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九门提督

[五律] 雨中梧桐

  [复制链接]

269

主题

141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7
贡献
2560
金钱
5478
发表于 2022-8-28 1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09:53
不矛盾。句子有腰,诗也有腰。也都有折腰一说,不过二者不是一回事。

这首诗的腰没问题,折的是其他地方。算是九门的创新吧。

点评

这样的体例,凡读过《唐诗三百首》的,就不会有此一问了。盛唐律诗有很多这样的,这不是俺创新。老兄再翻翻《唐诗三百首》就知道俺所言不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1:27
王力先生没错。所不同的是他介定了折腰体体,但没直接说一定要折在腰上,而是婉转说诗中的腰在哪。古人诗话中讲折腰与折腰体时也是分别叙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木子 发表于 2022-8-28 10:00
这首诗的腰没问题,折的是其他地方。算是九门的创新吧。

王力先生没错。所不同的是他介定了折腰体体,但没直接说一定要折在腰上,而是婉转说诗中的腰在哪。古人诗话中讲折腰与折腰体时也是分别叙述的。

点评

折腰体不折腰折在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141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7
贡献
2560
金钱
5478
发表于 2022-8-28 1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10:13
王力先生没错。所不同的是他介定了折腰体体,但没直接说一定要折在腰上,而是婉转说诗中的腰在哪。古人诗 ...

折腰体不折腰折在哪?

点评

这样问是逻辑,不是诗法。清人对折腰句、折腰体的认知是不尽统一的。你随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木子 发表于 2022-8-28 10:16
折腰体不折腰折在哪?

这样问是逻辑,不是诗法。清人对折腰句、折腰体的认知是不尽统一的。你随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点评

那就随意折把,折哪儿都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141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7
贡献
2560
金钱
5478
发表于 2022-8-28 10: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10:18
这样问是逻辑,不是诗法。清人对折腰句、折腰体的认知是不尽统一的。你随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

那就随意折吧,折哪儿都成。

点评

并非如此,对于律诗腰在哪的认识,学界一直有争议。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文学遗产,2002年第十二期,饶少平的文章。人们把腰指定在第三句,笫五句和第七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木子 发表于 2022-8-28 10:20
那就随意折吧,折哪儿都成。

并非如此,对于律诗腰在哪的认识,学界一直有争议。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文学遗产,2002年第十二期,饶少平的文章。人们把腰指定在第三句,笫五句和第七句。

点评

尘兄,低头,折腰,屈膝。我是这样理解的。诗可低头,折腰。避免屈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52
折在第七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25

帖子

69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1636
金钱
2685
发表于 2022-8-28 10:3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点评

此二首下折腰,上折腰,中折腰如杜诗"宾至",太多不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25

帖子

69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1636
金钱
2685
发表于 2022-8-28 10:3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韵初成 于 2022-8-28 10:39 编辑

杜甫《咏怀古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141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97
贡献
2560
金钱
5478
发表于 2022-8-28 1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10:26
并非如此,对于律诗腰在哪的认识,学界一直有争议。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文学遗产,2002年第十二期,饶少平的 ...

腰折在第七句?

点评

王维有送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住九龙潭两首七律为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5445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88
贡献
6249
金钱
8157
发表于 2022-8-28 10:5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10:26
并非如此,对于律诗腰在哪的认识,学界一直有争议。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文学遗产,2002年第十二期,饶少平的 ...

尘兄,低头,折腰,屈膝。我是这样理解的。诗可低头,折腰。避免屈膝。

点评

只说折腰即可,名词太多反难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657

帖子

65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18
贡献
1491
金钱
2539
发表于 2022-8-28 1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常说“铺天盖地”,反过来要"盖天",除非是特别情况。在此,九门失手了。

点评

知道盖天说否?俺不至于,嘿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有送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住九龙潭两首七律为证。

点评

看起来王维喜欢这样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25

帖子

69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1636
金钱
2685
发表于 2022-8-28 10:5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韵初成 发表于 2022-8-28 10:33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 ...

此二首下折腰,上折腰,中折腰如杜诗"宾至",太多不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0: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韵初成 发表于 2022-8-28 10:56
此二首下折腰,上折腰,中折腰如杜诗"宾至",太多不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925

帖子

69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34
贡献
1636
金钱
2685
发表于 2022-8-28 10:5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10:54
王维有送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住九龙潭两首七律为证。

看起来王维喜欢这样写。

点评

唐诗有很多格式后来都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1: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韵初成 发表于 2022-8-28 10:59
看起来王维喜欢这样写。

唐诗有很多格式后来都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11:2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木子 发表于 2022-8-28 10:00
这首诗的腰没问题,折的是其他地方。算是九门的创新吧。

这样的体例,凡读过《唐诗三百首》的,就不会有此一问了。盛唐律诗有很多这样的,这不是俺创新。老兄再翻翻《唐诗三百首》就知道俺所言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11:2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知的远方 发表于 2022-8-28 10:53
我们常说“铺天盖地”,反过来要"盖天",除非是特别情况。在此,九门失手了。 ...

知道盖天说否?俺不至于,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11:3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真正读明白《唐诗三百首》的诗友也不多,这比较遗憾。俺读过唐诗三百首数个版本,对唐诗的大致框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没有细读的,现在读也来得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11:3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最近在读唐人选唐诗,读到其中的《才调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11: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色 发表于 2022-8-28 10:52
尘兄,低头,折腰,屈膝。我是这样理解的。诗可低头,折腰。避免屈膝。 ...

只说折腰即可,名词太多反难弄。:)

点评

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标准正格”是古人穷尽所有可能的组合仅存的“硕果”之一,从流传那些名篇来看,唐人不是那么斤斤计较偶尔犯规,似乎认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完全严格讲究规矩,写出来的不见得可观,偶有犯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2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11:44
只说折腰即可,名词太多反难弄。:)

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标准正格”是古人穷尽所有可能的组合仅存的“硕果”之一,从流传那些名篇来看,唐人不是那么斤斤计较偶尔犯规,似乎认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完全严格讲究规矩,写出来的不见得可观,偶有犯规,也不见得就不是好诗。律诗,大致而言,联与联之间允许犯规一次不算大事儿。

点评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方能变通融贯。不知拗变之法,而用正体说事,说象窥豹之病难免。假把式练久来,会把自己都忽悠得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21: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8-28 20:32
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标准正格”是古人穷尽所有可能的组合仅存的“硕果”之一,从流传那些名篇来看,唐人 ...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方能变通融贯。不知拗变之法,而用正体说事,说象窥豹之病难免。假把式练久来,会把自己都忽悠得信了。

点评

孔夫子说“不逾矩”,这个“矩”就是知道上限在哪里,也知道下限在哪里。律诗,其实也一样,须要知道其“矩”为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21: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21:19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方能变通融贯。不知拗变之法,而用正体说事,说象窥豹之病难免。假把式练久来,会把 ...

孔夫子说“不逾矩”,这个“矩”就是知道上限在哪里,也知道下限在哪里。律诗,其实也一样,须要知道其“矩”为何。

点评

诗到化境,是所谓有法无法。有规矩浑然其中耳。律诗既要知道正体,又要明白变体才是规矩全豹。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难免流于你说俺说,要是遇上个没有安全感的,会很费神。莫与言诗可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8-28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8-28 2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8-28 21:32
孔夫子说“不逾矩”,这个“矩”就是知道上限在哪里,也知道下限在哪里。律诗,其实也一样,须要知道其“ ...

诗到化境,是所谓有法无法。有规矩浑然其中耳。律诗既要知道正体,又要明白变体才是规矩全豹。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难免流于你说俺说,要是遇上个没有安全感的,会很费神。莫与言诗可也。

点评

这几天,俺一直在想的不是评诗,而是如何写。俺从来没有想到,有人一直以剥皮的方式“写诗”——俺在想,这样的诗友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如果很多的话,简直就是一种悲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1 2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2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8-28 21:40
诗到化境,是所谓有法无法。有规矩浑然其中耳。律诗既要知道正体,又要明白变体才是规矩全豹。只知其一  ...

这几天,俺一直在想的不是评诗,而是如何写。俺从来没有想到,有人一直以剥皮的方式“写诗”——俺在想,这样的诗友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如果很多的话,简直就是一种悲哀。

点评

有些人本来就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不小心一只脚踏进了门,又不想花心思研究古人,所以起了投机取巧的心思。这种人很多。只一点,但凡自己能够写好的,绝对不肯去拿古人的东西剥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9-2 0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2 03: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9-1 23:02
这几天,俺一直在想的不是评诗,而是如何写。俺从来没有想到,有人一直以剥皮的方式“写诗”——俺在想, ...

有些人本来就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不小心一只脚踏进了门,又不想花心思研究古人,所以起了投机取巧的心思。这种人很多。只一点,但凡自己能够写好的,绝对不肯去拿古人的东西剥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3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律诗绝句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55
贡献
11296
金钱
14176
发表于 2022-9-15 2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8-22 22:31
老兄这么一说,倒是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1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