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近体诗的声律标准,是唐朝不合王力,还是王力不合大唐?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5: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8 15:39
小三羊又犯浑了哦!“教”念平声,是传播传授的意思。“敢教日月”的“教”是叫或让的意思,也就是敢于让 ...

你的不懂不要话说,没人将你当哑巴!

点评

说明你知识有限,看书查典又不认真细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8 15: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15:41
你的不懂不要话说,没人将你当哑巴!

说明你知识有限,看书查典又不认真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8 15: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6:53
依照你的逻辑,王昌龄的《出塞》,就不是律诗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律了。这里的“教”,是“让,叫”,而不是“传,授”的意思,只能是仄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8 15: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7 14:23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一般说来,多音有两种。
一是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的,在使用或判卷时,必要根据意 ...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一般说来,多音有两种。
一是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的,在使用或判卷时,必要根据意义定声调。”

说得好,说得对,可是你的例举又是错的。说明你根本没有看懂“不教胡马度阴山,敢教日月换新天和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意思。

点评

依照你的逻辑,应该如何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8 16: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又犯浑了哦!
“教”念平声,是传播传授的意思。“敢教日月”的“教”是叫或让的意思,也就是敢于让日月换新天的意思。因此,“敢教日月”的“教”只能念仄,不能念平。
“看”念平声,是监守监护的意思,而“喜看”的“看”是观望,视察的意思。因此,“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看”,只能是仄声,不能念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6: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8 15:57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一般说来,多音有两种。
一是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的,在使用或判卷时,必要根 ...

依照你的逻辑,应该如何读?

点评

多音字按照其表达的词义读,读音不同,往往词义不同,甚至词性也不同。一个词义,往往只有一个读法,极少有平仄两读,随意换的。不信,随你举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8 16: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16:01
依照你的逻辑,应该如何读?

多音字按照其表达的词义读,读音不同,往往词义不同,甚至词性也不同。一个词义,往往只有一个读法,极少有一个词义平仄两读,随意换的。不信,随你举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6: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8 16:54 编辑

说说我所谓的声律宽严相济的意思。
将同义多音字用在诗里,宜从宽。如“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字,康熙字典是同义平仄两用字,这里利用其可平读,不算违律。教,确实如罗烈烈所言这里是“使,令,让”的意思,普通话应该仄读。但在古诗中可平读。又如: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重字义重新之意,普通话是平读,但在此应该仄读才合律。查康熙字典仄读也有重复义,所以合律。类似情况还有梦,令等字-----凡平仄两读字用于律诗中,皆按合律算,如此便是声律从宽的意思。
   而病犯则不然。如沈约八病,是要纠四声的,仄声有上去入之分,是必须弄清才能区别的。在这些地方,若同义多音,两字有一音同四声即应算犯病,而不应该像三羊那样故意选择不相同的四声标注以证明是避免了病犯。

点评

说说我所谓的声律宽严相济的意思。 将同义多音字用在诗里,宜从宽。如“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字,康熙字典是同义平仄两用字,这里利用其可平读,不算违律。教,确实如罗烈烈所言这里是“使,令,让”的意思,普通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08:59
NO! 古代的平仄两读也是不同含义的,不可随便乱套。“几时杯重把”的“重”若当仄读,便是厚重的意思。 平水韵平仄两韵归编,并没告诉你哪里用平,哪里用仄,也没告诉你读平是啥意思,读仄又是啥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6: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柱用切《集韻》儲用切, 重去聲)。《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平水韵中,已经将这些同义多音字注明,只是三羊愚昧,死不承认平水韵而已。 
◆教【下平三肴】【去声十九效】
◆令【下平八庚】【去声二十四敬】
◆看【上平十四寒】【去声十五翰】
◆梦【上平一东】【去声一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做科学研究,必须站在前人肩膀上,利用前人成果。平水韵就是这种声韵成果之一。你不承认有用吗?王力利用清代学者成果研究诗律也是如此。为什么只能听唐人怎么说?很多理论都有滞后性,唐代的文镜秘府论能对唐近体诗做出全面总结吗?三羊仅仅抓住元兢一句话就视为“大唐律”,不是笑话吗?

点评

文镜秘府论中的近体诗声律理论,你看不懂,文镜秘府论中的近体诗声律范例,难道你也视而不见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8 17: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16:31
说说我所谓的声律宽严相济的意思。
将同义多音字用在诗里,宜从宽。如“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字,康熙字典 ...

NO! 古代的平仄两读也是不同含义的,不可随便乱套。“几时杯重把”的“重”若当仄读,便是厚重的意思。
平水韵平仄两韵归编,并没告诉你哪里用平,哪里用仄,也没告诉你读平是啥意思,读仄又是啥意思。

点评

古代很多字是同义不同音的。这在康熙字典里有明确记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0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7-3-8 18: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说中古读书音,一个说现代读书音,怎能说道一块去呢?

点评

现代就是普通话!什么“读书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3-8 18:46
一个说中古读书音,一个说现代读书音,怎能说道一块去呢?

现代就是普通话!什么“读书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439

帖子

52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26
贡献
1306
金钱
1862
发表于 2017-3-8 19: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19:05
现代就是普通话!什么“读书音”?

瞧瞧,又少见多怪了不是!
清末民初传说中的读书音其实就是指变异了的中古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04: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8 17:33
NO! 古代的平仄两读也是不同含义的,不可随便乱套。“几时杯重把”的“重”若当仄读,便是厚重的意思。
...

古代很多字是同义不同音的。这在康熙字典里有明确记载。

点评

并非如此,汉字系统古今一样,都是不同音则不同义,个别例外是方言的异读。 康熙字典只注出了多音和多义,并没告诉你哪个音对哪个义,也没告诉你哪个音哪个义是哪个词性,这就使人们产生错觉,以为多音是随意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0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9 05: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9 04:06
古代很多字是同义不同音的。这在康熙字典里有明确记载。

并非如此,汉字系统古今一样,都是不同音则不同义,个别例外是方言的异读。
康熙字典只注出了多音和多义,并没告诉你哪个音对哪个义,也没告诉你哪个音哪个义是哪个词性,这就使人们产生错觉,以为多音是随意读的,其实不然。为什么康熙字典不分别注解呢?这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力所难以做到的。主要是资料文献断缺,难以收集检阅,阅读检索很慢,注音方法简单,检素方法与工具粗简落后,文献考古更是空空,资源不共享,不互联。查找个上古文献例句,找三年也未必找得出来。
现代的《新华字典》是电子信息时代,几千年累积的全部文献资料放在计算机扫描,半个小时全变成电子文档,哪个字哪个词哪个例句,一点全跑出来。在哪个朝代的哪篇古文里,清清楚楚。因此,《新华字典》才能收编齐全,并将古今文本例句注解得那么清楚。

点评

真是朵奇葩。那你说下列句中“看”都是何意?声调相同不? 李白 【杂曲歌辞·清平调】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 【杂曲歌辞·清平调】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0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06: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7-3-9 05:53
并非如此,汉字系统古今一样,都是不同音则不同义,个别例外是方言的异读。
康熙字典只注出了多音和多义 ...

真是朵奇葩。那你说下列句中“看”都是何意?声调相同不?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         【杂曲歌辞·清平调】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         

点评

两个都是观察,注视的意思,都是仄读。“看”只有作监视,守护时,才可平声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08: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16:31
说说我所谓的声律宽严相济的意思。
将同义多音字用在诗里,宜从宽。如“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字,康熙字典是同义平仄两用字,这里利用其可平读,不算违律。教,确实如罗烈烈所言这里是“使,令,让”的意思,普通话应该仄读。但在古诗中可平读。又如: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重字义重新之意,普通话是平读,但在此应该仄读才合律。查康熙字典仄读也有重复义,所以合律。类似情况还有梦,令等字-----凡平仄两读字用于律诗中,皆按合律算,如此便是声律从宽的意思。
   而病犯则不然。如沈约八病,是要纠四声的,仄声有上去入之分,是必须弄清才能区别的。在这些地方,若同义多音,两字有一音同四声即应算犯病,而不应该像三羊那样故意选择不相同的四声标注以证明是避免了病犯。

论【有病或无病】与论【失律或合律】,说法不同,本质意义是一样的。
古人的声病说,或今人的声律说,没有【宽严相济】的异端邪说。
古人的有病,则是今人的失律;
古人的无病,则是今人的合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9 09:3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试贴诗里的日字读音,在唐代的官韵《切韵》中是入声,按此则唐代试贴诗中有不符合二五异声,犯蜂腰者。三羊所说的日字去声读音,是宋代出的《补韵》所收,宋代补录的韵书显然不能做为唐代科举的评判标准。

点评

唐大历十年乙卯科 龟负图丁泽〔状元〕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 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 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0:40
平水韵和韵补,或广韵与集韵,都是出自宋朝。考证唐诗,为何前者【平水韵或广韵】可以,【韵补或集韵】也可以?这只是一个收字多少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9 09:36
关于试贴诗里的日字读音,在唐代的官韵《切韵》中是入声,按此则唐代试贴诗中有不符合二五异声,犯蜂腰者。 ...

平水韵和韵补,或广韵与集韵,都是出自宋朝。考证唐诗,为何前者【平水韵或广韵】可以,【韵补或集韵】也可以?这只是一个收字多少的问题!

点评

唐代官韵是切韵,宋代广韵是切韵的继承,《韵补》,顾名思义,是对广韵的补充,所以唐代官韵是不包括《韵补》部分的字音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17:14
其实做科学研究,必须站在前人肩膀上,利用前人成果。平水韵就是这种声韵成果之一。你不承认有用吗?王力利 ...

文镜秘府论中的近体诗声律理论,你看不懂,文镜秘府论中的近体诗声律范例,难道你也视而不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9 10: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9 06:36
真是朵奇葩。那你说下列句中“看”都是何意?声调相同不?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   ...

两个都是观察,注视的意思,都是仄读。“看”只有作监视,守护时,才可平声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10:3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你罗烈烈说法李白押错了?

点评

李白的错声错韵还少吗?何况李白本来就不讲平仄声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9 1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9 10:3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9 10:26
平水韵和韵补,或广韵与集韵,都是出自宋朝。考证唐诗,为何前者【平水韵或广韵】可以,【韵补或集韵】也 ...

唐代官韵是切韵,宋代广韵是切韵的继承,《韵补》,顾名思义,是对广韵的补充,所以唐代官韵是不包括《韵补》部分的字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10:3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羊看懂空海近体诗例了吗?"过晋阳宫"符合哪个近体诗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9 09:36
关于试贴诗里的日字读音,在唐代的官韵《切韵》中是入声,按此则唐代试贴诗中有不符合二五异声,犯蜂腰者。 ...

唐大历十年乙卯科
龟负图

丁泽〔状元〕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
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
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
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
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

依据现在可见韵书资料,【浮】字,是出韵的!莫说切韵唐韵平水,即便是韵补或集韵,也没有是【虞】韵。

由此可知,现在可见韵书资料是有限的。

假如,使用【现在可见韵书资料】考证出状元殿试帖出韵,岂不让人笑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0: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9 10:39
羊看懂空海近体诗例了吗?"过晋阳宫"符合哪个近体诗例?

符合唐朝科举近体诗的声律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10:4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年的老问题羊还解决?出韵还能当状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9 10:5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晋阳宫,一首古风,成了羊牌近体,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