你又理解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29
呵呵。现在还有谁敢写出不对仗也称律诗的?!你不妨写首,然后发到律绝版去,让大家评评看,还有谁会承认 ...

你或者今人不承认,并不等于唐人不承认!

点评

唐人诗选就在那里,是你不承认!谈诗律能离开唐人的诗作吗?!只有你永远不会进步,只会拿那些状元帖颠来倒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44
古人为何在《29种对》中,加入【总不对对】呢?
就其道理,无非:对仗难,不对仗更难!
平韵格律诗,以 ...

呵呵。我在学会欣赏律诗帖中,已经讲过这个问题。即古人对对仗的要求,并非象今人这般死搕。如能成半对(意对)也是可以的。——而这,你又理解不了。

点评

【半对】也是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33
是不是律诗,可不是有你来定的。唐宋诗选中,律诗多的是!

律诗选错了的,也是【多得是】!

点评

那你就选选看,会有谁认同你才是选得更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1:49
呵呵。我在学会欣赏律诗帖中,已经讲过这个问题。即古人对对仗的要求,并非象今人这般死搕。如能成半对( ...

【半对】也是胡说八道!

点评

这里胡说八道的只有你了。当你的二五论找不到一个知音认同时,你的理论与疯言疯语又有什么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38
当然不是【百分比】或【容忍度】的观点!
不以律害义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
君不见,网络擂台联赛,有几 ...

呵呵。能够全部不拗的,忌非更好!从唐宋诗选来看,拗句占比并不高——如杜诗五律496首(特拗除外),出句三仄尾和小拗240句,出句大拗51句,出句拗占比291/1984=14.6%。为何?能够不拗,难道还要故意着拗?但是,当有好句时,也是可以不计较平仄的,这就是对拗句的容忍——难道要以律害意不成!遥握。

点评

你晓风可以容忍,判卷的考官不能容忍! 格律的判定,容忍度、百分比! 莫说牵连仕途的科举,就是当今的对联比赛,第一关就是查平仄(俗称找硬伤),一处不合就落选。根本没有不以律害义的机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00
【半对】也是胡说八道!

这里胡说八道的只有你了。当你的二五论找不到一个知音认同时,你的理论与疯言疯语又有什么区别。

点评

日心说的当初,知音有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6 18:28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仄上平仄去?平平仄仄平】
第一首属排律,其平仄还是基本守住的。除一句大拗 ...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的《新唐书·宋之问传》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的《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沉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
===============================

从史料来看,对仗只是律诗的附带而已!
研揣声音,浮切不差】,才可以称为【律诗】。古人又有【总不对对】甚为佳妙之论据!
古人没有说,浮切相差不多,也可以是律诗!


点评

呵呵。就按你的断句好了,“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属对精密也少不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59
律诗选错了的,也是【多得是】!

那你就选选看,会有谁认同你才是选得更好的。

点评

唐朝的就有,盛唐人选盛唐诗! 从刘眘虚14首诗篇,看盛唐近体诗的声律 刘昚虚(714-767),盛唐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二年(734)中进士。 《河岳英灵集》选诗人24家,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1:45
你或者今人不承认,并不等于唐人不承认!

唐人诗选就在那里,是你不承认!谈诗律能离开唐人的诗作吗?!只有你永远不会进步,只会拿那些状元帖颠来倒去的。

点评

试律诗,才是最最有力的证据,这是被官方唯一认可的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08
呵呵。能够全部不拗的,忌非更好!从唐宋诗选来看,拗句占比并不高——如杜诗五律496首(特拗除外),出 ...

你晓风可以容忍,判卷的考官不能容忍!
格律的判定,容忍度、百分比!
莫说牵连仕途的科举,就是当今的对联比赛,第一关就是查平仄(俗称找硬伤),一处不合就落选。根本没有不以律害义的机会!

点评

真对你无言了,朽木不可雕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12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的《新唐书·宋之问传》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 ...

呵呵。就按你的断句好了,“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属对精密也少不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11
这里胡说八道的只有你了。当你的二五论找不到一个知音认同时,你的理论与疯言疯语又有什么区别。 ...

日心说的当初,知音有几?!

点评

日心说有事实来证明,你的理论是越证越错得离谱!——这就是你的二五论没有一个知音的原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16
唐人诗选就在那里,是你不承认!谈诗律能离开唐人的诗作吗?!只有你永远不会进步,只会拿那些状元帖颠来 ...

试律诗,才是最最有力的证据,这是被官方唯一认可的近体诗!

点评

不会进步的只有你,所以才没有一个认同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48
全唐诗中律诗有多少?你的试帖诗又有多少?——何况还是排律。能比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18
你晓风可以容忍,判卷的考官不能容忍!
格律的判定,容忍度、百分比!
莫说牵连仕途的科举,就是当今的对 ...

真对你无言了,朽木不可雕也!

点评

你是只会【道听途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26
日心说的当初,知音有几?!

日心说有事实来证明,你的理论是越证越错得离谱!——这就是你的二五论没有一个知音的原因。

点评

你是有眼无珠、视而不见! 《文镜秘府论》,白纸黑字,就是不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13
那你就选选看,会有谁认同你才是选得更好的。

唐朝的就有,盛唐人选盛唐诗!

从刘眘虚14首诗篇,看盛唐近体诗的声律

    刘昚虚(714-767),盛唐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二年(734)中进士。

    《河岳英灵集》选诗人24家,以“声律宛态”给予高度评价,刘昚虚是唯一的一个。但奇怪的是,《河岳英灵集》选入刘昚虚诗共11首,虽其中也有一些律句,却没有一首完全合于近体诗律。大量的是三平声、四平声,乃至五平声,或四仄声、五仄声。至于其他的二、四同声,则更为普遍。所选刘昚虚的诗句,普遍而严重地违背了近体诗律,为什么却说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呢?————卢盛江《殷璠声律说释疑》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所选的24名诗人中,刘昚虚位列第四,在常建,李白,王维之后。殷璠给予了刘昚虚很高的评价:“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十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河岳英灵集叙》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河岳英灵集》:“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

    《唐诗归》:“妙在止十四首,一字去不得。其用意狠处,全在不肯多。予尝爱十四首,命林茂之书成小册,而题其后有云:“陶公坐高秋,孤意先自立。”自谓此君实录。又去:诗少而妙,难矣。然难不在陶洗,而在包孕;妙不在孤片,而在深广。读慎虚一字一句一篇,若读数十百篇,隐隐隆隆,其中甚多,吾取此为少者法。

    《越缦堂诗话》:刘挺卿诗所传只十四首,钟伯敬、林古度、王贻上皆极赏之,以为字字可传。其诗多清气如话,却有不落色相之妙,然稍近率易。殷璠谓其“气骨不逮”,诚哉是言!

    《河岳英灵集》编录的刘昚虚11首唐朝近体诗:首首符合【25四声律】,首首不符【24平仄律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总计收录刘昚虚11首五言律诗(内含1首上韵诗)。10首平韵五言诗,共有124个单句。在124个单句中,24同声句为55个。24同声句占总句数的44%。

【1】
海上诗送薛文学归东海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絶国所,微茫天际愁。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前心方杳眇,此路劳夷犹。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
日莫骊歌后,永怀空沧洲。

何处【去】归且远【上】
旷望【去】絶国所【上】
或见【去】青色古【上】
离别【入】惜吾道【去】
日莫【入】骊歌后【上】

平上平仄去?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通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何处归且远====平上平仄去
送君东悠悠====仄平平平平
旷望绝国所====仄仄仄仄仄
有时近仙境====仄平仄平仄
或见青色古====仄仄平仄仄
风波敬皇休====平平仄平平
思逐海水流====通仄仄仄平
永怀空沧洲====仄平平平平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2】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日莫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常为垆峰意,况与逺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

日莫【入】东林下【去】,
道性【去】深寂寞【入】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常为垆峰意====平平平平仄
道性深寂寞====仄仄平仄仄
会寻名山去====仄平平平仄

【3】
送韩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沽酒。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到时春未莫,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

正值【去】归雁后【上】
风景【去】自应有【上】
日夕【入】念携手【上】

仄仄仄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仄平仄仄?
平仄通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通平仄平仄?通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通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正值归雁后====通仄平仄仄
近家见门柳====仄平仄平仄
经年别来久====通平仄平仄
兼问前寄书====通仄平仄平

【4】
寄阎防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深路入古寺,乱花随莫春。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
晩心复南望,山逺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烟月锁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从隠沦。

深路【入】入古寺【去】
松色【入】空照水【上】
应以【上】修徃业【入】
莫叹【去】文明日【入】

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通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仄平?

青冥南山口====平平平平仄
君与缁锡邻====平仄平仄平
深路入古寺====通仄仄仄仄
松色空照水====平仄通仄仄
晩心复南望====仄平仄平仄
山逺情独亲====平仄平仄平
应以修往业====通仄平仄仄
深林度空夜====通平仄平仄

【5】
莫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晩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仄入平平去?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通平通?
平入仄仄上?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入仄平上?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木叶【入】纷纷下【去】
暝色【入】况复久【上】
寒笛【入】对京口【上】

东南日烟霜====平平仄平平
暝色况复久====通仄仄仄仄
秋声亦何长====平平仄平平
孤舟兼微月====平平通平仄
独夜仍越乡====仄仄平仄平
故人在襄阳====仄平仄平平
咏思劳今夕====仄平平平仄

【6】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相如有遗草,为一问家人。

南望【去】襄阳路【入】
在日【入】贪为善【去】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相如有遗草,仄平仄平仄】

【7】
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隠,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县,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朝夕【入】浔阳县【去】
物象【上】自清旷【去】
愿守【上】黍稷税【去】

平平仄平仄?通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陶家习先隠====平平仄平仄
霁云明孤岭====仄平平平仄
野情何绵联====仄平平平平
萧萧丘中赏====平平平平仄
愿守黍稷税====仄仄仄仄仄
归耕东山田====平平平平平

【8】
登庐山峰顶寺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髙清。庭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徒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通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通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庭际南郡出====通仄平仄仄
林端西江明====平平平平平
山门二缁叟====平平仄平仄
徒知真机静====平平平平仄
尚与爱网并====仄仄仄仄平

庭际【去】南郡出【入】
心照【上】有无界【去】
方首【上】金门路【去】

【9】
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莫清溪深。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逺心。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

东岭【上】新别处【去】
幽兴【去】方在往【上】
望望【上】已超越【入】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上平仄去?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去平仄上?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去仄平入?仄平平平平?

出山更回首====仄平通平仄
东岭新别处====平仄平仄仄
数猿叫空林====仄平仄平平
昔游有初迹====仄平仄平仄
此路还独寻====仄仄平仄平
幽兴方在往====平仄平仄仄
归怀复为今====平平仄平平
云峰劳前意====平平平平仄
湖水成逺心====平仄平仄平
坐鸣舟中琴====仄平平平平

【10】
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莫,一帆今始归。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逺,人经此路稀。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风雨【上】沧洲莫【入】
初谓【去】落何处【上】
谁念【去】去时逺【上】
浮海【上】焉用说【入】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通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通?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通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自云发南海====仄平仄平仄
冥茫渐西见====平平通平仄
浮海焉用说====平仄平仄仄
纵为鲁连子====通平仄平仄

【11】
江南曲
美人何荡瀁,湖上风日长。玉手欲有赠,裴徊双明珰。
歌声随緑水,怨气起青阳。日莫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玉手【上】欲有赠【去】
日莫【入】还家望【去】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

湖上风日长====平仄平仄平
玉手欲有赠====仄仄仄仄仄
裴徊双明珰====平平平平平

点评

算了,我可没有时间奉陪。你还是自言自语你的二五论去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3:08
你会些什么啊,将古风,歌辞一类的也拿来当诗律论,忌不是笑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3
你连什么是律诗的概念都没搞清。如五言律诗,共有八句,每句都是五字,以两句为一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至少第三联要对仗);平仄粘对合律的为正体,否则为别体(律有别体也)。又:八句以上增联的为排律。只有四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28
试律诗,才是最最有力的证据,这是被官方唯一认可的近体诗!

全唐诗中律诗有多少?你的试帖诗又有多少?——何况还是排律。能比吗?!

点评

全唐诗虽多,没有官方认证! 你也可以从《全唐诗》里提供样本! 全唐诗,你考察过多少,一人为计,以诗为计,都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32
日心说有事实来证明,你的理论是越证越错得离谱!——这就是你的二五论没有一个知音的原因。 ...

你是有眼无珠、视而不见!
《文镜秘府论》,白纸黑字,就是不信!

点评

《文镜秘府论》,我比你理解的深。——所以才能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8
呵呵。文镜秘府论,我也看过。是你理解力太弱,所以才永远不会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30
真对你无言了,朽木不可雕也!

你是只会【道听途说】!

点评

呵呵。我的帖子中观点,并非某一家之观点,其中有我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你,只有永远的二五论,一错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34
全唐诗中律诗有多少?你的试帖诗又有多少?——何况还是排律。能比吗?! ...

全唐诗虽多,没有官方认证!
你也可以从《全唐诗》里提供样本!
全唐诗,你考察过多少,一人为计,以诗为计,都可以!

点评

呵呵。我近几天的帖子,都是选杜诗来说的。你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2
唐朝的就有,盛唐人选盛唐诗!

从刘眘虚14首诗篇,看盛唐近体诗的声律

你连什么是律诗的概念都没搞清。如五言律诗,共有八句,每句都是五字,以两句为一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至少第三联要对仗);平仄粘对合律的为正体,否则为别体(律有别体也)。又:八句以上增联的为排律。只有四句的为绝句。
还是算了,太浪费时间了。

点评

今人的说法,仅仅不及唐人说: 白氏文集第十八卷 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三十韵,凡一百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28
试律诗,才是最最有力的证据,这是被官方唯一认可的近体诗!

不会进步的只有你,所以才没有一个认同者。

点评

你进步的太快,才有了【寅吃卯粮的关公战秦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47
你连什么是律诗的概念都没搞清。如五言律诗,共有八句,每句都是五字,以两句为一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

今人的说法,仅仅不及唐人说:
白氏文集第十八卷 律诗,五言,七言,自两韵至三十韵,凡一百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4
你是有眼无珠、视而不见!
《文镜秘府论》,白纸黑字,就是不信!

呵呵。文镜秘府论,我也看过。是你理解力太弱,所以才永远不会进步!

点评

看过,并不等于看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4
可以说说,你的理解! 或者说,你可以依据《文镜秘府论》来驳斥三羊,三羊随时恭候! 清出招,三羊的说法,哪里违背古贤唐朝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7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6-17 12: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6-17 12:48
不会进步的只有你,所以才没有一个认同者。

你进步的太快,才有了【寅吃卯粮的关公战秦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6-17 12:32
唐朝的就有,盛唐人选盛唐诗!

从刘眘虚14首诗篇,看盛唐近体诗的声律

你会些什么啊,将古风,歌辞一类的也拿来当诗律论,忌不是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