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8
注册时间2016-10-3
威望1072
金钱10280
贡献8761
金牌会员
 
威望- 1072 点
贡献- 8761 次
金钱- 10280 枚
|
发表于 2017-5-1 06: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诗坛怪相,是不懂诗冒充行家的在指手画脚。不懂诗之显著特征:把诗命题为“文字组合”;其次,是以散文的眼光看诗评诗;三是渲染诗的写法、技巧,忽视轻视蔑视诗的根本。
前我曾批判的“轩辕山”诗,就是文字组合型。这种文字组合之“规律化”,就是为造诗机出现提供条件,无论规律化文字组合抑或无规律文字组合,皆可用造诗机。诗为心声,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发出的真性情,一千人就有一千个有“个性”的哈姆雷特。诗的共性,是读者有共同认知,但其语言表达是个性的,为他人所不出。造诗机用前诗语言,却无临场真性情。如《红楼梦》十二支曲,带有个性化,还有判词味,虽然十二曲就诗而言非绝佳妙作,也是造诗机弄不来的。造诗机,就是对格律泛泛文字组合类的最大讽刺。
写诗应懂得些技巧。但懂了写法与技巧不等于就会写诗。这正如不少人希望得到“炒股秘籍”一样。我说,炒股与写诗进的是同一间天堂,都是要高境界的。2015.5,我告诉一些证券公司、金融界朋友、老总,说5000点之上就是见顶,不少人最终仍是赔了。这些,也不是炒股软件能干的,造诗机与炒股软件一个样。我敢断定,大有先生若炒股,肯定不会是胜券。因为他还停留在“文字组合”层面上,有他的作品为证。
我说中华方块字精深,理解他不是三角板划直线,诗充分发挥了这个功能,使中华文字鹏举九天。鹏举九天,在作者则存乎一心。我同大有先生的分歧,在于文似粥,诗如酒。大有先生讲炒菜熬粥的味道,我讲酒的味道,是两股道。文章与诗同来自“生活”的原粮,把文体改成韵文,仍然是文章不是诗,例如《醉翁亭记》,用了那么多“也”韵,只能收入《古文观止》,不能收人诗集。顺便说,我也不赞成今天的一些“散文诗”,因为这些被称诗的仍是散文,不是诗,比《醉翁亭记》还差个档次。
诗与文的区别,不仅是形式不同。杜甫《兵车行》白居易之新乐府不分行印刷,仍是诗。《醉翁亭记》分了行也是文。诗创作,在构思时就与文分了道,生活的原粮在诗是酿酒工程。用大碗盛酒,也是酒,用酒杯吃粥,是粥也不是酒。这里要谆谆说明的,诗是文字艺术,但仅用文字组合,还不能算是诗。没有诗创作的思维,评诗也要滑到别途。无论写诗评诗,一出笔出口,就把身份及份量带出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