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立论依据和论述过程
(本文为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分组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本组主持人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啸天先生和香港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翁寒春。每人发言限制10分钟,实际用时7分钟。本人入沦为题目“理念引领,灵感开花”,副标题“——关于重塑田园诗词文化魅力的思考”,在研讨会论文集644页) 一、内容概述 拙作在会议论文集第644页,题目“理念引领,灵感开花”,副标题“——关于重塑田园诗词文化魅力的思考”。 本文开头段落较长,它概括了中国田园诗的历史地位、古代田园诗繁荣的原因以及新中国以后至今田园诗逐渐走向式微的现状;然后提出现时期重塑田园诗文化魅力的紧迫性,以此引出社会诗词组织和诗人个人如何相互合力,重塑田园诗文化魅力的两方面话题。 在组织层面,提出精英引领和氛围营造的设想,内容涉及理念引领、队伍培养、举办田园诗词竞赛、提供平台、组织采风等五个方面。 在诗人个人层面,首先阐如何述挖掘和发现新时代三农题材的价值理念,然后分别从坚定题材信念和树立诗人自我信念两方面进行论述。
二、立论依据 (一)组织层面的精英引领和氛围营造设想的依据 中国田园诗词从南宋初期开始衰弱,至今经过了800多年的历程,衰弱时间可谓漫长。其间经历了科举制度废止、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农业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等负面变迁,每一种变迁结果都对田园诗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 古代田园诗的兴起、发展与繁荣是由一代代的文学精英共同促成的,在衰弱800多年后的今天,田园诗文化魅力的重新塑造,包括理念引领、队伍培养、举办田园诗词竞赛、平台设计、采风活动等等,固然都要依靠当代的文学精英来倡导和推动,准确地说是诗词界精英来引领和推动。 (二)诗人个人层面因素发挥的依据 组织层面精英引领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诗人个人,其氛围营造也是为诗人个人的出现创造蓬勃、生动的环境。无论引领的境界有多高,推动的力度有多大,最终都要体现为诗人个人的能动状态;其氛围营造无论有多浓厚,也必须以调动起诗人的创作热情为目的。 人的精神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对于某种境界的追求热情和动力来源于对该境界的价值自信和投入该追求活动的自我信心。因此,组织层面的精英引领要着重从诗人对于现代三农价值自信和诗人自我信心树立这两方面下功夫。 发言完毕,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