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学习老师《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四(汉语言) 》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上面句子的第一个分句简化一下,就能更清晰地看到汉语的语法特点:
——小李回来多年。
“小李”是主语,“回来”是谓语,“多年”是补语,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比起其他语言,汉语的句子成分则更加具有灵活性,乃至到了极为活跃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结合上下文或从带有语气的实际使用情形看,句子成分的分析又不一定是死的纸上“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句话完全可以看成“小李回来”以主谓结构的形式做主语,而谓语则是由数量名词“多年”来承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名词可以做谓语,无疑增加了语言的表现手段,同时也减轻了动词充当谓语的压力,故动词在句子中往往可以被省略掉,也不会影响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
——小李的母亲回来还仅仅半年,小李怎样?
——小李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我们还会听到有人会对一个怀孕的女人问:
——你几个月了?
实际上这个句子中省略了“怀孕”二字,而让其它的成分充当了谓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句子成分的这种灵活性,恰恰为要求极其简约概括而又有字数限制的近体诗等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句,提 供了它存在以及创作的语言物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很好地运用了汉语能够省略动词的这一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情况下,动词是不能省略的。动词在汉语中不仅具有语法上的支配、牵连等作用和它对动作行为的叙述意义,还具有极强的描写刻画作用,往往是诗句中“点睛”之笔,如贾岛诗句“僧敲(推)月下门”的“推敲“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一个“惊”字,妙不可言地衬托出了山夜的静谧,最大程度传达出了诗人以动写静创作手法的神奇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当动词也不能实现作者想要表达和描状的意境时,汉语因动词以外的成分也可以充当谓语而使非动作词可以动词化的这一特点,自然就丰富了动词的“大家庭”,不仅显示了汉语的独有特色,也彰显了汉语古典诗诗句的独有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本来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名词或形容词,在这里却活用成了动词,生动地概括和描状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作者为什么没有用“吹”、“到”、“入”等词语,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一般把这称为是诗人对汉语“练字”的技巧,其实这何尝不是汉语本来就具有的一种语法功能,是诗人对汉语这种功能的发现,否则怎么“练字”又有何意义?这再次,是汉语这一独特的平台,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这一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那些不以汉语特点为基础,而单纯凭主观臆造出来的所谓“练字”、“练语”,以及由此构成的所谓诗句,无疑是应该摒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主要是通过词和句子把意思传达出来的,无可避免地会用到一系列语法知识,认识字词句对写诗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程度上说。诗歌是对字词句的支配艺术,有了字词句的存在,才会产生对字词句的支配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读到一些当今所谓的“诗”,或谓旧体诗,或谓现代诗,忽有自己不会写诗的感受,很羡慕人家把读者带入雾里,让人感觉自惭形秽而不得不随声附和地误以为“玄妙”的本事,读古人诗反倒没有这种感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回来,对语法知识有意或无意的运用,决定着一个人遣词造句的能力,但这还只是属于使用文字的一项最基本能力,对写诗而言,在咬文嚼字之上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修辞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诗的感情色彩不同于一般文字,故离不开对大量修辞知识的运用。比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就兼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辞不仅使遣词造句更准确,也能促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充满各种感情色彩,并有利于营造意境,从而深深地打动人。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引用、粘连以及通感的运用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写诗还要有很好的直接与间接表现心怀的能力,如直抒胸臆的方法和寄托于物的方法,或二者兼用。前者是把作者感官或心理的直接感受,以恰当的语言像“有什么说什么”似的讲出来,如上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又如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4-11-24 17:21 编辑

后者是以借物代言类似“旁敲侧击”似的一种表达技巧,如上面《鸟鸣涧》,诗中见不到作者一丝表现心中情绪的字眼,而作者的情怀又显而易见,因为作者的情怀全交给了他眼中的外界事物,他怎么写这些事物,这些事物就代表了他什么样的心情,这就是寄托。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句,起句用寄托法,对句则用了直抒胸臆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怎样,写诗都是人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反映,总体上说就是人的语言贮藏能力和关乎表情达意的语言提取、选择等运用能力,这部分内容虽与本文所探究的诗的格律关系不大,却是必要的储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