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1 0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7-5-11 08:20 编辑
一夜辗转,反复推敲,对壑字用法有新的认识,特自揭短如下:
诗若写作:古寺深藏一壑间,深藏倒是深藏了,只恐不久就会深埋。
诗若写作:-寺深藏万壑间,两壑之间即为山脊,寺应建于此,然两壑无深藏之意,只有万壑之间,即沟壑纵横,地势复杂的群山之中方有深藏之意。故壑应为最佳补空。
先生诗稿文革时悉被抄没,“平反昭雪后,竟有残篇剩柬,无胫而归”。“因时间久远,字迹漫漶",不识处应为曾女士留空也.并非曾公所圈.有芮麟先生句亦可反证也.正如陈毅将军诗此头需向国门悬乃全袭汪精卫句也.
苏轼诗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 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 」不知何人诗也。 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知是 何人 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后人为诗或袭前人诗,正如此也。
此次征求意见,个人认为较好的:
绿,岫,籁,笏;
其次为:
竹,木,岵,塔
最不喜:
仞,丈。
仞,丈不论当否,试想一寺高居山顶,岂合深藏之意,可见“万仞峰巅一顶红”图,简直是招摇。诗句当改作:“一寺突兀万仞间”才对。
诚谢诸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