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漫谈特殊拗句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0:17
什么是拗?你闹明白了吗?拗,律,救-----查查词典去再来掺乎~~~~

呵呵。特拗句是平平平仄仄的一个特殊变式,是作为准律句用的。需要讲救吗?!——连这点都不能理解,是你的智力有问题!你只看外在形式,不知内在实质!又不妨再问你一句:如果没有出句拗,但对句也用了“平平平仄平”句式,难道你也要来个拗救之说吗?!

点评

你只知出句拗对句救,不知本句有自救啊。提示一下:像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两个拗句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平仄谱?来源你知道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5-22 20:45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19:48
你知道啥啊?王力的拗救理论来源于声调谱,然声调谱中并没有对特拗句的相救之说!对特拗句讲救的,是源于对拗字的机械理解,好象凡拗必救似的——如针就是这样一个的榆木脑袋,其实并非如此。
对出句“中仄中仄仄”句,倒是强调对句需以“中平平仄平”相救的,又:对“仄平平仄平”句的解释是,第一用仄,则第三字必平,是正格“平平仄仄平”句式的变而仍律者。同样的,“平平平仄平”和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也可理解为变而仍律者——这是正奇之变中的正变!你啊,理论上混账,尽发些谬论,是在污染这个理论版!

这只是你的猜想而已,谁的《声调谱》没有相救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0:26
仄尾无孤平
------连这都有疑问?估计也是个望文生义者。
研究任何问题先弄明白定义,并确定定义域是前提 ...

既然近体诗定义于唐,那你又坚持什么双轨制干什么?你又规定双轨不能混押干什么?既然双轨有一轨不适合近体诗而不能混押,那新轨已不是汉语,你又用非汉语写什么近体诗???

点评

金筑子又犯糊涂了,说话颠三倒四了。双轨制的定义域是2005年以后。这之前无双轨制。与你今古混用论定义域相同。比如你说唐寅也今古混用,就超出了定义域,所以荒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20:43
这只是你的猜想而已,谁的《声调谱》没有相救直说?

你自己查去吧。

点评

依照你的说法,王力岂不是明目张胆的造谣惑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20:38
呵呵。特拗句是平平平仄仄的一个特殊变式,是作为准律句用的。需要讲救吗?!——连这点都不能理解,是你 ...

你只知出句拗对句救,不知本句有自救啊。提示一下:像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两个拗句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平仄谱?来源你知道吗?

点评

为什么?就如汉字要这么写一样,古人就是这么定的!你针叶林三字,要用秃枝木去救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照你的说法,王力岂不是明目张胆的造谣惑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0:48
你只知出句拗对句救,不知本句有自救啊。提示一下:像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两个拗句为什么会呈现这 ...

呵呵,仄平平仄平,你还可以说是本句自救,但在出句不拗之时,用了“平平平仄平”句式,你作何解释?你不懂的太多了,还是补下课再来理论吧。

点评

平平平仄平,可以救上句之拗,上句无拗也可以作为小拗句使用。这本身又不是断了的胳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0:48
你只知出句拗对句救,不知本句有自救啊。提示一下:像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两个拗句为什么会呈现这 ...

为什么?就如汉字要这么写一样,古人就是这么定的!你针叶林三字,要用秃枝木去救么?!

点评

这就叫无理纠缠。属于口水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0:45
既然近体诗定义于唐,那你又坚持什么双轨制干什么?你又规定双轨不能混押干什么?既然双轨有一轨不适合近 ...

金筑子又犯糊涂了,说话颠三倒四了。双轨制的定义域是2005年以后。这之前无双轨制。与你今古混用论定义域相同。比如你说唐寅也今古混用,就超出了定义域,所以荒谬。

点评

2005年才发生今古混用?2005年以前没有普通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20:50
依照你的说法,王力岂不是明目张胆的造谣惑众!

我为什么会否定王力的拗救论,正是因为理论上的不严谨。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是需要修正的。

点评

王力的拗救理论,是效颦董文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20:54
我为什么会否定王力的拗救论,正是因为理论上的不严谨。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是需要修正的。 ...

王力的拗救理论,是效颦董文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0:54
金筑子又犯糊涂了,说话颠三倒四了。双轨制的定义域是2005年以后。这之前无双轨制。与你今古混用论定义域 ...

2005年才发生今古混用?2005年以前没有普通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20:56
王力的拗救理论,是效颦董文焕!

我看书,喜欢用带着自己的脑袋去看。对格律理论,虽说主依王力,然也兼看各家。对拗句,并非见拗必救,见拗必救的结果,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点评

既然这样,你对三羊发这个帖子干啥? 你知道啥啊?王力的拗救理论来源于声调谱,然声调谱中并没有对特拗句的相救之说!对特拗句讲救的,是源于对拗字的机械理解,好象凡拗必救似的——如针就是这样一个的榆木脑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1: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明天又可定一个中拗内救了!只要有人定,就必须执行!林彪定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定义域,这是一个关系到定理成立的条件问题。比如方言的定义域是中国国内。有人说华语也是方言,就超出了定义域。同样律诗,律句,孤平,拗句,也是有定义域的。如果你将词句也叫律句,也超出定义域。律句限于律诗。合乎词谱的句子不能也叫律句。

点评

沈宋有什么大拗小拗,大救小救,自救内救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07
又来重新定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21:01
我看书,喜欢用带着自己的脑袋去看。对格律理论,虽说主依王力,然也兼看各家。对拗句,并非见拗必救,见 ...

既然这样,你对三羊发这个帖子干啥?
你知道啥啊?王力的拗救理论来源于声调谱,然声调谱中并没有对特拗句的相救之说!对特拗句讲救的,是源于对拗字的机械理解,好象凡拗必救似的——如针就是这样一个的榆木脑袋,其实并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1:03
关于定义域,这是一个关系到定理成立的条件问题。比如方言的定义域是中国国内。有人说华语也是方言,就超出 ...

又来重新定义!

点评

宣传常识。  发表于 2017-5-22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1:03
关于定义域,这是一个关系到定理成立的条件问题。比如方言的定义域是中国国内。有人说华语也是方言,就超出 ...

沈宋有什么大拗小拗,大救小救,自救内救么?!

点评

三羊替拗救谬论的粉丝们解围,有!定有!!必定有!!! 只是失传而已,但是,失传并不等于没有啊!切切此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14
当然有。这还有疑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2 21:2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1:07
沈宋有什么大拗小拗,大救小救,自救内救么?!

当然有。这还有疑问吗?
95_3 【有所思(一作宋之问诗)】沈佺期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          对句救小拗
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绿滋。          对句救小拗
   95_16 【入卫作】沈佺期
淇上风日好,纷纷沿岸多。                对句救大拗。
   95_23 【黄鹤】沈佺期
黄鹤佐丹凤,不能群白鹇。                对句双救(救出句小拗,也自救孤平)
96_11 【幸白鹿观应制】沈佺期
  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特拗
【杂诗三首】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96_35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沈佺期      特拗
无劳秉华烛,晴月在南端。
  96_52 【少游荆湘因有是题】沈佺期
因君访生死,相识几人全。                 特拗
  96_60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沈佺期
犹凭少君术,仿佛睹容辉。                 特拗

点评

据说,王力就听过沈宋的训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1: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什么时候信过你?!

点评

兴来没指望你会听懂。我不过是以消毒的名义借题发挥做些科普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32
你错了,不信怎么能行呢! 可以信,一定信。要信以为假,不要信以为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1:07
沈宋有什么大拗小拗,大救小救,自救内救么?!

三羊替拗救谬论的粉丝们解围,有!定有!!必定有!!!
只是失传而已,但是,失传并不等于没有啊!切切此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1:11
当然有。这还有疑问吗?

据说,王力就听过沈宋的训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2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1:14
我什么时候信过你?!

你错了,不信怎么能行呢!
可以信,一定信。要信以为假,不要信以为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1: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21:5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21:05
既然这样,你对三羊发这个帖子干啥?
你知道啥啊?王力的拗救理论来源于声调谱,然声调谱中并没有对特拗 ...

北山在我的律诗平仄小议中,已经告诉你了啊。你可再看看我的帖子,是否比针的理论强多了。
对于拗句“平平仄平仄”以及“中平平仄平”句式的,又有称为拗律句的,即拗而仍律之意。这三个句式的拗只是外在形式,是因变而引起的,但其实质还是律句——故有“变而仍律者”之说。对于律句,有变而不需救的为正变(如特拗句),有变而需要救的为奇变(如出句拗,对句救式)——当然也有出句拗但对句不救的。针不懂这个道理,对特拗句也来个救说,不正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吗!遥握。
我否定拗救说,只是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但并不否定他人的救(其实拗救论论的“小拗可救可不救,大拗有救有不救”已经否定了“见拗必救”)。因为要救或不救,实际是作者的权力。唐宋诗中有拗而不救的,也是作为律诗选进的啊。这个事实,是没有人能够否定的,潭州雨梦与我有过探讨的,最后还是接受我的观点:不救也是律诗。再者,对句救了,并没有解决出句拗的这个事实,最多只是感觉在一联之中平仄声上平衡了——这不正是调声吗。

点评

平起仄收的五言律句,共有4个格式,其通式:〇平〇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共性决定着律句的基本性质,个性反映着律句的差异性质。 对于只有个性并无个性的平平仄平仄来说,如何等同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3:10
我否定拗救说,只是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但并不否定他人的救 ------不否定他人的救,就没有否定拗救说。你这句话本身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救了不为了合律为了什么?自我安慰?这样说话毫无道理,属于伪科学的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1:14
我什么时候信过你?!

从来没指望你会听懂。我不过是以消毒的名义借题发挥做些科普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20:52
呵呵,仄平平仄平,你还可以说是本句自救,但在出句不拗之时,用了“平平平仄平”句式,你作何解释?你不 ...

平平平仄平,可以救上句之拗,上句无拗也可以作为小拗句使用。这本身又不是断了的胳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2 21:48 编辑

限于拗救理论,还有什么疑问,只要我认为会的,算在此答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1: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22:05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1:45
平平平仄平,可以救上句之拗,上句无拗也可以作为小拗句使用。这本身又不是断了的胳膊。 ...

你不懂。这句是视同合律的,其它小拗句如“仄平仄仄仄”,合律吗?

点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你含糊其辞,实际是不懂。什么叫“视同律句”?是律句还是不是?视同,就是准,实际上不是,只是因某些原因算作之意。如特拗句,实际上不是律句,只是因为常用算作律句,所以加个准字。至于符合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1: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21:24
北山在我的律诗平仄小议中,已经告诉你了啊。你可再看看我的帖子,是否比针的理论强多了。
对于拗句“平平 ...

我否定拗救说,只是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但并不否定他人的救

------不否定他人的救,就没有否定拗救说。你这句话本身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救了不为了合律为了什么?自我安慰?这样说话毫无道理,属于伪科学的作法。
说明你的研究做的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有两面讨好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2: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22:0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1:57
我否定拗救说,只是否定救了就是合律这点,但并不否定他人的救

------不否定他人的救,就没有否定拗救说 ...

你不懂装懂,才让人笑话。大眼怪、潭州雨梦是坚持拗救论的,然也是与我探讨甚欢——在理论辩论中提高自己。王力如果还在,决不会收你这个笨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