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精华45
注册时间2016-9-25
威望2099
金钱13708
贡献9199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威望- 2099 点
贡献- 9199 次
金钱- 13708 枚
 
|
发表于 2023-7-27 16: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淬叶之声 于 2023-7-27 16:57 编辑
王力先生还参与了“普通话”的制定。他虽是科考古韵熏淘出来的,却也就是个语言学者。从王力这里得两个结论:.
一、普通话是旧韵里生出来的,有传承关系。但,普通话出现是中国音韵巨大进步:1、有拼音字母注音,可以全国各个地域通用,古代盼望几千年的语言统一,由普通话实现了。包括少数民族。我接触的新疆、云南、广西等地少数民族,不少人普通话很标准;2、普通话歌曲,铺天盖地连古典诗词原作,也用普通话唱了;无人说普通话不能用来写古典诗词!3、普通话连带的语法、标点等工具,利于文章诗词写作。古代,既无完整语法,又无标点符号,现在是不是都正过来了?
.
二、王力不是诗人,无名作留世,一个还未进诗门的,除了音韵,对诗词无多少发言权。我赞成毛泽东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单论诗体裁,只是诗一个面,不能涵盖整个诗歌。而王力讲的,仅仅是科考韵的格律诗。不包含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歌行体。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不是格律体,一样是千古名篇,世代流传。《全唐诗》里有些“近体”作,并不为人熟知。若只讲格律体,只是体裁一个角。更不能涵盖诗的整体。
我觉得,需要拿点真知灼见。不要在理论版“卖大”,那没用。自以为是或起哄,只会贻笑大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