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风轻送

拗救闲谈:见拗必救,是对拗救论的机械理解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4 20:06 编辑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5-24 19:47
什么是对句都不知,还来谈什么拗救,?

作为律诗中一联言,前句为出句,后句为对句。遥握。大拗救,是指出句大拗,用对句救。希望你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
对拗救,我有以下的理解。
出句仄起拗,对句都需救:(事实是“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
1.出句仄起小拗:中仄仄平仄,对句用“中平平仄平”救。(同王力拗救法)
2.出句仄起大拗:中仄中仄仄,对句用“中平平仄平”救。(同王力拗救法)

出句平起拗,对句不需救的句式:
1.出句平起三仄调:中平仄仄仄,粘对未失,对句照用“中仄仄平平”。
2.出句特拗式:平平仄平仄,又称准律,对句照用“中仄仄平平”。

出句平起拗,对句实已救的句式:(自己补充的内容)
对出句平起大拗:仄平中平仄,因对句“中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已是仄字,其出句的失仄现象已然得到补偿,故在拗救论中,不再讲对失仄现象的拗救法了。

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不妨拿出你的高见来!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4 19:5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救了就是合律,不救就是出律”,应该说这种提法不妥,拗救之后当然合律,但拗不等于出律。

点评

对于是否合乎近体,我是代之于对大拗句听容忍限度来理解的。我写的,多凭自己的理解,不是靠抄的。这点与你相似。  发表于 2017-5-25 1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20: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4 20:08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4 19:58
“救了就是合律,不救就是出律”,应该说这种提法不妥,拗救之后当然合律,但拗不等于出律。 ...

对拗句,我是不会以出律来说的。——所以我反对这种提法。遥握。我的观点,与潭州雨梦一样,理论必须严谨。我虽与潭版观点相左,却能探讨,原因就在于我们都是严谨之人,都能尊重事实。你也这样,这是我对你敬佩有加的原因。
又:
那几个混混,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少理论——甚至就连他们自己背下来的,也未必理解。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4 20:3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联内两句,不应叫出句、对句,这是对联的叫法,应叫上句、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4 20:31
律诗联内两句,不应叫出句、对句,这是对联的叫法,应叫上句、下句。

是的。我这是借用对联的叫法来称呼他的——即称之为联,那么用出、对句又有何不可呢。当然这个出对句都是一人在写。用上句、下句,或前句、后句,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4 2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赖手法。我7点24分回复批驳并引用第一段,你7点35分修改,为什么?

点评

你再看看清楚,我原帖最后发表时间是6时29分。我能让时光倒流!我7时35分改了,最后发表时间会是6时29分吗!针太不要脸了!  发表于 2017-5-25 13:38
其实你又在说谎,你在我原帖下有带疑问的帖子时间是11时35分。哎,说谎多了,连老脸都不要了。  发表于 2017-5-25 13:36
修改是跟帖,给字加红,为了显示突出。  发表于 2017-5-24 22:17
你睁大眼睛看看。我最后发表的时间。说谎也要有个分寸!  发表于 2017-5-24 22:16
你错了。我最后时间是国6时多点,现在的最后时间还在那里,哪里有你批驳在后,我再修改的时间比你前的道理!  发表于 2017-5-24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2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4 22:05
无赖手法。我7点24分回复批驳并引用第一段,你7点35分修改,为什么?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19 06:29 编辑


律诗平仄小议
一首押韵诗,是不是律诗,要看它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字数合律;二是对仗合侓。字数合律,是指律诗是有字数限制的,如五律每句五字,共四联八句计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对仗合律,是指律诗的第二、第三两联,一般都要求对仗(注:至少第三联对仗)。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即可以说,该首押韵诗就是律诗了。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要讲平仄呢?这是因为律诗还有近体律诗(正律)和古体律诗(拗律)的区分呢。正律是要讲究平仄粘对的。对,是指一句中居于偶位上的字要平仄相对(句中对),以及一联中的两句居于同一偶位上的字和尾字也要平仄相对(联中对,但首句押韵的尾字例外)。粘,是指上下两联相粘,即上联的下句(对句)和下联的上句(出句)居于同一偶位上的字要平仄相同。讲究平仄粘对,是为了声调抑扬顿挫之美。由此,只要知道首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即平起、仄起),就可推知全首律诗的平仄规律了。下面,我就以正体五律(押平韵)为例来议一下。
其一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或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二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或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显然的,对于五律言,无论是仄起还是平起,其基本句式无非这么四种,统称标律句:
①  平平仄仄平;②平平平仄仄;③仄仄仄平平;④仄仄平平仄。
那么句式变化的规律又当怎样呢?这可以用以下的几句话来概括:
二五句型定,一字多可变。三字违小拗,拗救时需选。孤平三平调,正律忌之焉。二四违大拗,特拗准律言。拗用需有度,违之拗律篇。
1.“二五句型定,一字多可变”:在五言律句中,第二字的平仄称为起,第五字的平仄称为收。如句型①平平仄仄平,即为平起平收句。在四种基本句型中,除句型①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为有条件可变外,其它三种句型的第一字都是无条件可变的,三个变式句: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统称为等律句。
2.“三字违小拗,拗救时需选”:在五言律句中,第三字平仄变了,即为小拗句。然当句型①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作仄时,则为孤平了。为救孤平,则必需将第三字的仄改用平。即成“仄平平仄平”句式,称为本句自救。又有为了救出句A种拗“中仄仄平仄”或B种拗“中仄中仄仄”,在对句选用“中平平仄平”句式相救的。两个拗救句“中平平仄平”,是视同等律句用的(注:中表示平仄皆可意)。
3.“孤平三平调,正律忌之焉”:在五言律句中,句型①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平用仄时,成“仄平仄仄平”句式,称孤平句。句型②平平平仄仄”、“ ③仄仄仄平平”句式,若第三字平仄变动,就成句脚三连仄或三连平了,称三仄调或三平调。在正体律诗中,孤平、三平调是禁忌的。(有人作过统计,孤平、三平调在唐人诗句中占比不到千分之二。)
4.“二四违大拗,特拗准律言”:在五言律句中,第二、四字平仄有违,称为大拗句。其中句式“平平仄平仄”,因在唐人律诗中常用,故称为特拗句,是作为准律句用的(视同平平平仄仄)。五言仄收大拗句有:句式“中平中平仄”(除特拗外)称大拗O;句式“中仄中仄仄”称B种拗;五言平收大拗句统称大拗A类。
5.“拗用需有度,违之拗律篇”:在五言诗句中,合律的只有十个句式,即:四个基本句(标律句)、三个变式句(等律句)、两个拗救句、一个特拗句。除此皆为拗句。其中小拗句,并不影响平仄粘对,故除了禁忌句孤平、三平调外,句式:中平仄仄仄(三仄调)和中仄仄平仄(A种拗)不受限制。而大拗句,因违反平仄粘对的规律,故除了特拗作准律句外,在近体律诗中是要受到限制的。在近体诗中,分上下各半言,对大拗禁忌句的容忍度只有一句。对整首近体诗言,律句(标律句和等律句)必须过半,即不能少于四句。超过这个容忍限度,就只能作为拗体律诗了(注:拗体律诗没有孤平、三平调的禁忌)。
(注:在许多诗论中,讲拗救的很多,却不能自圆其说。拗救论的“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不正是否定了自己吗?!)
在了解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后,七言律诗的平仄要求就非常容易掌握了。简要的说:七言律句的后五字,要严格地按五言律句来要求;前两字,其第一字不论平仄,第二字的平仄与第四字平仄相对。七言仄收大拗句统称大拗B类,七言平收大拗句统称大拗C类。
一首押韵诗,如果字数合律,但对仗不合律,即使平仄合律,也不能算是律诗,那就当作律式古风看吧。
(注:律诗中也有押仄声韵的,与押平声韵的区别是:押平声韵的,出句仄声收尾[首句押韵例外],忌犯孤平和三平调;而押仄声韵的[作拗律看],则是出句平声收尾[首句、五句可例外],不忌孤平和三平调。又:若出句的收式乱了,则作古风看待。)
开化县国税局:叶晓风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附: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唐人律诗孤平、三平调的禁忌
一首律诗,若以各种句型是等机会言,则在理论上的各律句随机占比为:
仄仄平平仄1/4
平平仄仄平1/4
平平平仄仄1/4
仄仄仄平平1/4
而事实上,由于有首句押韵的关系,句型“平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平”的占比是高于 1/4的。
再以第二、五字定句型,则每种句型的本式合变式有八式。以随机理论推算,则:
孤平句“仄平仄仄平”的理论占比大于1/4/8= 31.25‰;
三平调句“中仄平平平”的理论占比大于(1/4/8)*2= 62.5‰;
然在唐人律诗中,有人作过统计:孤平句、三平调句占比不到2‰。
可此可知,在唐人律诗中,犯孤平者占理论数小于(2‰/31.25‰)=6.4%,即93.6%以上被有意回避或被拗救了;用三平调者占理论数小于(2‰/62.5‰)=3.2%,即96.8%以上被刻意回避了。再考虑到,在拗律(含仄押律诗)中,对孤平句、三平调句是开放的。那么,在实际的近体律诗中,孤平句、三平调句的现象也就更少了。所以,我们有理由认定:在唐人的近体律诗中,孤平句、三平调句是禁忌的;若有就当是例外吧。——如《全唐诗》收戴叔伦五律110首,犯孤平的只有”出关送故人”这一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2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4 22:05
无赖手法。我7点24分回复批驳并引用第一段,你7点35分修改,为什么?

你太弱智了!我的帖子最后发表时间是 2017-5-19 06:29
你7时35分才反驳我的,我若再修改,怎么会比你反驳的时间还要前面呢!大家都在看呢!——你就这么老糊涂吗!连时间的前后都分不清楚了!

点评

哎,我复制自己原帖的内容,怎么会与你篡改过的相同?  发表于 2017-5-27 05:47
你这是5月19日的旧帖,与昨天(5月24日)的回帖是两码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8:53
其实你又在说谎,你在我原帖下有带疑问的帖子时间是11时35分。哎,说谎多了,连老脸都不要了。  发表于 2017-5-25 13: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5 18: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4 22:20
你太弱智了!我的帖子最后发表时间是 2017-5-19 06:29
你7时35分才反驳我的,我若再修改,怎么会比你反驳 ...

你这是5月19日的旧帖,与昨天(5月24日)的回帖是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8: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5 18:5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5 18:53
你这是5月19日的旧帖,与昨天(5月24日)的回帖是两码事。

这是我的原帖。我后来复制的也只会自己的这个原帖中的内容吧。怎么会有你那个的将一段分成两段的。又你所说的的改,实际是你将自己的帖子串说成我的,然后以我与你的不同,说我是改过的。要不要将你自己的帖子打开,让大家见识下。只要我的原帖在,你就是用再多的谎言也掩盖不了你的下作和无耻。

点评

无论你合成一段还是分成两段,都无法掩饰你基本概念的错误。胡搅甚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5 19: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5 18:57
这是我的原帖。我后来复制的也只会自己的这个原帖中的内容吧。怎么会有你那个的将一段分成两段的。又你所 ...

无论你合成一段还是分成两段,都无法掩饰你基本概念的错误。胡搅甚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5 19:09
无论你合成一段还是分成两段,都无法掩饰你基本概念的错误。胡搅甚么? ...

问题是你故意将我的帖子分成二段!
你这种作法对吗?又你后来的那些谎话有意思吗?说谎首先要能圆啊,圆不了的谎话,只会让人笑话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5-25 19: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4 19:57
作为律诗中一联言,前句为出句,后句为对句。遥握。大拗救,是指出句大拗,用对句救。希望你不是为了反对 ...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对大拗的看法可能与你不一致,大拗必救。从古人的诗中看,救的还是多于不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2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5-25 19:56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对大拗的看法可能与你不一致,大拗必救。从古人的诗中看,救的还是多于不救的。 ...

谢谢。我并不否认他人的救,我也与潭州雨梦说过:唐人多救,但非必救;宋时不再强调救,但王安石、陆游也还是救的多。我只是否定“救了就是合律,不救就是不合律”这点。其实我自己写诗,也不用大拗的。但不否定他人用拗。毕竟如何写,以及要不要救,也还是作者自己的权力。遥握。

点评

骑墙式的废话不如不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5 2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5 20:04
谢谢。我并不否认他人的救,我也与潭州雨梦说过:唐人多救,但非必救;宋时不再强调救,但王安石、陆游也 ...

骑墙式的废话不如不说!

点评

呵呵,你懂什么啊。  发表于 2017-5-25 2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5-25 2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5 20:04
谢谢。我并不否认他人的救,我也与潭州雨梦说过:唐人多救,但非必救;宋时不再强调救,但王安石、陆游也 ...

我写诗,大拗与小拗基本上是采取救,只有绝少首五律诗小拗没有救,大概只有一首五律诗小拗没有救。记得我学习创作诗词时祖父对我说过,凡大拗与小拗要采取救,祖父的观念对我太深了,所以日创作凡大拗必救,小拗也多是以救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2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5-25 20:37
我写诗,大拗与小拗基本上是采取救,只有绝少首五律诗小拗没有救,大概只有一首五律诗小拗没有救。记得我 ...

谢谢。个见也是以救为好,毕竟杜甫、陆游也是多救。我是将救作为调声来理解的。对于是否是近体律诗,我是用对大拗的容忍限度来理解的。
我虽然有部分否认了王力,但理论还是主依王力的。在诗律学上,现在还没有谁,敢说超过王力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504

帖子

6249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974
贡献
1277
金钱
2455
发表于 2017-5-25 22: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5 20:47
谢谢。个见也是以救为好,毕竟杜甫、陆游也是多救。我是将救作为调声来理解的。对于是否是近体律诗,我是 ...

大家都在研究与讨论之中,各人的观念肯定有所不同。可以允许保留自己的观念,也允许别人保留他的观念。

点评

是的。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7 0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05: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城子 发表于 2017-5-25 22:21
大家都在研究与讨论之中,各人的观念肯定有所不同。可以允许保留自己的观念,也允许别人保留他的观念。 ...

是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