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孤鹤

各种正体诗体都来源于杂体诗

[复制链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0:17
【你有根据拿根据来。总不能你说不是就不是吧】?
三羊没见过武则天时候有人使用【平侧】,到王昌龄时候 ...

你没见也是理由?孤鹤的【武则天时,定平仄(侧)】的依据是来自我的帖子,见我发的帖子,相不相信是你的事。

点评

【武则天时,定平仄(侧)】, 你的帖子,就是真是的吗?! 你孤鹤无根无据说瞎话,难道不让读者【质疑】吗? 难道【副首版】就是【天王老子】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0: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4-21 10:50 编辑
孤鹤 发表于 2023-4-21 09:57
3.格律诗,刘滔的24异声,格律诗才开始萌芽(注意汉魏晋出现的“格律诗”那是种自然现象,属于瞎猫抓死老鼠情况,不是萌芽),唐太宗喜欢玩这种24异声的诗,于是一批大臣跟风,到武则天时,定平仄(侧),格律诗开始扭扭捏捏的登台表演幼稚的节目,到沈宋才把“舞蹈动作”规范化,格律诗才渐渐成为正体。因此,从南北朝到沈宋时,两百年间格律诗都是杂体诗,处于文字游戏时期。
只好像对小学生讲课一样的详细讲一遍了
刘滔的24异声,格律诗才开始萌芽---------刘滔的24异声,是四声,但他与25异声不同,不同点在于分组,由于24异声,在2和4上停顿,于是格律诗才开始萌芽。也就是说25异声与格律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24异声,开始与格律诗产生了关系,所以说是萌芽。
唐太宗喜欢玩这种24异声的诗,于是一批大臣跟风,------这是格律诗前期的第二个阶段,但仍然是24异声,不过在24异声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24平仄相间的句子和诗,甚至有全诗都是律句的诗。
到武则天时,定平仄(侧),格律诗开始扭扭捏捏的登台表演幼稚的节目,------这是格律诗的第三阶段,由自发到自觉,平仄才正式登台。平仄律与24异声律正式壁垒森严。所谓扭扭捏捏是说它的发展过程复杂曲折。
到沈宋才把“舞蹈动作”规范化,格律诗才渐渐成为正体。-----这是格律诗的第四个阶段,定型阶段。
因此,从南北朝到沈宋时,两百年间格律诗都是杂体诗,处于文字游戏时期。---------这是小结,说明格律诗的形成经历了文字游戏的杂体诗阶段。
不知还有什么问题么?
永明体和近体诗一样,都是格律诗!

点评

那是你的观点,我们尊重你,但你不能强加于我们,我们根本不赞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3-4-21 10:04
那肯定比你清楚多了

出水才见两腿泥!
说说看!!

点评

所以不谈  发表于 2023-4-21 13:47
不得歪楼  发表于 2023-4-21 13:28
谁有水平大家心里有数,就不必说啦  发表于 2023-4-21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0:34
三羊:
我喊你三羊兄弟好呢,还是喊你三羊先生?
我们是一个团队。发帖只能由个人名义发出,也就是首创者。当他发出的帖子,我们这个团队无一人反对,或者经过讨论有所修正后,成立后的观点便成为我们这个团队的观点。20年来我们都是这样进行的。
像这个帖子,安版、小草儿、追星族、我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那么表示它的观点我们赞同,已经是我们团队的观点了。
24异声与平仄是两个概念,我们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你的看法正确与否,你可以拿去其他地方再与人讨论看看

【24异声与平仄是两个概念,我们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你的看法正确与否,你可以拿去其他地方再与人讨论看看】

错了不知道错了,还在一根筋撞南墙。

点评

是谁错,我们不予你争。你班吃自己的看法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0:36
【刘滔的24异声】,究竟是【24异四声】还是【24异平仄】?
这一点你都不能达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别 ...

24异声与24异平仄这么明显,你怎么纠缠,却说别人呢?我也跟着无言了

无法讨论,免提吧

点评

24异声,既可以是【24异四声】,也可以是【24异平仄】! 这个难道还要抬杠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0:37
你没见也是理由?孤鹤的【武则天时,定平仄(侧)】的依据是来自我的帖子,见我发的帖子,相不相信是 ...

【武则天时,定平仄(侧)】,
你的帖子,就是真是的吗?!
你孤鹤无根无据说瞎话,难道不让读者【质疑】吗?
难道【副首版】就是【天王老子】吗?!

点评

难道【副首版】就是【天王老子】吗?! ---这是你该说的话吗,怎么总说些无事生非的话。注意:就事说事!  发表于 2023-4-21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0:48
永明体和近体诗一样,都是格律诗!

那是你的观点,我们尊重你,但你不能强加于我们,我们根本不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4-21 11:05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0:56
【24异声与平仄是两个概念,我们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你的看法正确与否,你可以拿去其他地方再与人讨论看看 ...


是谁错,我们不予你争。你保持自己的看法吧

点评

读刘滔,相同的358个汉字—— 何伟棠读出的刘滔理论是【24异平仄】! 杜晓勤读出的刘滔理论是【24异四声】!   《文镜秘府论·二十八种病·蜂腰》摘要: 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讲究平仄的道理是什么?    腾讯网
“可这种方法毕竟需要深厚的文学和音韵学功底。到了武则天时期,因为官场大清洗,急需新生力量上位。在科考中诗文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然而大量文人因为缺乏音韵知识,导致诗文水平不高,错失仕途。格律诗的规范也逐渐成型,这个时候,就急需一套简单、明白、针对诗歌创作的音韵学规则。

平仄的概念顺势而生——武则天钦点,丞相许敬宗编写了一部新韵书,提出了平仄概念,大幅度减低了四声在诗歌创作中的混杂繁复。

“当许敬宗提出平仄划分概念,将四声(五声)简化为“平仄”二元后,格式瞬间明朗”

点评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诗赋,主考为刘思立。 宰相许敬宗(592—672)死于大唐科考诗赋十年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0:59
24异声与24异平仄这么明显,你怎么纠缠,却说别人呢?我也跟着无言了

无法讨论,免提吧 ...

24异声,既可以是【24异四声】,也可以是【24异平仄】!
这个难道还要抬杠吗?

点评

不是抬杠,是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26
第二,还得看限制词,“刘滔的二四异声”。“刘滔的”有平仄么?别脑筋不转弯呀  发表于 2023-4-21 11:52
要看时代呀,老弟  发表于 2023-4-21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讲究平仄的道理是什么?_   作者?
2020年11月14日
当许敬宗提出平仄划分概念,将四声(五声)简化为“平仄”二元后,格式瞬间明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不但看得清爽,也很容易发现诗句之间平仄的规律。

点评

许敬宗(592—672)定平侧(仄), 诗家夫子王昌龄(690—756)的行文,难道能有不用【侧】字代替【上去入】之理?! 王昌龄《诗格》○调声 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七言是谁规定发明的?    2022-07-14

周颙提出了四声,沈约规定了四声八病,形成了咏明体的诗歌。其中沈约就是一个关键,诗人们开始用四声来对诗歌进行规范,在武则天时期又出现了平仄,宫廷诗人逐渐对律诗的体制进行的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4-21 11:27 编辑

诗词格律平仄讲座汇总20句   -古海录文学社

2023-04-03 13:40:36
诗词格律平仄讲座

1、平仄是用声调划分的。平仄格律产生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唐宋时期属于汉语的中古音时期,那时候汉语四声八调系统,四声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各分阴阳。平声就是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上声就是普通话的三声,去声就是普通话的四声,入声这个声调在现在普通话里没有了,都分到了一二三四声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斗说诗词之平仄问题   2023-03-28

平仄的历史由来:武则天时期文人集团经过了大清洗,人才短缺,选拔人才就成了重中之重,如何选拔就成了问题。选拔就需要标准,就和现在高考一样,需要统一的试题,这时候平仄格律就成了最好的标准,武则天命丞相许敬宗编写了一部新韵书,将比较繁琐的四声简化为平仄。这部韵书就想当于现在的高考提纲,(平仄格律的概念顺势而生),这就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平仄(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 百科

2022年8月1日 这一时期的汉字四声是“平、上、去、入”。 唐朝宰相许发现四声记谱法与格律诗相比仍然复杂,于是武则天主持编纂了一部音韵书。本书将“平”和“上入”的四声分为平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第二讲:何为平仄?格律的第一条法则 - 哔哩哔哩



2022年3月2日
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平仄声)
2023-02-19 10:31
唐朝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也是南宋末年刘渊《平水韵》的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去入:中古汉语应该有多少音调(希顶语音韵理论)



黄雀飞

进入唐朝,宫廷诗人们开始整理并研究开创格律诗体。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但是个人认为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为平仄?格律的第一条法则





梧桐树边羽

2020-05-02 10:50

进入唐朝,宫廷诗人们开始整理并研究开创格律诗体。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武则天时定平侧的帖子大概有五六十个。一句话,不是我刚刚编造的就够了。至于是不是那么回事,谁反对,谁取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2: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4-21 12:4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1:13
古诗词讲究平仄的道理是什么?_   作者?
2020年11月14日
当许敬宗提出平仄划分概念,将四声(五声)简化为 ...

许敬宗(592—672)定平侧(仄),
诗家夫子王昌龄(690—756)的行文,难道能有不用【侧】字代替【上去入】之理?!

王昌龄《诗格》○调声
凡四十字诗,十字一管,即生其意。头边廿字一管亦得。六十、七十、百字诗,廿字一管,即生其意。语不用合帖,须直道天真,宛媚为上。且须识一切题目义最要,立文多用其意,须令左穿右穴,不可拘捡。作语不得辛苦,须整理其道、格。(格,意也。意高为之格高,意下为之下格。)律调其言,言无相妨。以字轻重清浊间之须稳。至如有轻重者,有轻中重,重中轻,当韵之即见。且“庄”字全轻,“霜”字轻中重,“疮”字重中轻,“床”字全重。如“清”字全轻,“青”字全浊。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以次又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

点评

王比许晚了两个甲子呢。我又无语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2: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4-21 12:48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1:03
是谁错,我们不予你争。你保持自己的看法吧

读刘滔,相同的358个汉字——
何伟棠读出的刘滔理论是【24异平仄】!
杜晓勤读出的刘滔理论是【24异四声】!
  《文镜秘府论·二十八种病·蜂腰》摘要:    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是也。此是一句中之上尾。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诸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如阮瑀《止欲赋》云:“思在体为素粉,悲随衣以消除。”即“体”与“粉”、“衣”与“除”同声是也。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伟棠如果这样读,那是不对的。但我对你的说法不大信,因为你读的总与别人不一样。

点评

刘滔的理论应是:24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2:35
许敬宗(592—672)定平侧(仄),
诗家夫子王昌龄(690—756)的行文,难道能有不用【侧】字代替【上去入 ...

王比许晚了两个甲子呢。我又无语啦

点评

完了两个甲子,难道平仄还变化吗? 不说王昌龄,说元兢《诗髓脑》也是一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3: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1:07
古诗词讲究平仄的道理是什么?    腾讯网
“可这种方法毕竟需要深厚的文学和音韵学功底。到了武则天时期, ...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诗赋,主考为刘思立。
宰相许敬宗(592—672)死于大唐科考诗赋十年前!

点评

考诗赋,能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也说明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4-21 13: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4-21 13:15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3-4-21 12:52
王比许晚了两个甲子呢。我又无语啦

完了两个甲子,按理【平仄】应该风靡大唐了吧!
不说王昌龄,说元兢《诗髓脑》也是一样的!

点评

完-----晚  发表于 2023-4-21 13:19
都一样晚啦。你真的不善于作考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在此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24异声,二人其实看法是一致的,都是指四声,但羊受何的影响,认为孤鹤没说清。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从众,那就是24异声指四声,如果认为是平仄,则应说“24异平仄”,只说“24异声”便是错误的。不是想怎样说就怎样说的。这个问题不再讨论,不要再发帖子了,大家时间是宝贵的。
第二个问题是平仄提出的时间。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不是三羊这样简单粗暴地否定法。而应该是谁主张谁取证。日本和尚那儿传回来的几本书是不足为证的,时间都太晚了。上官仪的理论讨论中全是四声,无平仄的,因此可证上官仪时无平仄。我的证据都来自帖子,属于第二手资料,不是最可信的,但不能说我乱编,这样说,我是有点生气的。一生以来我做学问从不乱说乱编,因为我有不少东西是会流传于世的,这点许多了解我的人都心中有数,因此我的东西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打磨。所以希望以后三羊在这方面不要乱批评我。
很希望三羊有证据推翻这五六十个认为武则天时定平仄的帖子。

点评

如果是【武则天定平仄】—— 元兢《诗髓脑》“平”与“上去入”,早就改成【平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3: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3:10
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考诗赋,主考为刘思立。
宰相许敬宗(592—672)死于大唐科考诗赋十年前! ...

考诗赋,能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也说明不了

点评

你44楼的引文不是说是为了【科考】吗? 半斗说诗词之平仄问题 2023-03-28 平仄的历史由来:武则天时期文人集团经过了大清洗,人才短缺,选拔人才就成了重中之重,如何选拔就成了问题。选拔就需要标准,就和现在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8:06
说明你引用的文章是错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3: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4-21 13:13
完了两个甲子,按理【平仄】应该风靡大唐了吧!
不说王昌龄,说元兢《诗髓脑》也是一样的! ...

都一样晚啦。你真的不善于作考证

点评

元兢《诗髓脑》再晚,不会晚于唐朝科考诗赋的开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21 1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4-21 13: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4-21 13:24 编辑

三羊最大的优点是认真,其次是善于搜集资料
最大的缺点是读东西常常读不透,其次是专在鸡毛蒜皮上做文章。
好好发扬特长。此帖三羊看完我马上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