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图书府吏

“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及其研究述略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5: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15 15:37 编辑

在中国文学史上,沈俭期与宋之问并称,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沈宋体”,被视为唐代律诗定型的标志。--------------这句话不严谨,不是定型的标志,是奠基的标志。否则把定型的时间提前了一两百年,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的今人该怎样看待近体诗的声律并付诸创作实践,对此,尚说法不一。----------作者也是把声律与格律混为一谈,以为声律就是格律,格律就是声律。也是个糊涂蛋。
正因为是个糊涂蛋,所以第二楼讲的全部是声律,与格律诗有多大的关系?废话连篇而已。所以只要从第三楼开始看就可以了。
崔、李、苏、杜四人共255首,有210首粘对合律,占82%;沈宋五言诗共235首,有203首粘对合律,占87%。--------这是格律诗从古风中裂变出来重要标志。“宋之问现存诗作中四韵以上五言新体诗共34首,其中粘式律就有33首,占97.06%,沈俭期四韵以上新体诗36首,粘式律有31首,占86.11%。”沈宋合律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同上。

沈宋不仅在五言八句的短章中充分的运用了“换头”、“拈二”术,而且在四韵以上的长诗中亦“律法”严谨,表现了对律诗体式的完全性的掌握与运用。-----这些对格律诗没有什么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5: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4 19:37
有人说唐代近体诗不是这时定型的,是中唐甚至晚唐,这些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从全唐诗可以看出,近体诗到沈 ...

三羊说的对,针说我们反王力,那是我们直接说了王力老师的不足处而已。王力对格律诗定型期可不是像针先生所说的所以针先生其实也是反王力的,而且比我们阴险————顺便开个玩笑而已。

后来的格律与沈宋期变化很大了,人们基本上承认李贺时格律才定型了。请大家多去翻几本文学史,再拿李贺的诗与唐初的格律诗比较一下就明白了。(我是做了比较这个功的,你们也做做看,就会知道我所说不差)

点评

后来的格律与沈宋期变化很大了,人们基本上承认李贺时格律才定型了。 ------我不知您什么意思。李贺(790年—816年,唐德宗贞元6年---唐宪宗元和11年),莫非你是说元和诗人的诗风改革运动?他们并没有对律诗格律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6: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5 09:09
许先生的论点从来是不需要论据证明的。想当然下结论是不费什么力气的,但这只能去对外行人忽悠!
...

你不是真正下功夫的人,用不着对你费口舌。只当看客,看你斗嘴的表演就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6: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15 12:08
还有沈佺期,流放越南却去参加708年的集体定型,而定型后只有一首流放诗,他以前的全部都不是定型诗!针叶 ...

三羊已补充了许多例子,说明那时是一批人在研究创作,那时代一个人还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呢,是集体的力量,功劳簿上只点两个人的名字而已。你还不信的话,我相信三羊还可继续举例

点评

三羊看不懂你这个帖子意思,能否具体详细一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16: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6:10
三羊已补充了许多例子,说明那时是一批人在研究创作,那时代一个人还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呢,是集体的力量 ...

三羊看不懂你这个帖子意思,能否具体详细一点!

点评

意思是说你举的那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甚至有比沈更早的王也在创作,这就说明那时有一个集体在干这件事。当然也许你的动机可能不是这样(嘻嘻),但那些例子客观上取到这些作用。我出外一周,并没参加你们这种讨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6: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16:29
三羊看不懂你这个帖子意思,能否具体详细一点!

意思是说你举的那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甚至有比沈更早的王也在创作,这就说明那时有一个集体在干这件事。当然也许你的动机可能不是这样(嘻嘻),但那些例子客观上取到这些作用。我出外一周,并没参加你们这种讨论,看了你的例子,我认为针叶林的集体说没错,你帮了他的忙

点评

你认为,近体格律诗何时定型,或定型的最晚时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16: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6:37
意思是说你举的那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甚至有比沈更早的王也在创作,这就说明那时有一个集体在干这件事 ...

你认为,近体格律诗何时定型,或定型的最晚时间?

点评

格律的条文则是逐代形成的,直到明朝还在进行。想这些考证工作,谁定了哪一条,大概你都能做出来的  发表于 2017-5-15 16:56
一般说法李贺为代表人物。李贺的诗确实很标准(当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诗都标准)  发表于 2017-5-15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6:4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唐以来即承认律诗为沈宋所创,肯定有原因,简单归为集体创制不妥。中国传统是个重权力与名望的社会,将律诗这种强制性诗体之创归系沈宋,应从官与名等方面找原因。

点评

权威的确很重要。刘邦好楚歌,子孙也好之,于是汉初的诗歌多是骚体,赋开始兴旺。汉武帝组织的柏梁诗,成为柏梁体、联句诗、七言诗等的源头。梁朝诸帝创造了大量的杂体诗。但权威只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不是全部。比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10
未必  发表于 2017-5-15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6: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5:49
三羊说的对,针说我们反王力,那是我们直接说了王力老师的不足处而已。王力对格律诗定型期可不是像针先生 ...

后来的格律与沈宋期变化很大了,人们基本上承认李贺时格律才定型了。

------我不知您什么意思。李贺(790年—816年,唐德宗贞元6年---唐宪宗元和11年),莫非你是说元和诗人的诗风改革运动?他们并没有对律诗格律有什么发展,相反比如李贺没写过一首七律。于“律诗定型”有什么关系?愿听其详。

点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针版主,你能找出它一点点不合格律的地方吗。你已研究了大量的唐代格律诗了,是不是多少有不如意的地方?那么李贺的绝句,格律几乎都可吃100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22
他无律诗,多古风。此指他的绝句。不管他的诗风流派,只说格律  发表于 2017-5-15 17:17
别急,你再去研究一下吧  发表于 2017-5-15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7: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15 16:49
自唐以来即承认律诗为沈宋所创,肯定有原因,简单归为集体创制不妥。中国传统是个重权力与名望的社会,将律 ...

权威的确很重要。刘邦好楚歌,子孙也好之,于是汉初的诗歌多是骚体,赋开始兴旺。汉武帝组织的柏梁诗,成为柏梁体、联句诗、七言诗等的源头。梁朝诸帝创造了大量的杂体诗。但权威只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不是全部。比如词,出现时五花八门,属于文字游戏,民间官员都在写,内容是花间柳下,带点黄色,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到后主改变词风,词才昂首挺胸了。我研究杂体诗的形成,大部分都是先在民间出现,再由权威人士发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7: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15 17:2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6:59
后来的格律与沈宋期变化很大了,人们基本上承认李贺时格律才定型了。

------我不知您什么意思。李贺(79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针版主,你能找出它一点点不合格律的地方吗。你已研究了大量的唐代格律诗了,是不是多少有不如意的地方?那么李贺的绝句,格律几乎都可吃100分的。所以文学史上说格律诗到李贺时定型。所谓定形就是模型,没有错误。沈宋为什么我说只是奠基,就是他们的诗找不到全部符合后代规定的条文,所以不能称之为定型

点评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你举李贺这首绝句,有什么意义?在格律上他比沈宋有创新吗?就李贺来说,他的贡献在歌行。比如他的七言八句诗,没有一首符合近体格律的。能说李贺对定型近体诗有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7: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都说李贺无律诗,我也信为真,但看下一首,请君评一评
《七夕》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点评

李贺律诗只是五律有几首,这没有异议。但没有七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7: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15 17:39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7:22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针版主,你能找出它一点点不合格律的地方吗。你已研 ...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你举李贺这首绝句,有什么意义?在格律上他比沈宋有创新吗?就李贺来说,他的贡献在歌行。比如他的七言八句诗(共26首),没有一首符合近体格律的。能说李贺对定型近体诗有贡献吗?

点评

对。正是这样。结论不是我下的,我只是粉丝赞同。你可能对奠基与定型没加分析,它们作用是不一样的。他比沈宋当然有创新,创新就在于它完全符合后代规定的条文,所以叫定型。沈宋做不到这点。假如你是第一个达标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58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依照你针叶林的这个标准,沈宋的合律率,就远远不及李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17: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7: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脉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这首折腰体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7: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7:36
人都说李贺无律诗,我也信为真,但看下一首,请君评一评
《七夕》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李贺律诗只是五律有几首,这没有异议。但没有七律。

点评

哦,只看到“无律诗”,我还以为五律也没有呢  发表于 2017-5-15 1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7: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园十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点评

李贺由于个人原因科考后没有向格律诗发展。五律绝句应该是早期的作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7: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7:44
《南园十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李贺由于个人原因科考后没有向格律诗发展。五律绝句应该是早期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17: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7:37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你举李贺这首绝句,有什么意义?在格律上他比沈宋有创 ...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依照你针叶林的这个标准,沈宋的合律率,就远远不及李乂了!

点评

原来中年感情于元兢,怎么又倾心于李乂了?我说过,李乂律诗也很规范,但数量很少,名气也不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17: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5-15 17:48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依照你针叶林的这个标准,沈宋的合律率,就远远不 ...

原来钟情于元兢,怎么又倾心于李乂了?我说过,李乂律诗也很规范,但数量很少,名气也不大。

点评

你又在乱说,元兢与李乂一样吗? 李乂就是1000首,与元兢何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15 17: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15 18:0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7:37
所谓定型,应指全部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你举李贺这首绝句,有什么意义?在格律上他比沈宋有创 ...

对。正是这样。结论不是我下的,我只是粉丝赞同。你可能对奠基与定型没加分析,它们作用是不一样的。他比沈宋当然有创新,创新就在于它完全符合后代规定的条文,所以叫定型。沈宋做不到这点。假如你是第一个达标的,你说你是不是创新者?你不要去管李贺那种诗怎样有成就。搞研究的都是就事论事,只谈主题,一码归一码,不要管主题之外的事。你知道么,为什么你们总喜欢吵闹不休?用我这的土话说,你们喜欢拖猪栏塞狗洞绝句律诗都有怎不是定型

点评

许说他是研究杂体的。所以他说到李贺才定型,可能是指李贺的绝句很有造诣-----这没异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3 16:04
李乂,可以做到这一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18: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15 17:57
原来钟情于元兢,怎么又倾心于李乂了?我说过,李乂律诗也很规范,但数量很少,名气也不大。 ...

你又在乱说,元兢与李乂一样吗?
李乂就是1000首,与元兢何干?

点评

你不懂中国话?净打岔!  发表于 2017-5-15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7-5-15 18: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7:58
对。正是这样。结论不是我下的,我只是粉丝赞同。你可能对奠基与定型没加分析,它们作用是不一样的。他比 ...

李乂,可以做到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15 22: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乂与沈佺期宋之问同为景龙二年修文馆学士,互相唱和,留下六首七律(与沈宋等同题)和22首五律,均为合格标准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23 16: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15 17:58
对。正是这样。结论不是我下的,我只是粉丝赞同。你可能对奠基与定型没加分析,它们作用是不一样的。他比 ...

许说他是研究杂体的。所以他说到李贺才定型,可能是指李贺的绝句很有造诣-----这没异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