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漫谈特殊拗句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2 12:0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1:00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25倆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永明体是诗歌走向成熟前的最后一个站点,你不明白吗,大神(棍)咩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2: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12:27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2 08:09
平平平仄仄,变形句平平仄平仄,不是什么拗句,是合理的变动。平平/平/仄仄,它的排列是:12/5/34,而非12/ ...

他连特拗句是怎么来都不知道,跟他瞎辩没意义。看看他的那些帖子就知道了——脑子有问题的。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2 12:3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22 10:55
平平平仄仄,拗救论可以变为: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为何不可以变为:仄仄仄仄仄。
―――――――― ...

孤平为拗,连这点常识都不懂,这里的大神们都是跳大神的货色啊。
平平仄平仄,根本就不是拗句,双平完璧ing,还拗什么拗?这本就是一句合律的变形句式,虽然变得有些出乎人料。

点评

平平仄平仄 照广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不出律,按照狭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是出律的。 狭义律诗就是指正格体加本句拗救的变格体。何为孤平?凡诗句中出现两仄夹一平的现象都可视为孤平。所以,诗句中除了句首与句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13:01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2 12:34
孤平为拗,连这点常识都不懂,这里的大神们都是跳大神的货色啊。
平平仄平仄,根本就不是拗句,双平完璧i ...

算了,跟一群废物讲理论,也是对牛弹琴。比如针,我已经跟他说了:特拗句是形式上拗,其实不拗。然按他的智力,理解不了,也是没办法的。遥握。

点评

不管赵执信、许嘉璐主编、蒋绍愚、吴丈蜀等的“四拗三救”说! 不管王力、郭锡良、李玲璞、席金友等的“三拗四救”说! 也不管王力的“互换”、“抵偿”、“特定”、“似律”、“准律”说! 平平平仄仄与平平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3: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5-22 13:49 编辑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2 12:34
孤平为拗,连这点常识都不懂,这里的大神们都是跳大神的货色啊。
平平仄平仄,根本就不是拗句,双平完璧i ...


平平仄平仄

按照广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不出律,按照狭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是出律的。

狭义律诗就是指正格体加本句拗救的变格体。何为孤平?凡诗句中出现两仄夹一平的现象都可视为孤平。所以,诗句中除了句首与句尾的两个字之外,句子中间的任何位置都会出现两仄夹一平的现象。

请诗友把这些概念先搞清楚再来辩论。当然,你反对孤平理论、反对拗救理论,反对上述的广义律诗与狭义律诗的划分就另当别论。那我们就没有了辩论的前提与基础,还是各自保留意见。但是历史终究会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点评

二夹一这种孤平观就是一个笑话。 就用“仄仄平平仄平仄”这句来说,二夹一了,你救不救?怎么救?如果不需救,又何必提出拗的问题来? 孤平的实质是诗句的中心音节不完整,拗救就是恢复中心音节的双平。这是我自创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11
还是不太明白广义律诗和狭义律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自唐至清末都在使用。(也许清试律诗没有使用?) 但因这毕竟是个大拗句,仍然没有正常律句使用那样多。有人说“等同律句”是夸大其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2 16:23 编辑

趋炎附势的理论
金筑子说:“拗救理论者又生出新花样: 把平平仄平仄挑出来,说是第四个平声是为了救第三个仄声。那为什么没有仄仄平仄平这个句子用第三个平声救第四个仄声?”(金筑子《荒唐不过拗救论》)
-----是王力在他的著作汉语诗律学中用了一章“平仄的特殊形式”来专门讲了平平仄平仄这一句式,称他是特拗句,准律句,宋代以后使用得“形成风气”,而且介绍了是怎样四拗三救的。而“平仄平”句式只是说“古体诗的常规”。 原因只在于近体诗中用的少!
    其实仄仄平仄平在永明体诗中用的很多,如:
谢朓:
善诱宗学原
永志能两忘。
白水田外明
徒使春带赊
即趣佳可淹
樵采咸共同
兰色望已同
----但显然没被沈宋选中。
    古风中也有,如:
李白:美酒聊共挥。行乐须及春
    在律诗中也有用的,但极少: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沈佺期 【饯远】:任子徇遐禄,结友开旧襟。
沈佺期【别侍御严凝】: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


     仄仄平仄平只因用得少,拗句都不叫,而仍称为古风句,意思是用这种句子的接近古风类。

     可见拗救论是一种趋炎附势之论,只追捧大牌,而冷落露宿街头者。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可能是上句比较灵活,这句是平声结尾的下句,通常对于平声的使用比较严格。另外古代诗人选择句子的喜好和传承,随大流。前人不用后来用的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22 13:31
平平仄平仄

按照广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不出律,按照狭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是出律的。

还是不太明白广义律诗和狭义律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自唐至清末都在使用。(也许清试律诗没有使用?)
但因这毕竟是个大拗句,仍然没有正常律句使用那样多。有人说“等同律句”是夸大其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22 16:4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1 17:03
既然平平仄平仄句东汉西汉三国齐梁就有,难道那时的诗人就开始本句自救了?!
更奇怪的是:平平平仄仄反而 ...

你没有认真阅读。王力没有说“比平平平仄仄还正常。”(这样说的也许是他的学生)

点评

平平平仄仄句难道不正常?要救成平平仄平仄才正常?岂不是平平仄平仄比平平平仄仄更正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7: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22 17:2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16:40
你没有认真阅读。王力没有说“比平平平仄仄还正常。”(这样说的也许是他的学生) ...

平平平仄仄句难道不正常?要救成平平仄平仄才正常?岂不是平平仄平仄比平平平仄仄更正常?要把一个健康人弄成自救病人才正常?

点评

又来一个祥林嫂!你只知道冬天有狼才正常,不知道春天有狼也正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12:58
算了,跟一群废物讲理论,也是对牛弹琴。比如针,我已经跟他说了:特拗句是形式上拗,其实不拗。然按他的 ...

不管赵执信、许嘉璐主编、蒋绍愚、吴丈蜀等的“四拗三救”说!
不管王力、郭锡良、李玲璞、席金友等的“三拗四救”说!
也不管王力的“互换”、“抵偿”、“特定”、“似律”、“准律”说!

平平平仄仄与平平仄平仄,从第二四字来论:
前者是【平仄】,后者是【平平】。二四同声,就不是二四分明!

点评

咩咩,你不懂节奏,又怎么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二四六分明,有时候又不分明呢?你还没入门,在这里蹭热度,只会让你脱光裤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8: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8:45
不管赵执信、许嘉璐主编、蒋绍愚、吴丈蜀等的“四拗三救”说!
不管王力、郭锡良、李玲璞、席金友等的“ ...

等你理解特字的意思了,再来问我吧。

点评

实事求是的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和说法,王力已经绞尽脑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10
不问晓风还须好,问你定是一团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8: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18:52
等你理解特字的意思了,再来问我吧。

不问晓风还须好,问你定是一团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18:52
等你理解特字的意思了,再来问我吧。

实事求是的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和说法,王力已经绞尽脑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9: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17:26
平平平仄仄句难道不正常?要救成平平仄平仄才正常?岂不是平平仄平仄比平平平仄仄更正常?要把一个健康人 ...

又来一个祥林嫂!你只知道冬天有狼才正常,不知道春天有狼也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19:59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8:58
不问晓风还须好,问你定是一团糟!

你知道啥啊?王力的拗救理论来源于声调谱,然声调谱中并没有对特拗句的相救之说!对特拗句讲救的,是源于对拗字的机械理解,好象凡拗必救似的——如针就是这样一个的榆木脑袋,其实并非如此。
对出句“中仄中仄仄”句,倒是强调对句需以“中平平仄平”相救的,又:对“仄平平仄平”句的解释是,第一用仄,则第三字必平,是正格“平平仄仄平”句式的变而仍律者。同样的,“平平平仄平”和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也可理解为变而仍律者——这是正奇之变中的正变!你啊,理论上混账,尽发些谬论,是在污染这个理论版!

点评

这只是你的猜想而已,谁的《声调谱》没有相救直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43
同样的,“平平平仄平”和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也可理解为变而仍律者——这是正奇之变中的正变! ---------乱扯!“平平平仄平”是标准律句“平平仄仄平”的小拗句式。“平平仄平仄”是标准律句“平平平仄仄”的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19:48
你知道啥啊?王力有拗救理论来源于声调谱,然声调谱中并没有对特拗句的相救之说!对特拗句讲救的,是源于 ...

同样的,“平平平仄平”和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也可理解为变而仍律者——这是正奇之变中的正变!

---------乱扯!“平平平仄平”是标准律句“平平仄仄平”的小拗句式。“平平仄平仄”是标准律句“平平平仄仄”的句内拗救句式,一为出句,一为对句,两股道上跑的车,你怎么也学金筑子混成一条道了~

点评

针大师更比王力胜于蓝了,又发明‘内拗句’、外拗句了!干脆叫针拗句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19: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9:10
实事求是的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和说法,王力已经绞尽脑汁了!

王力也是人,他出现点错误有什么好奇怪的。对特拗句,凡有这方面理论知识的,也多回避救之说了。哪象针这个榆木脑袋,还要继续错下去的。呵呵。
又:我们这里的人,又有哪个超过王力的?修正王力的一些错误,也是在他的基础上取得的,不要以为就此超过王力了,以“断了左手,再折右手”来取笑的,实是刻薄之人!只有理论上混混,才会想出这种下作手段来博取眼球!

点评

笑话!凡讲拗救的,谁回避特拗了?有什么可回避的?一个被常用的大拗句而已,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别搞神秘化,唬人没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22 19: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平平仄平仄】,赵执信是怎么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你讲的这些才是“在污染这个理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7-5-22 20:1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19:57
同样的,“平平平仄平”和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也可理解为变而仍律者——这是正奇之变中的正变!

------ ...

在特拗句上,你最没有发言权,因为你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大眼怪对此作了较好的说明:特拗句虽形式是拗,其实不拗。我也是这样告诉你的!

点评

什么是拗?你闹明白了吗?拗,律,救-----查查词典去再来掺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19:59
王力也是人,他出现点错误有什么好奇怪的。对特拗句,凡有这方面理论知识的,也多回避救之说了。哪象针这 ...

笑话!凡讲拗救的,谁回避特拗了?有什么可回避的?一个被常用的大拗句而已,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别搞神秘化,唬人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19:57
同样的,“平平平仄平”和特拗句“平平仄平仄”也可理解为变而仍律者——这是正奇之变中的正变!

------ ...

针大师更比王力胜于蓝了,又发明‘内拗句’、外拗句了!干脆叫针拗句好了!

点评

这是因为一般大拗句是句内平仄失衡的,如四连仄句,需要要对句救。但特拗句内平仄仍未失衡,只是交换了位置,所以不需要对句救。你你闹懂之前最好少说话,露怯让人笑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0:00
我看你讲的这些才是“在污染这个理论版!”

在这里,没有谁不知,金才是最混混的。我所有的理论帖都比你严谨的多。当然对一个人格分裂者,是不值得去一驳的。对你的任何纠緾,不再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22 20:04
笑话!凡讲拗救的,谁回避特拗了?有什么可回避的?一个被常用的大拗句而已,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懂?别搞 ...

是你在这个帖子讲特拗句的救,才让人笑话的啊。还真是应了大眼怪的话:一群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2 20:1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5-22 13:31
平平仄平仄

按照广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不出律,按照狭义律诗的概念来衡量它是出律的。

二夹一这种孤平观就是一个笑话。
就用“仄仄平平仄平仄”这句来说,二夹一了,你救不救?怎么救?如果不需救,又何必提出拗的问题来?
孤平的实质是诗句的中心音节不完整,拗救就是恢复中心音节的双平。这是我自创的观点,简单、透彻。
我的诗律观,有三大基石:音节(传统称双声长杆,但我贯彻更彻底)、改尾、中心音节。第一个是总结自传统,但二、三已经与传统无关了。用它来解释诗律,可以秒杀学院派的各式真假大师。很多人对拗救最为头大。有些人照书做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人受假大师忽悠,直接裸奔而不自知,如二夹一、仄尾无孤平等等。其实,孤平及其恢复,也就几句话的事,没什么云里雾里的神神秘秘。

点评

仄尾无孤平 ------连这都有疑问?估计也是个望文生义者。 研究任何问题先弄明白定义,并确定定义域是前提。比如律诗:定义域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孤平:定义域是指律诗之一忌。金筑子的今古混用,定义域限于普通话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22 20:05
针大师更比王力胜于蓝了,又发明‘内拗句’、外拗句了!干脆叫针拗句好了!
...

这是因为一般大拗句是句内平仄失衡的,如四连仄句,需要要对句救。但特拗句内平仄仍未失衡,只是交换了位置,所以不需要对句救。你你闹懂之前最好少说话,露怯让人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80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662
贡献
4637
金钱
5300
发表于 2017-5-22 20:1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22 18:45
不管赵执信、许嘉璐主编、蒋绍愚、吴丈蜀等的“四拗三救”说!
不管王力、郭锡良、李玲璞、席金友等的“ ...

咩咩,你不懂节奏,又怎么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二四六分明,有时候又不分明呢?你还没入门,在这里蹭热度,只会让你脱光裤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7-5-22 20:02
在特拗句上,你最没有发言权,因为你连特拗句是如何来的都不懂!——大眼怪对此作了较好的说明:特拗句虽 ...

什么是拗?你闹明白了吗?拗,律,救-----查查词典去再来掺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5-22 2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2 20:11
二夹一这种孤平观就是一个笑话。
就用“仄仄平平仄平仄”这句来说,二夹一了,你救不救?怎么救?如果不 ...

这种人,不带自己头脑看书,只知死背几句的。——不闹笑话才怪呢。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 发表于 2017-5-22 20:11
二夹一这种孤平观就是一个笑话。
就用“仄仄平平仄平仄”这句来说,二夹一了,你救不救?怎么救?如果不 ...

仄尾无孤平
------连这都有疑问?估计也是个望文生义者。
研究任何问题先弄明白定义,并确定定义域是前提。比如律诗:定义域是唐代近体诗的一种。孤平:定义域是指律诗之一忌。金筑子的今古混用,定义域限于普通话推广之后。若脱离定义域,都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闹笑话。

点评

你其实都没听明白我说了些什么。你除了背下某一“大师”的理论外,自己对诗律并无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和咩咩都同是一类人,迷信于某一本书,却不知诗的实质。 诗律非常简单,但传统学说起于归纳,止于归纳,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2:07
既然近体诗定义于唐,那你又坚持什么双轨制干什么?你又规定双轨不能混押干什么?既然双轨有一轨不适合近体诗而不能混押,那新轨已不是汉语,你又用非汉语写什么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2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