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近体诗的声律标准,是唐朝不合王力,还是王力不合大唐?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7 13:5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7 13:28
不是!
考证古音离开康熙字典就难办!

日字有入声有去声,唐朝考官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点评

依据多读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7 13:50
日字有入声有去声,唐朝考官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依据多读音!

点评

多读音唐朝试官怎么处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7 14:0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7 13:52
依据多读音!

多读音唐朝试官怎么处理?

点评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14: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14: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7 14:5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7 14:03
多读音唐朝试官怎么处理?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一般说来,多音有两种。
一是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的,在使用或判卷时,必要根据意义定声调。
一是读音不同而意义相同。在使用或判卷时,无须根据意义定声调。
【读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来说,判官只有依据多音合律,不能依据多音判失律!否则,则是误判!

点评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一般说来,多音有两种。 一是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的,在使用或判卷时,必要根据意义定声调。” 说得好,说得对,可是你的例举又是错的。说明你根本没有看懂“不教胡马度阴山,敢教日月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57
也就是说试官手里标准答案有两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7 2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7 21:1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7 14:23
多音字,多音字的处理办法!一般说来,多音有两种。
一是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的,在使用或判卷时,必要根据意 ...


也就是说试官手里标准答案有两套,韵书也有两种?

点评

同一本韵书,也可以平仄两读意义不变。例如: 敎古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7-3-7 23: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近体诗的格律标准是唐朝不符合现当,现代的格律标准比唐朝精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8 01:52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7 21:14
也就是说试官手里标准答案有两套,韵书也有两种?

同一本韵书,也可以平仄两读意义不变。例如:

【敎】字《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效韻)
《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廣韻》敎訓也。《玉篇》敎令也。《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又《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
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詞,其義與令同也。
又《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肴韻)
義同。敎字从

点评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试卷也不可能有模棱两可的答案。三羊研究方法的不严肃性,致使他一系列“发明”都打上可疑的问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3: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8 03:56 编辑

中国的汉字,有很多是多音多义甚至多音同义,这在广韵特别是集韵中反映出来,也可在康熙字典中看出来。而沈约四声八病中规定许多地方不准同四声,比方蜂腰病的二五字。那么如果这两字是多音字,你是如何对待的?
例句:直去已垂涕,去,涕,均有上去两读且同义,那么这2字犯不犯蜂腰?

按照三羊的做法:只挑选使二五位不同的四声标注,故不相犯。如此随心所欲的作法,就没有什么字相犯了,因为你几乎总能从集韵中找到同义的不同声。这就使四声八病说失去意义。
但按科学态度就应规定:在这种同义多音中只要有任何一音调相同就应算蜂腰。比如这句“直去已垂涕”就应算,不能挑选不同的声调标注为不算。

点评

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也不是律诗了!你这是对古今诗人的蓄意侮辱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backcolor] [/backcolor]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backcolor]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7:00
依照你的逻辑,王昌龄的《出塞》,就不是律诗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6: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8 07:02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3:55
中国的汉字,有很多是多音多义甚至多音同义,这在广韵特别是集韵中反映出来,也可在康熙字典中看出来。而沈约四声八病中规定许多地方不准同四声,比方蜂腰病的二五字。那么如果这两字是多音字,你是如何对待的?
例句:直去已垂涕,去,涕,均有上去两读且同义,那么这2字犯不犯蜂腰?
按照三羊的做法:只挑选使二五位不同的四声标注,故不相犯。如此随心所欲的作法,就没有什么字相犯了,因为你几乎总能从集韵中找到同义的不同声。这就使四声八病说失去意义。
但按科学态度就应规定:在这种同义多音中只要有任何一音调相同就应算蜂腰。比如这句“直去已垂涕”就应算,不能挑选不同的声调标注为不算。

依照你的逻辑,王昌龄的《出塞》,就不是律诗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
胡马度阴山。

点评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律了。这里的“教”,是“让,叫”,而不是“传,授”的意思,只能是仄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7: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8 07:1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3:55
中国的汉字,有很多是多音多义甚至多音同义,这在广韵特别是集韵中反映出来,也可在康熙字典中看出来。而沈 ...

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也不是律诗了!你这是对古今诗人的蓄意侮辱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日月换新天。
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教,平仄两读,这里只能读平,不能读仄!
看,平仄两读,这里只能读平,不能读仄!







点评

小三羊又犯浑了哦!“教”念平声,是传播传授的意思。“敢教日月”的“教”是叫或让的意思,也就是敢于让日月换新天的意思。因此,“敢教日月”的“教”只能念仄,不能念平。 “看”念平声,是看守看护的意思,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8:2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你呢!为了证明你的二五交替三羊律随心所欲标四声l

点评

唐朝科举试律诗的声律标准,岂有三羊律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8:3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同义多音字的音调判定应宽严相济。在用于格律时从宽,用于病犯时从严。

点评

【用于格律时从宽,用于病犯时从严】 这句话的格律,具体来说,就是声律,或声病反义。 声律从宽,没有这个说法。声律(或病犯)时从严的,没有从宽的说法! 北山有声或韵律从宽判卷被罚俸禄的例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8 08:4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1:48
同一本韵书,也可以平仄两读意义不变。例如:

【敎】字:《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 ...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试卷也不可能有模棱两可的答案。三羊研究方法的不严肃性,致使他一系列“发明”都打上可疑的问号。

点评

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考生会使用,考官会判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8
问针管,针管回答的不着调。你来回答,毛主席的律诗是否失律出律或犯声病呢?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也不是律诗了!你这是对古今诗人的蓄意侮辱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8 08:5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科举考试用的韵书是一种韵图,具体什么内容还有待考定,考官不可能在案上堆一堆《集韵》,《广韵》,《韵略》,这个韵书里查日字是入声,那个字典里查日字又有去声,这样的话,本是为简化判卷而定的格律,反而弄复杂了。

点评

考生或考官,无须一堆字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8:41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 ...

问针管,针管回答的不着调。你来回答,毛主席的律诗是否失律出律或犯声病呢?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也不是律诗了!你这是对古今诗人的蓄意侮辱啊!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日月换新天。
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教,平仄两读,这里只能读平,不能读仄!
看,平仄两读,这里只能读平,不能读仄!


点评

咱们谈试贴诗,你不要扯到毛主席律诗,日常做律诗和科举考试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8:27
说你呢!为了证明你的二五交替三羊律随心所欲标四声l

唐朝科举试律诗的声律标准,岂有三羊律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8 09:2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9:19
问针管,针管回答的不着调。你来回答,毛主席的律诗是否失律出律或犯声病呢?同理,毛主席的《到韶山》, ...

咱们谈试贴诗,你不要扯到毛主席律诗,日常做律诗和科举考试一样?

点评

一样滴,声律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8:30
关于同义多音字的音调判定应宽严相济。在用于格律时从宽,用于病犯时从严。 ...

【用于格律时从宽,用于病犯时从严】
这句话的格律,具体来说,就是声律,或声病反义。
声律从宽,没有这个说法。声律(或病犯)时从严的,没有从宽的说法!
北山有声或韵律从宽判卷被罚俸禄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8:41
考官韵书里某个字既可入声又可去声,那还有什么法律性可言,试律还试什么律。不要说古代,即便现代高考的 ...

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考生会使用,考官会判定。

点评

你不是说四声二五吗,怎么又扯平仄?你能不能严谨点,论据与论点相应,要知道这是作考证,不是摆龙门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9: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8:51
唐代科举考试用的韵书是一种韵图,具体什么内容还有待考定,考官不可能在案上堆一堆《集韵》,《广韵》,《 ...

考生或考官,无须一堆字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8 09:3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09:28
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的,考生会使用,考官会判定。

你不是说四声二五吗,怎么又扯平仄?你能不能严谨点,论据与论点相应,要知道这是作考证,不是摆龙门阵。

点评

严谨一点就是一字多音或一字多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09:3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判定诗中某字的平仄,基本上使用平水韵。但三羊连这都不承认。比如霭,雾,在平水韵中皆是去声,但羊偏说是入声。故无法和他交流。

点评

平水韵,不能承担考证的大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8 09:36
目前,判定诗中某字的平仄,基本上使用平水韵。但三羊连这都不承认。比如霭,雾,在平水韵中皆是去声,但羊 ...

平水韵,不能承担考证的大任!

点评

如果你那也叫“考证”的话,那这考证也就太不值钱了,快别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9:31
你不是说四声二五吗,怎么又扯平仄?你能不能严谨点,论据与论点相应,要知道这是作考证,不是摆龙门阵。 ...

严谨一点就是一字多音或一字多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10:58
平水韵,不能承担考证的大任!

如果你那也叫“考证”的话,那这考证也就太不值钱了,快别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3-8 13:5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7 13:17
康熙字典,难道不及你针管吗?!
搜韵网资: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7 12:41
你先考证考证:"日“是古去声吗?
三羊:康熙字典,难道不及你针管吗?!搜韵网资:又《韻補》叶而至切。(寘韻)


……
《韵补》是宋朝人撰的,唐朝试官怎么查?三羊不是在搞关公战秦琼?

点评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7 12:41 你先考证考证:"日“是古去声吗? 三羊:康熙字典,难道不及你针管吗?!搜韵网资:又《韻補》叶而至切。(寘韻) …… 《韵补》是宋朝人撰的,唐朝试官怎么查?三羊不是在搞关公战秦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5: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3-8 15:1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7 13:23
王力未能与唐朝科举的声律诗赋声律标准吻合或对接!

到现在你不服王力。你还不服王渔阳赵执信。请问你能赶上他们的万分之一吗?你如此愚蠢还瞧不起王力,十多年了没有一丝长进!你都研究点什么?至今连个四声都查不准,还说“过晋阳宫”是近体诗。你也不怕人笑掉大牙。若不是你的胡说八道有碍观瞻,不得不说你几句,实在懒得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5: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3-8 15:14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3-8 13:50
[tr][/tr]
[tr][/tr]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3-7 12:41
你先考证考证:"日“是古去声吗?
三羊:康熙字典,难道不及你针管吗?!搜韵网资:又《韻補》叶而至切。(寘韻)
……
《韵补》是宋朝人撰的,唐朝试官怎么查?三羊不是在搞关公战秦琼?





你的观点,好似正人君子,其实你就是针断的马甲!

点评

看来这真是只愚蠢透顶的羊,不可理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3-8 15: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3-8 15:12
你的观点,好似正人君子,其实你就是针断的马甲!

看来这真是只愚蠢透顶的羊,不可理喻!

点评

你弟马甲意识龟壳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8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5: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3-8 09:22
咱们谈试贴诗,你不要扯到毛主席律诗,日常做律诗和科举考试一样?

一样滴,声律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2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