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4|回复: 179

驳“通首不对,平仄粘对合律,亦作律诗”的荒谬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1 2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29 09:21 编辑

驳“虽通首不对,只要平仄粘对合律,亦可看作律诗”的荒谬
王力《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第一字数合律……;第二对仗合律……;第三平仄粘对合律……。一首律诗,若只具备前两个要素,就是古风式的律诗,亦称拗律;若只具备第一个要素,即非律诗而为古风,只是其字数与律诗偶合而已。
然受某些被选律诗的影响,王力在其后又作了自相矛盾的表述:律诗也有“通首不对”的。律诗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声律的合律,故虽通首不对,只要平仄粘对合律,亦可看作律诗。并以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作例:
牛渚西江夜,平仄平平仄,
青天无片云。平平平仄平(拗救句,同律句)。
登舟望秋月,平平仄平仄(特拗句,准律句),
空忆谢将军。平仄仄平平。
能高咏,平仄平平仄,
不可闻。平平仄仄平。
明朝挂帆席,平平仄平仄(特拗句,准律句),
枫叶落纷纷。平仄仄平平。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也以潭州雨梦提供的两首被选入律诗的所谓“通首不对”但声律并不符的李白诗为例,来反驳这一说法吧。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唐·李白)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第一、第三句大拗。

江上寄巴东故人(唐·李白)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巫山云雨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第一、第五句大拗。
显然,以声律平仄粘对相符来评判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size=18.6667px]《夜泊牛渚怀古》被选入唐人律诗(唐诗三百首)呢?这还得要回到对仗说去理解。古人对对仗的要求,并非象我们现在的这般死嗑。只要能够形成意对,并非如今人这般的要求字字成对。王力的对仗说中,曾经讲到半对的情况,我们不妨借用到这里来解释下。
第一首,颔联:望秋月与忆(谢)将军成意对;颈联:余与(斯)人成意对,能高咏与不可闻成对。
我在《学会欣赏律诗》中讲过:凡律诗,一般中间两联要对仗(至少有一联对仗)……当有好句时,就是半对也是可以的。以此标准言,这些所谓的通首不对仗,其实也还是对仗的。只是与我们今人的对仗要求有高低罢了。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1 2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以上摘自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是久负盛誉的高校古代汉语教材,它已经哺育了和仍然在哺育着成千上万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多年来,虽然有不少新的、各具特色的古代汉语教材问世,但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地位,仍然无法被其他古代汉语教材取代。用王力的说法,《古代汉语》的成书,是【百家争鸣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结晶。关于律诗的定义,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并没有使用王力《汉语诗律学》的说法。由此可知,众多的编委,是不认可王力的观点的(编委九人,其中王力是主编)。


李白五言八句律诗,诗中无对仗24例

卷164_33 【大堤曲】李白 1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折腰体】

卷165_7 【树中草】李白 2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折腰体】

卷165_11 【少年子】李白 3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折腰体】

卷168_14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2】李白 4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山道。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换头体】

卷168_22 【赠崔侍郎】李白 5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折腰体】

卷169_22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李白 6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折腰体】

卷172_4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李白 7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折腰体】

卷173_12 【江上寄巴东故人】李白 8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换头体】

卷173_14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李白 9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换头体】

卷175_8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李白 10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折腰体】
卷176_25 【送侯十一】李白 11
朱亥已击晋,侯嬴尚隐身。时无魏公子,岂贵抱关人。
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空馀湛卢剑,赠尔托交亲。========【折腰体】

卷176_34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 12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折腰体】

卷177_22 【送郄昂谪巴中】李白 13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换头体】

卷178_38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李白 14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折腰体】

卷178_45 【酬崔十五见招】李白 15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
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折腰体】

卷182_21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李白 16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换头体】

卷182_52 【对酒忆贺监二首 1】李白 17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折腰体】

卷182_56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李白 18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换头体】

卷183_7 【感遇四首 3】李白 19
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
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折腰体】

卷183_31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李白 20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换头体】

卷184_25 【白田马上闻莺】李白 21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折腰体】

卷184_29 【长信宫】李白 22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换头体】

卷184_39 【湖边采莲妇】李白 23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换头体】

卷184_55 【越女词五首】李白 24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换头体】

点评

好文章!  发表于 2016-8-27 2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22: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21 22:3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1 22:19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 ...

呵呵。第一首可没有被选入律诗啊。最后的那首,实为两首绝句,是你弄错了。又:太多了,没有时间给你辨别。

点评

依照你的逻辑,律诗不对仗,不是律诗。那么,完全对仗的,就应该是律诗中的律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1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1 22: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1 22:31
呵呵。第一首可没有被选入律诗啊。最后的那首,实为两首绝句,是你弄错了。又:太多了,没有时间给你辨别 ...

依照你的逻辑,律诗不对仗,不是律诗。那么,完全对仗的,就应该是律诗中的律诗了!

点评

你这是伪逻辑。完全对仗还得符合平仄格式和按要求押韵。缺少一个,便构不成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1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22: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1 22:38
依照你的逻辑,律诗不对仗,不是律诗。那么,完全对仗的,就应该是律诗中的律诗了! ...

你真乱弹琴的。律诗就是律诗,哪有律诗中的律诗的说法。但作为律诗,总得有个最起码的标准底线。
作为一个理论,首先要能自圆其说吧。打自己嘴巴的理论,总得要舍弃吧。

点评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0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0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1 22:44
你真乱弹琴的。律诗就是律诗,哪有律诗中的律诗的说法。但作为律诗,总得有个最起码的标准底线。
...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
————————以上摘自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这能不是标准,这不能自圆其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05: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00:17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 ...

呵呵。如按他的说法,通首不对只要合声律的也看作律诗,那么通首不对且不合声律的被选入律诗,又当如何理解呢?——这可是自打嘴巴的吧!故只能舍弃这个说法,用其它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解释。

点评

呵呵。如按他的说法,通首不对只要合声律的也看作律诗,那么通首不对且不合声律的被选入律诗,又当如何理解呢?——这可是自打嘴巴的吧!故只能舍弃这个说法,用其它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解释。哪里不合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07:55
呵呵。如按他的说法,通首不对只要合声律的也看作律诗,那么通首不对且不合声律的被选入律诗,又当如何理解呢?——这可是自打嘴巴的吧!故只能舍弃这个说法,用其它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0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06: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2 07:04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2 05:31
呵呵。如按他的说法,通首不对只要合声律的也看作律诗,那么通首不对且不合声律的被选入律诗,又当如何理解呢?——这可是自打嘴巴的吧!故只能舍弃这个说法,用其它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解释。

这要看谁来选,这要看用什么标准来选。如果依照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来选,就是只要认声律了。如果是你,你就是认对仗、认半对,不认声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07: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06:59
这要看谁来选,这要看用什么标准来选。如果依照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来选,就是只要认声律了。如果是你, ...

呵呵。所举两首,都是在唐人律诗中的——这可不是由我选的吧!其实王力曾经的观点是:不对仗但合声律要求的,是作为律式古风看的。只是受之于几个顽固不化的老朽的影响,不得不作了自打嘴巴的表述。作为一个理论,前后矛盾,自打嘴巴,又如何让人接受

点评

又改由你提供的两首,更能说明问题。  发表于 2016-8-29 10:35
在搜韵网,输入作者:李白,选五律,可查。  发表于 2016-8-29 07:33
乘.骢不是诗题,不知何书将其收入五律?若不能提供证据,则属大言欺人也  发表于 2016-8-29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89

帖子

4835

积分

栏目嘉宾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98
贡献
1038
金钱
189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2 07: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驳王力,不如反驳空海:29种对其中有:总不对对

点评

对仗难,不对仗更难! 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总不对对】的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0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07: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柳先生 发表于 2016-8-22 07:31
反驳王力,不如反驳空海:29种对其中有:总不对对

对仗难,不对仗更难!
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总不对对】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8-22 0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问题没啥好争的,除了这种律诗还有其它种律诗。

点评

对头! 永明体,也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0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07: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2 08:04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2 05:31
呵呵。如按他的说法,通首不对只要合声律的也看作律诗,那么通首不对且不合声律的被选入律诗,又当如何理解呢?——这可是自打嘴巴的吧!故只能舍弃这个说法,用其它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解释。
用【元兢四声25法】考证,哪里不合律呢?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作例:
牛渚西江夜,平仄平平仄,〇上〇〇去
青天无片云。平平平仄平。〇平〇〇平
登舟望秋月,平平仄平仄,〇平〇〇仄
空忆谢将军。平仄仄平平。〇仄〇〇平
余亦能高咏,平仄平平仄,〇入〇〇去
斯人不可闻。平平仄仄平。〇平〇〇平
明朝挂帆席,平平仄平仄,〇平〇〇仄
枫叶落纷纷。平仄仄平平。〇仄〇〇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2 07: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的标准,第一是句中平仄的使用必须合公认的平仄格律。句数必须是八句。句间粘对,中两联对仗是艺术标准,不粘不对者亦算律诗也是可以的。

点评

点赞  发表于 2016-8-29 0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08: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2 08:17 编辑
言哉 发表于 2016-8-22 07:55
这问题没啥好争的,除了这种律诗还有其它种律诗。

对头!
永明体,也是律诗。总归有一条,不合声律的必定不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22
贡献
13126
金钱
1555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2 10: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乘骢诗,就是古风,算作律诗是错误的。

点评

用声律标准来说话!而不是想当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6-8-22 10:44
李白乘骢诗,就是古风,算作律诗是错误的。

用声律标准来说话!而不是想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2 07:59
律诗的标准,第一是句中平仄的使用必须合公认的平仄格律。句数必须是八句。句间粘对,中两联对仗是艺术标准 ...

附李白诗:乘骢
见君乘骢马,仄平平平仄(大拗O),
知上太山道。平仄仄平仄(A种拗)。
此地果摧轮,仄仄仄平平(律句),
全身以为宝。平平仄平仄(特拗句,准律句)。
我如丰年玉,仄平平平仄(大拗O),
弃置秋田草。仄仄平平仄(律句)。
但勖冰壶心,仄仄平平平(三平调),
无为叹衰老。平平仄平仄(特拗句,准律句)。

呵呵。这首可是在唐人律诗中的,按你的平仄律解释看看,能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16-8-22 10:44
李白乘骢诗,就是古风,算作律诗是错误的。

问题是。这首是被选入唐人律诗的。——这可不是我选的吧。

点评

什么诗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16: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16: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2 12:05
问题是。这首是被选入唐人律诗的。——这可不是我选的吧。

什么诗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8-22 18: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1 22:38
依照你的逻辑,律诗不对仗,不是律诗。那么,完全对仗的,就应该是律诗中的律诗了! ...

你这是伪逻辑。完全对仗还得符合平仄格式和按要求押韵。缺少一个,便构不成律诗。

点评

律诗还有不押韵的吗?何必多此罗咧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1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18: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22 18:46
你这是伪逻辑。完全对仗还得符合平仄格式和按要求押韵。缺少一个,便构不成律诗。 ...

律诗还有不押韵的吗?何必多此罗咧咧

点评

多着呢!不是凑上八句标上律就真的是律的。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1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8-22 19: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18:54
律诗还有不押韵的吗?何必多此罗咧咧

多着呢!不是凑上八句标上律就真的是律的。哈哈!

点评

抬杠吗!不要张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1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22 19:00
多着呢!不是凑上八句标上律就真的是律的。哈哈!

抬杠吗!不要张扬

点评

还要提醒你的是:对仗不合格便等于没对仗,没对仗就不是律诗。 你可别跟那个针啥林胡搅,没好处的。不信,你到菜市场去,跟人说,一尺布对二十菜。看人们会不会笑掉牙,会不会说:“哪来的疯子傻子”。看你还会不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8-22 20: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19:26
抬杠吗!不要张扬

还要提醒你的是:对仗不合格便等于没对仗,没对仗就不是律诗。
你可别跟那个针啥林胡搅,没好处的。不信,你到菜市场去,跟人说,一尺布对二十菜。看人们会不会笑掉牙,会不会说:“哪来的疯子傻子”。看你还会不会再说:数词可以对量词。哈哈!

点评

奉劝这疯丫头别在这瞎掺和,你又不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7 11:33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这个也不行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0:53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怎么不与怒说的吻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2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2 20:45 编辑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22 20:38
还要提醒你的是:对仗不合格便等于没对仗,没对仗就不是律诗。
你可别跟那个针啥林胡搅,没好处的。不信 ...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怎么不与怒说的吻合呢?

点评

王力是何方神圣,偶不太清楚的.,偶只看作品,不听看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2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8-22 20:38
还要提醒你的是:对仗不合格便等于没对仗,没对仗就不是律诗。
你可别跟那个针啥林胡搅,没好处的。不信 ...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这个也不行吗?

点评

你认为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8-22 2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20:4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怎么不与怒说的吻合呢?

王力是何方神圣,偶不太清楚的.,偶只看作品,不听看人。

点评

呢就没有探讨的必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8-22 2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2 20:53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这个也不行吗?

你认为呢?

点评

可以对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2 23: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对仗的!

点评

你连三丈绸和四七九都对上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对呢?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2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04: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