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近体诗的声律标准,是唐朝不合王力,还是王力不合大唐?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3-16 12:0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1:30
清朝的科举声律,则是明朝真空的平仄246分明。
在此基础上,只是追加了【忌讳孤平句】【忌讳三平句】等两 ...

明朝以前,并无【平仄二四六】的理论或说法!
……
文镜秘府论的五七言尖头律是干么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2: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16 12:02
明朝以前,并无【平仄二四六】的理论或说法!
……
文镜秘府论的五七言尖头律是干么用的? ...

你说呢?
在下愿闻其详!洗耳恭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16 11:59
“浮”念 fou ,应是中古以下的北方某个区域的读音。“虞,娱,吴”三字同音,都念 wu 。现在的东南闽潮 ...

不管如何,隋唐就有【u】的读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16 11:59
“浮”念 fou ,应是中古以下的北方某个区域的读音。“虞,娱,吴”三字同音,都念 wu 。现在的东南闽潮 ...

不管如何,隋唐就有【u】的读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13: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1:39
从无规律里找规律,痴心妄想!

对羊可能意味着无规律,对人就未必。规律,就是共性。所有古风诗,都是有共同点的。这就是共同具有的特点就是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3: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3:47
对羊可能意味着无规律,对人就未必。规律,就是共性。所有古风诗,都是有共同点的。这就是共同具有的特点 ...

清朝赵执信找过,被时人讥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3: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16 13:53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3:47
对羊可能意味着无规律,对人就未必。规律,就是共性。所有古风诗,都是有共同点的。这就是共同具有的特点 ...

清朝赵执信找过,被时人讥笑。 当然,被时人讥笑的赵执信,最终也是徒劳无获的。

点评

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赵执信,董文焕,王力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对古风声律的探索也是有成果的。比如对古风句式的总结:尽量避免使用律句,多用拗句,三平尾句,仄平仄句尾,大拗句(连平连仄句)等。另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16: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3:51
清朝赵执信找过,被时人讥笑。 当然,被时人讥笑的赵执信,最终也是徒劳无获的。
...

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赵执信,董文焕,王力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对古风声律的探索也是有成果的。比如对古风句式的总结:尽量避免使用律句,多用拗句,三平尾句,仄平仄句尾,大拗句(连平连仄句)等。另外到唐代受近体影响,产生了入律的古风,与魏晋之前的古风大有不同。这些在王力著作中有详尽的叙述。

点评

原本无规律,又何来规律呢? 隋唐、六朝、甚至六朝以前,古诗就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6: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16 16:5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6:22
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赵执信,董文焕,王力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对古风声律的探索也是有成果的 ...

原本无规律,又何来规律呢?
隋唐、六朝、甚至六朝以前,古风就有!

点评

古风是有多种。即使没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诗,还是各有特点的。特别是唐代近体产生之后,对古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产生了入律的古风,就很值得研究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1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6:33
原本无规律,又何来规律呢?
隋唐、六朝、甚至六朝以前,古风就有!

古风是有多种。即使没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诗,还是各有特点的。特别是唐代近体产生之后,对古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产生了入律的古风,就很值得研究和学习。

点评

入律的古风,其声律规则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7: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7:30
古风是有多种。即使没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比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诗,还是各有特点的。特别是唐代近 ...

入律的古风,其声律规则是什么?

点评

你不是看过王力汉语诗律学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17: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7:40
入律的古风,其声律规则是什么?

你不是看过王力汉语诗律学吗?

点评

我没有看到,古风的声律规则,不管是清人还是王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1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17:42
你不是看过王力汉语诗律学吗?

我没有看到,古风的声律规则,不管是清人还是王力!

点评

《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一节“入律的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2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2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7-3-16 17:55
我没有看到,古风的声律规则,不管是清人还是王力!

《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一节“入律的古风”。

点评

【入律的古风】,还是古风! 【入律的古风】的声律,好事一个极为模糊的内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6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3-16 2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16 20:01
《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一节“入律的古风”。

【入律的古风】,还是古风!
【入律的古风】的声律,好事一个极为模糊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16 2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律的古风,就是诗句全是用律句,但不讲对仗,联间不讲粘对,也不限句数,允许换韵。比如王维的古风“桃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