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谁是近体诗的鼻祖?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5:47
你有跑题了,三羊问的是永明体与近体诗的区别!

这八个字已包括。你理解不了。约句准篇,就是定型了五律和七律,锦绣成文,就是讲究修辞谋篇的章法,包括只有中二联对仗。这在永明体中是没有的。

点评

王力等九位名家编辑的《古代汉语》, 怎么认定【近体诗也有通篇不对仗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07
这是你的哥德巴赫臆想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5: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无论从哪方面讲李世民都不是近体诗的鼻祖。三羊又混说了~

点评

论比数,论时间,沈宋二人远远不及李世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之后的李x,近体诗的合律比是100%。


沈宋之流能达到100%,或40/41吗?

点评

你是说李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5: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5:53
这八个字已包括。你理解不了。约句准篇,就是定型了五律和七律,锦绣成文,就是讲究修辞谋篇的章法,包括 ...

这是你的哥德巴赫臆想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5:56
可见无论从哪方面讲李世民都不是近体诗的鼻祖。三羊又混说了~

论比数,论时间,沈宋二人远远不及李世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8 06:09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5:57
李世民之后的李x,近体诗的合律比是100%。

你是说李乂?你改他是鼻祖了?

点评

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5:53
这八个字已包括。你理解不了。约句准篇,就是定型了五律和七律,锦绣成文,就是讲究修辞谋篇的章法,包括 ...

王力等九位名家编辑的《古代汉语》,
怎么认定【近体诗也有通篇不对仗的】呢?

点评

不要举个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点评

李乂(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当鼻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5:51
当然是李世民!近体诗的合律比:40/41。
这个比数,是前无古人的。

按25交替的三羊律?

点评

非也! 唐朝声律大家元競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6:07
王力等九位名家编辑的《古代汉语》,
怎么认定【近体诗也有通篇不对仗的】呢? ...

不要举个例。

点评

九个人,不是个例! 教科书,不是个例! 你针断顶礼膜拜的王力,才是货真价实的个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乂(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当鼻祖?

点评

李乂,不及李世民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10
按25交替的三羊律?

非也!
唐朝声律大家元競也!

点评

元兢也讲四声八病。按四声八病写诗的鼻祖应该是沈约,怎么也轮不到李世民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个人,不是个例!
教科书,不是个例!
你针断顶礼膜拜的王力,才是货真价实的个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2-28 06: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56_1「圣泉宴」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点评

这是合格五律。但晚于庾信,徐陵,江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12
李乂(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当鼻祖?

李乂,不及李世民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6:13
非也!
唐朝声律大家元競也!

元兢也讲四声八病。按四声八病写诗的鼻祖应该是沈约,怎么也轮不到李世民呀?

点评

沈约,只讲四声,不讲平仄。 近体诗的声律,是既讲【四声】又讲【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17
元兢也讲四声八病。按四声八病写诗的鼻祖应该是沈约,怎么也轮不到李世民呀? ...

沈约,只讲四声,不讲平仄。
近体诗的声律,是既讲【四声】又讲【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8 06:16
卷56_1「圣泉宴」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 ...

这是合格五律。但晚于庾信,徐陵,江总。

点评

符合近体声律理论的诗篇,还有早于沈约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律理论,白纸黑字明明白白摆在《文镜秘府论》里,你就是光顾抬杠不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20
这是合格五律。但晚于庾信,徐陵,江总。

符合近体声律理论的诗篇,还有早于沈约的呢!

点评

请你把诗列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见:近体诗鼻祖是生于507年的徐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6:24
符合近体声律理论的诗篇,还有早于沈约的呢!

请你把诗列出来。

点评

紫微吟此再三(杨羲) 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浮。 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 酌贪泉赋诗 (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游仙诗 (郭璞) 吐纳致真和,一朝忽灵蛻。 飘然凌太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2-28 06: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7-2-28 06:41 编辑

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size=15.3333px]阴铿

夹池一丛竹。垂翠不惊寒。叶酝宜城酒。皮裁薛县冠。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欲见葳蕤色。当来菟苑看。

点评

这首算。阴铿(约511年-约563年),比徐陵(507-)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6: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7-2-28 06:46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26
请你把诗列出来。

紫微吟此再三(杨羲)杨羲 (330-386)
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浮。
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

酌贪泉赋诗  (吴隐之)吴隐之(?-414)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游仙诗  (郭璞)郭璞(276-324)
吐纳致真和,一朝忽灵蛻。
飘然凌太涛,眇尔景长灭。

点评

这是四句。要五言八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8 06:39
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阴铿

夹池一丛竹。垂翠不惊寒。叶酝宜城酒。皮裁薛县冠。湘川染别泪。衡岭 ...

这首算。阴铿(约511年-约563年),比徐陵(507-)小。

点评

徐陵(507~583),阴铿是(约511年-约563年) 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生卒年不详。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8 06:51 编辑

永明体诗人中还是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最大,可惜没找到一首合五律的诗。只有一首《登北固楼诗》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风柳色天。伤时为怀古。垂泪国门前。
符合五律。但此诗另载全唐诗:名《过台城感旧》,标明作者是沈青箱,因此存疑。若能确认,则沈约是鼻祖。

点评

携手曲(沈约)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 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8 06:5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7-2-28 06:41
紫微吟此再三(杨羲)杨羲 (330-386)
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浮。
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

这是四句。应统一要五言八句的才好比较。

点评

你不要强词夺理。唐朝人称律诗,分为二韵律诗、四韵律诗、六韵律诗、八韵律诗。 唐朝科考的近体诗,多为六韵、少为八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2-28 06: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42
这首算。阴铿(约511年-约563年),比徐陵(507-)小。

徐陵(507~583),阴铿是(约511年-约563年)

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生卒年不详。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原有文集3卷行世,今存《阴常侍集》1卷,有《六朝诗集》本,又名《阴常侍诗集》, 1卷。有《二酉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陈文帝陈蒨(520[1]  —566年)天嘉(560年正月—566年二月)

谁先生谁后生说不定,卒年倒是阴铿先

点评

因作品年代也不好定。为了选鼻祖,就以生日定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8 0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6: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8 06:52
徐陵(507~583),阴铿是(约511年-约563年)

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生卒年 ...

因作品年代也不好定。为了选鼻祖,就以生日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7-2-28 07: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8 06:52
这是四句。应统一要五言八句的才好比较。

你不要强词夺理。唐朝人称律诗,分为二韵律诗、四韵律诗、六韵律诗、八韵律诗。
唐朝科考的近体诗,多为六韵、少为八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