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转载老师《谈写诗的感受七(艺术)》

[复制链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3: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前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韩偓《咏柳(袅雨拖风不自持)》、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唐彦谦《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四首咏柳诗,可知个性是人的精神世界对现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反映为不同的观察视角、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因而又必然反映为用不同语言赋予相同或近似的意境、意象以不同的色彩,最终表现的是对现实生活各自的态度和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下面几首。
韩偓《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袅长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牧《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青门柳》: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韩琮《柳》: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谷《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又是几首咏柳诗,与前面四首咏柳诗比较,除了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外,单以韩偓诗自相比较,也会发现同一作者用不同的诗反映同一事物,也要具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因为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总有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而最终以个性的面貌体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性与共性是一对互以对方为存在意义的矛盾体,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者的联 系正是创作所要表现的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要求创作本身,既不能以个性为由而特立独行,也不能借口共性而随波逐流,是要以鲜明的个性来反映包括作者在内的广泛社会关切,缺一而不可,这才是使欣赏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几首咏柳诗,除了有对现实生活的各自的个性感受外,又能在此基础上以个性视角提炼出关于人生、社会的共同而普遍的话题,将个人情感融于大众的广泛关注,实现了从诗向读者的移情,收到了很好的欣赏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4: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又可以说,创作永远是个性的,没有个性便没有创作,创作的目的却是瞄准共性的,不以共性为目的的创作是自私的,狭隘的,因不具有除了作者以外的欣赏性,也就自然失去了文化意义上的创作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