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64
金钱115892
贡献102633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64 点
贡献- 102633 次
金钱- 115892 枚
 
|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4-29 23:19 编辑
2021.3.21留言
1、远视和短视
1)谢谢树阴照水诗友的留言,正如您说的那样,“文章是大写的诗,诗是浓缩的文”,都是大道的载体,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实际上道的载体是人,因为不论任何文学体裁都是人的创作行为。通常所说的艺术创作就是这样,诗和文章都属于艺术创作,都是一种艺术实践行为,也都是对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综合运用,更是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我刚开始也不懂得这些,自从跟了老师,读了他的文章,慢慢的才明白了一些道理,虽然理解上还是很肤浅,但相对以前总算还是进步了的。
关于学习时间的问题,我也常常有同样的感慨,就是觉得自己以前荒废了太多的时间,但人生总是有机缘的,时候不到,我们也很难脱身,也就很难认识到这些。认识是一个人能够反思过往,而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机会,即缘分,我们只要改变过去的懒惰和虚荣,通过现在的努力学习,我想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时间有时间就像一个蓄水的海绵,您挤挤水就出来了,否则就算时间再多,却总是也不够人浪费,这个我个人是深有体会的。
我以前也喜欢看一些闲书,红楼梦就是其中一本,而且还算是喜爱的一本,我觉得贾宝玉之所以不愿意读书是个假象,他不愿读的是仕途经济之学,因为这些都是以功利为目的,因这个他还和薛宝钗,和湘云都生过气,唯有林黛玉能理解他的心情,因为他们两个有共同的爱好,读诗和文章都是为了修身养 性。只有把人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在此之上的才都为正道,这样的人都是走在规律上的人,他们不管是做诗,还是作文,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总是那么的有超脱凡俗和远见卓识,惟有这样的人才配谈仕途经济,否则抛开做人,而直接的去追求仕途经济,这无疑是急功近利和惺惺作态的虚假行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为活的太真实,所以他们才厌倦这样的人,这是我关于读红楼梦的一点体会,在这里与诗友分享一下,能博一笑即可。
至于诗是末节,我是这样理解的,孔子不是说过:“虽小道犹有可观,致远恐泥”。如此我想,诗相对于文章在顺序上也许是末,但在道理上没有先后,都是大道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不必有所偏薄,有所偏薄的只是个人的喜爱,这是性情使然,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至于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这是读老师文章的感受,也代表了我的学习体会,其中好多都是老师论述过的,我只是把它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而已,再次谢谢诗友的留言。
2)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马上去改。
3)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马上去重新查看。对于没有通知树荫照水诗友,这确实是我的失误,我以为老师留言在这里他能看得见,事实上,如果他不特意找是看不见的。这就像当初酬笔道诗友在您的空间下给我留言一样,我如果不是去重新查看老师的留言而无意中发现,否则的话,我也是看不到的。我现在明白了论坛留言的这个规律,我马上去通知树阴照水诗友。
4)谢谢的诚心交流,红楼梦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小说,我也是看一次哭一次,看来我们是同样的人,晚上下班回来再分享一点个人感受。老师说文章要分段的留言,您应该看到了吧?我看您已经重新分了段,以后我们都要注意这个事情,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5)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通过老师的话让我们了解到了当今诗坛的现状,也明白了老师的具体规划和策略方法,这就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和视野。我们确实不能只凭自己的爱好就做街头巷议,这样虽有利于交流感情,但也有易形成夸夸其谈的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以此深以为戒。
这可能就是孔子说的,“虽小道犹有可观,致远恐泥”的意思,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归主题,回到写实的理论和实践上来,否则岂不成了没有主次和轻重之分了,这点我们应该明白和注意。
我一定会听从老师的教诲,向树阴照水诗友学习,学习他的思考周全和办事稳重。一有机会,我也会去和即喜欢诗词的,又认识的朋友谈谈,希望他们也能够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每每谈起红楼梦,我多少都会有些感慨,因为我曾经也算向林黛玉学过写诗,就是香菱学诗的那篇文章,可惜没学会,学了个半吊子,看来我是远远不及香菱的,这也算是间接的为树荫照水诗友分享了一点个人对红楼梦的感受,就此打住。
至于我的心路历程,我从小就热爱文章和诗词,只是爱读爱看。实际上看的也不多,读的也不多,都是在打工生涯中零零散散的,断断续续的,而且还是挑三拣四的看了一些。主要是一些小说,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比如四大名著,也看过一些历史方面的杂书,唐诗三百首和老庄等一类的闲书 。
就诗人里面,我最喜欢杜甫和陶渊明,一个诗风雄浑,工整,而格律精当,一个是清新自然,淳朴淡泊,所以我想把诗写的像他们那样好就行了。“诗是吾家事”,老师知道的,这是我们杜氏一族的家风和责任,我还是想把好的家风和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很可笑,而我却是认真的。
本来我没有信心在诗道方面能够赶上这两位前辈,但是自从跟老师学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至少在思想境界上不至于差的太远。如果有一天真的能够达到,我应该把这种成功的实践经验传播给喜欢诗词的朋友们,因为诗道的弘扬,不能只靠单单几个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众人的力量就无穷。现在不是有网络这个工具吗?这就让传播变成了更加便捷快速的事情。如果还有可能,我愿意写一部小说,把理性和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把大道和个人行为和思想结合在一起,把与人为善和坚定不移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更加把诗道和文章结合在一起,如此写出来的小说,我想还是有人看的。这些就是我暂时的一点点想法,也算是一点规划吧。
6)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育,看来我是得抓紧效率,写之前老是犹豫半天,一犹豫,时间就过去了好多,这优柔寡断的毛病还是要改一改。我尽量去联系一些朋友,先去诗词吾爱网上找一找。
7)谢谢老师的教诲,我是似乎找到了一点提高效率的方法,正如您说的注意力要集中。大脑要有保持兴奋状态,这样的思维的触角就时时刻刻存在,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既有秩序,也不至于偏离主题。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50173-1-1.html
2、怎样从智力因素修养体会写诗
1)谢谢老师的文章,使我明白了,思维就是各种能力交织的平台,以及融合各种能力达到运用的能力,而逻辑能力就是其主要体现。
2)谢谢老师的文章对“怎样从智力因素修养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先天智力因素和后天素质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先天智力因素的5个方面,为后天的素质形成提供了机缘,不论是认识,知识或者是技能,都离不开这些,因为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改造世界的原始动力,对人而言这些都是天赋。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天赋和这个还是有所区别,常常指的是这5方面天赋的优劣,比如一个人的记忆天赋好,那他就是过目不忘,这样如果人好好读书,就算不能高瞻远瞩,起码也是满腹经纶,唯局限于此,就成了死记硬背,就成了酸儒。如果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注意能力比较好,那这个人适合去做侦查兵,或者是科学家等观察研究方面的事情,唯局限于此就成了窥视狂,或者是见风使舵的人。如果一个人的想象能力超强,他这个人适合去做编剧,小说家,艺术设计等等注重创新的行业,唯局限于此,就成了胡思乱想,甚至会成为精神病。如果一个人的逻辑能力较强的话,那这个人适合做行政总监,或者国家人事部门官员,或者是外交官,或者是政府总理等等人际关系处理,亦或是各种关系的分析方面的人才,唯局限于次,则成了投机倒把,偷税漏税,贿赂社会官员等等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如此看来,这5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人都不能缺,唯哪方面较为突出,这个突出的方面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天赋。
天赋与后天素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是开发和被开发的关系,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天赋只有通过后天的修养和实践,才能得到锻炼,这个过程就是激发潜能和天赋的过程,从这个关系上来看,后天的修养就是先天天赋得以成长的营养,先天天赋就是开发后天知识,认识,技能等素质的基础。但通常的情况是,当一个人天赋显露的时候,这个人会陶醉于自己的天赋能力而不知进取,这样慢慢下来,他的天赋必将有一天枯竭,伤仲永的故事已经说明了一切。
由此可见,天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更加重要,因为这个世上很少是没有天赋的人,只是某些方面不够突出,如果后天知道努力,这种差距也不难消除。如果一个人既有天赋又知道努力,那这个人就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他取得成功就成了必然,历史上多少的英才都是这类人物,如王勃,骆宾王,白居易等等,唯不能说的是,这些人的成功是仅仅靠了自己的天赋,那样的话就是以偏概全和不符合事实的。
这样我就多多少少明白了一点,逻辑能力是人的理性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更倾向于人的感性思维能力,而观察能力和注意能力则是思维的认识判断能力,而记忆能力是思维的存储能力,这些种种的能力共同构建了一个思维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思考分析的舞台,是智慧产生的基础。而是种种的一切,都为后天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机缘,只要后天肯于努力学习和实践,那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就不是问题,毕竟先天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就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形成。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6597-1-1.html
3、怎样从非智力因素修养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从非智力因素修养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的理解是这样,就像老师说的那样,非智力因素是顺应先天而来,是基因的遗传,所以是人生而有之。我还明白了,基因并非单单指生物学,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基因也饱受封建专制的摧残和荼毒,这里面对人情感的形成也有深远和根深蒂固的影响。
区别之处在于,一个是内因的基因,一个是外因的基因,一个是人之本性之根,一个是腐朽落后的文化和观念之根,前者属于非智力因素,而后者属于智力因素,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人今天普遍的精神风貌。
通常情况下,人的内因总是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感性战胜理性的结果。但如果内因足够健康且合理,那外因在它的控制之下也相对合理,这反而是能忍耐和意志坚定的表现。由此可见,外因虽然决定内因的形成和健康有效,但这如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一样,是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内因只有接受了外因并合为一体,这时才谈得上外因对内因有了决定作用。否则明明心里不愿意,也还是点了头,这要么是妥协的屈从,要么就是投机倒把的阿谀奉承之徒。
当今社会就普遍出现屈从妥协和阿谀奉承现象 ,前者多处于无奈,也就是通常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后者多是居心叵测。一切向钱看,以成败论英雄,如此种种功利思想,让身不由己和居心叵测成了当前社会普遍人群最明显的特点和特征。究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人被少数人自私自利价值观绑架的结果。
总之,这些即来自于过往的封建落后思想沉渣泛起,也是如今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是两种腐朽思想大背景下的苟和结果。如果中国要真正的摆脱这样的窘境,我想就是要重新回到规律上去,重新唤醒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让真理来指导和教化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此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样真理就有了传承。
而真理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文而化之,能够通过实践指引,让人们彻彻底底的形成健康且合理的感情和认识,如此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也完成了统一。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7569-1-1.html
4、怎样从对待修养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从对待修养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仁人志士。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新社会有了新的变化,对仁人志士的要求,当然有了新的内涵。仁人是有德的人,志士是有志的人,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了仁人志士。 德即是一种人性上的涵养,也是一种行为上的修养,所以德行一般并称,德即是行,行也是德,就像与人为善这样的行为,就是仁德的行为。仁人志士自有为人处事的原则,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等等优良的为人处事。新时代的仁人志士,首先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有意愿而没能力只能算仁人,既好人,有能力而没意愿,只能算是一个有“志”之士,但是这个“志”要打引号,因为有志于财富也算有“志”。事实上不能这么看,真正的有志之士也一定是有德,因为德让人胸怀宽广,志让人意志坚定,没有德行的志士算不上志士,毕竟志士都是正面的形象,哪有称小人是志士的道理呢?这是讲不通的。
联系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仁人志士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缔造者,及坚定捍卫者和维护者。社会主义的仁人志士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与人为善的能力,即硬实力,也同样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这是与人为善的软实力,是这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了社会主义仁人志士的基本内涵。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就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仁人志士,而且还是伟大的仁人志士。至于革命中没经得起诱惑,革命成功后又自甘堕落和腐败的人,他们和仁人志没有什么关系,有的话就是对立的关系,是仁人志士坚决要改造和消灭的对象。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51761-1-1.html
5、怎样从形成修养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形成修养体会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修养和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想积极性是生产力的内因推动力,是人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满意的表现,也同样是一种昂扬向上,开拓进取,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等,良好的的精神风貌。
实际上,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是认识和情感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积极性也是对认识和情感的反映。认识是修养前提,情感同样是修养的前提,不外乎前者般指外部修养的前提,后者是一种内因修养的前提,实际上即有接受外因干预的成分,也有自身的天赋使然。而积极性,正是认识得以通明,情感得以畅达,从而人们心无挂碍的自觉主动表现。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本应有的精神风貌就是通明和畅达,因为人们精神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都普遍有了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而事实上现在并不是这样,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大多数人已经丧失了主人翁意识和这样的地位。大多数人和少数人比谁挣钱多?这本身就是以己之短而攻人之长,既不明智,也是急功近利而一条道走到黑,自发跳坑的表现。如此只能自取其辱,尊严和面子都会没有,经济上也会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样的大多数人哪里还会有积极性可言。
总之,社会主义新中国要想重新回到人人奉献,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独立自主,人人平等,等等社会主义应有的先进内涵里,就必须激发和释放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那就必须唤醒马克思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因为这里面有让人民翻身做主的钥匙,是社会主义人们积极性的真正动力和秘密所在。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52523-1-1.html
6、怎样从坚定修养体会写诗
1)谢谢老师的文章对“怎样从坚定修养对写诗”的论述,使我明白了坚定的意志对于仁人志士的重要性。实际上坚定的意志是仁人志士的主要特点特征,其次就是有为的能力,坚定的意志和不俗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仁人志士的主要内涵。由此可见,仁人志士总是胸怀天下且有能力的好人。说他好,是因为他对人民,对社会的繁荣发展,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利,对国家民族的千秋万代有巨大的正面贡献。
自古正邪不两立,一个国家如果表现出清风正气,那就足以证明这个国家处在仁志士主导的时候。如果一个国家处处腐败,人人贪婪,贫富差距严重,尊严压迫严重,也同样足以证明这个国家的上层建筑被少数人所掌控,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客观的真实存在,也就往往不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2)被少数人掌控的国家是可忧虑的,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和制止,就凭他们的自私自利和贪婪无耻,能把整个国家和民族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少数人是国家和民族最大的祸星,也是历史最应该批判的罪人,他们永远是耻辱柱上的人。仁人志士的主要斗争对象就是这些少数人,事实上,少数人也从未停止过迫害和诬陷仁人志士,历史上有名的“莫须有”罪名,纵然是在今天,我想也在不断的发生,否则少数人就不可能屡屡得胜,如此肆无忌惮。就当今的社会现实而言,仁人志士几乎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但他们从来不会屈服,因为这就是坚强的修养和意志。
3)总之人人志士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关系到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是老百姓心目中最需要和最崇敬的人,是人民的大救星,也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更是家国情怀的具体实践者,即殉道者。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50479-1-1.html
7、怎样从自觉修养体会写诗
谢谢老师对“怎样从自觉修养体会写诗”的论述,让我明白了自觉和修养,和认识,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每一个人都自觉,这个世界就太平了”,看似一句玩笑话,其其实里面隐藏的深深的道理。社会之所以会价值观如此混乱,如此的尊严压迫,如此的经济利益压迫,甚至如此的阶级压迫,实事求是的讲,都是人不自觉,不自知造成的。
试想想,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与周边打交道,既要与生产关系打交道。如果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和认识会怎么样?那无非就要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整天嘟嘟囔囔,心中不满,劳动积极性也就谈不上;要么鸠占鹊巢,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践踏,非单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和心生腐败,而且还起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带坏了一大片周围的风气,这样一大群人的劳动积极性也就谈不上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就是因为人不自觉,要么是没有自知之明,这是认识局限所造成的;要么就是心怀叵测,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是人性缺陷造成的,人性缺陷就是人的情感不健康,从而让做决定的内因总是倾向自私自利。总之是人的认识和情感的双重因素,造成了人不自觉。
之所以认识和情感会出现如此的扭曲,究其根源,就是不能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不能正确合理的看待个人与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正如老师说的那样,自觉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警醒,如果认识和情感出现了问题,这些觉察和警醒就难以做到,事实上认识出现了问题,想做好什么都很困难。
这样我们就明白,最根本的修养还在认识,而自觉是认识和情感的合理状态,成熟状态,是有了合理三观,特别是价值观,特别是价值观中的爱憎意识和是非意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以后,自觉就成了理所当然和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此修养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自觉的劳动,合理的人格也自然得到了体现。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9810-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