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64
金钱115891
贡献102632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64 点
贡献- 102632 次
金钱- 115891 枚
 
|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4-30 12:49 编辑
2021.3.14评点写论留言
1、《七律.春经上海》
1)这就叫以辞害意,诗人说的话,和平时说话并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只在于形式,而不在于拗口难懂,朋友的诗想表达了什么?总是要别人看得懂,才能产生共鸣,如此才能达到表达的效果,否则阳春白雪只能是曲高和寡,以为什么都表达了,实际是什么都没表达,也就违反了诗以言志的原则。听取别人对的意见是可以进步的,否则又拿什么改正自己的错误呢?别人总是照自己的镜子,这点你需要明白。直言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2)我帮你改一改,看怎么样?冒昧之处,还请不要见怪才好。
沪上三年客不成,如今小事见宾朋。
无边海夜杯中现,一点春风鬓上轻。
衣带换新逢细雨,江摇灯火会潮行。
可能彳亍因心事,误被商歌动我情。
2、《白油菜花》
1)朋友的是构思奇特,前呼后应,想像力也丰富,感情也饱满。不过也有一点个人小意见,油菜花一般都是簇团开,在人眼里一般是先见其朵,后见其枝,所以“花枝”改成“花团”为宜,您说呢?欢迎留言。
2)好的,希望以后我们多多互动。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1969-1-1.html
3、《七律.大运河游思》
1)写得好,合情合理,只是末句有些不合情理,因为隋炀帝当年也并未觉得开凿运河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否则他还怎么会花那么大力气去做?您说是吗?诗友?如果改成“休”字,就合情合理合乎事实了。
2)谢谢诗友的留言,诗友相称即可。您说得对,“贯通五水千秋景”才是隋炀帝的梦想,加上当时还有对战略的考虑。公元610大运河完工,杨广618年才死,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他因为羞愧而产生什么反省,该打仗的还打仗,该游玩的还有玩,所以,羞愧是后人的主观猜测,隋炀帝未必会有这样的心思。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39631-1-1.html
4、《忆王秋》
太软了,写成词就好了,诗是有风骨的。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37208-1-1.html
5、《打油戏提灯一首》
1)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而深刻,不错不错,非常好。
2)好玩,确实有趣,问好,顺便捎句话,大中华诗词论坛,评点写论版块都等着您呢,别忘了回家。
3)生活中无处不可以写诗,您之所以会如此,就是缺乏互动和生活的灵感,来吧,“评点写论”版块欢迎您回来,老师也有爱才之心,我同样为遇到您这样的天才诗友感到荣幸。
4)老师也在这个论坛发了《约友》的信息,您看到可以回复一下,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真正诗人,也是为了培养更多具有真善美心灵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才有希望,共产主义事业才有接班人,您说呢。
http://www.zhliaos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455[url]http://www.zhliaos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455[/url]
2021.3.18评点写论留言
1、《【七绝】桃花殇》
1)谢谢 诗友的诗,谢谢老师的评点,首联两句后三字都有违客观事实,桃花算不上淡雅,吐珍言不知何意,后两句反而好一些。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描画景物总是要抓住主要和明显特征,以此来达到起兴和寓情于景的效果。我也写一首,奉诗师友,如下:
三月桃花开满山,远来游客醉红颜。
芳香飘入相思梦,都说春光不一般。
2)谢谢诗友的认同,你大哥就是我老师,我刚跟他学习的时候也抱着这般心情,写来来的东西不易,弃之可惜。是老师教会了我如何懂得面对得失和选择,现在如果我写首诗,如果写得不好,改一改也行,如果是主体不真实就直接作废,留着假的东西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也阳碍自己对真实的坚信不移,况且冬天,梅花有没有小蜜蜂采蜜还是回事?您说呢?这个我倒真的没有观察过,所以也不敢妄下断言,请诗友自抉。
3)谢谢您的留言,受教了,这样很好,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至于超越现实和信奉真实并不矛盾,人们看到的现实未必就是真实的,所以真实本身有时候就是超越现实的,这个我倒部分认同你的观点。
4)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您说得对,我记住了。超越现实确实不合适,只能说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而并非脱离真实。表达手法上再允许主观夸张,也不允许虚假,我一定好好研读老师的文章,如此才不至于误人误己。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7949-1-1.html
2、《【七绝】迎春》
1)谢谢诗友的诗作,前一联和后一联没有明显递进关系,何谓春花?含苞未放的是花骨朵,何谓新柳,我想只有枝条有绿,或有芽生出才算,而非到了春天枝条一黄就是新柳,只能说是有了生机,而还没有迸发出来。这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后一联的个人喜悦因失去了供力而空洞了,个人意见。也写一首,奉友:
含苞未放乃花蕾,柳树枝黄孕有新。
自然变化凭实际,莫让吟诗失了真。
2)谢谢诗友的留言,花蕾就是花骨朵,含苞末放,之于黄色是新的问题,您说的是有道理的,是我个人多年疏于观察,只是凭旧年的印象了,也囿于绿才是新的成见,如果错了的话,还请您多多批评。
3)您的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直言不讳的人值得尊敬,所以这点您完全放心,我也不会对您说假话。说点个人意见,诗的语言和平时说话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只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所以通俗易懂为好,求新是在立意上,而非语言文字上,您说呢?
4)谢谢诗友的留言,您是在书上看的吧,写诗是一种实践论,书上看的东西要辩证的理解。雄真是指志同远大且正直,是诗的气魄和气势;凝练是指一针见血的见的和表达能力,就是没有废话;创新立意是指认识不凡,我是这样理解的,您说呢?欢迎留言。
5)谢谢诗友的留言,您说的以点盖面是切入点,是视角的问题,而雄直是雄浑之意,也有直抒己见之真实,应该更侧重视野方面,说的是目光远大,至于凝练是一种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前者指透过现象看本质,后者指用词准确和精确,这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割裂看待。
6)谢谢室友的留诗,好,首句“尝”可改为“贵”字,次句意思没有表达清楚,重新想想,毕竟要给读者看,也就不能只自己的脑袋里知道。
7)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掌握评诗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没有抓住一个点而看到背后的规律,也没有结合自己的实践谈感受,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写诗实践还是太少,主要还是对生活的体会不深,在没有完全弄懂规律和背景的前提下,就出评语,这样往往就显得主观。我以后注意这些方面了,也会更加的抓紧学习,一有时间就看老师的留言和文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以及经验上的借,坚决摆脱以前自由散漫学习状态。
8)谢谢兄长的教诲,我会努力的,评诗方法和策略我目前还没有真正掌握,待我去好好揣摩揣摩,等掌握了以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仅凭印象和观点说话,这时就是我们才算有了一点世步。至于墨守成规,这句话我会认真考虑的。
9)谢谢兄长的教诲和指点,这也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和经验,回头往事更能让人百感交集,对写诗来说,未必不是良好的生活材料。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8122-1-1.html
2021.3.19评点写论留言
1、《五绝·春韵》
1)谢谢诗友的诗作,步的韵还是很合拍,但是,感情层次的处理,却和郭振元不同,也就是说情感风格不同,青楼含日光相映,绿池起风色是相随,赠子同心结是相恋,殷勤此何极说的是的是爱入骨髓,此谓春情,和诗名“春歌”正好合上,属于起兴的手法。而您这边主要写的是春色自然景观,山原褪素装是春,柳上敷新色还是春,莺语问何方乃主观一问,注入了作者自己的热爱春天的情感,声高传八极又把这种情感带到了高层,也很好,与“春韵”之题也相合。学习了,还请以后多多互动,再次谢谢诗友留墨。
2)谢谢先生的留言,说的很中肯,胸怀气度令我佩服。我对词并没有什么经验和心得,我想听听先生是怎么对诗词做划分的,期待先生的留言和赐教,感激不尽。
3)先生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我学习写诗以来,还未见有人对自己的作品谈论的如此中肯者,先生气度不凡,胸怀宽广,就这一点,在当今这个浮夸的世上就很难得。我基本赞同先生的观点,第一句和第二句确实如先生所言,有相互包含和重复感,第一句视野大,第二句视野小,没有形成点于点之间的对等补充关系,就全诗的风格而已,首句稍有不协调感,即缺乏聚焦。至于因果,我倒觉得没什么,毕竟诗也需要气脉相连,像静夜思,也存在这种因果关系;至于词的表达委婉含蓄,我倒觉得你这首诗的表达比较直抒胸臆,特别是后两句,放得很开,所以我觉得您这就是一首合格的诗,不足之处,正如先生自己所说的那样。这也是我根据先生所说的诗词表达不同的原则,谈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如果不是先生主动说出来,我也是看不出来的,谢谢先生教我,先生的人品更是我需要学习的,希望以后我们多多互动,祝先生一切安好。
4)好的,谢谢先生的留言,一言为定。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8342-1-1.html
2、《伊人君心》
1)谢谢诗友的作品,这首诗整体还不错,尤其是前两句情感发展相当自然,第三句转的也很好,并扣题,最后一句不自然您再想想,题目“君心”即可,伊人可以省略,您说呢?欢迎留言。
2)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那我去做了,也对这位诗友说声抱歉,欢迎指教。
3)我的评论是有主观失真的地方,请诗友海涵,我去再考虑考虑自身的问题。
4)我记住了老师,那我真的对不起这位兄长,我说的话当然就代表了我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还是要以继续提高为主,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5)谢谢兄长海涵,有什么负面的东西您直言不讳的讲出来,这也是改进别人的错误,千万不要当没看见,否则别人就可能永远对自己的缺陷不知不觉。比如昨天,您不那样说我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我可能还沉醉在指指点点之中,实际上我的主要任务也是读老师的文章,写评论固然有与人为善的地方,也确实有想提高板块排名的功利之心,这个我以后会注意的。所以,我会重新去读那个评帖流程,以后尽量做到评论规范客观,减少自己的主观评论,再次谢谢您的海涵,还请兄长多多教我,多多与我互动,感激不尽。
6)对了兄长,刚才又读了两遍这首诗,反而觉得“风动古沿今”这句通顺,有长情相随,专情之意,所以改正之前自己的妄断之语,以免误人误己,再次说声对不起,您多多海涵。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8467-1-1.html
3、《【七绝】赠诗友》
1)诗友,有背景的诗可以1、《七律.春经上海》上面先做个题记,介绍一下因什么而起,比如有感等等,或者在诗下面备注一下,什么情况,主要事件是什么,否则没有相同经历的人很难引起共鸣,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您写的诗了,您说呢?欢迎留言。
2)谢谢诗友的留言,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一点。看来这位朋友也是一个诗人,还聊了一天,很有生活气息。这首诗整体写得很好,结构自然,首句写人,次句点事,第三句引申事之内容,第四句写出事情的整个时间跨度,以及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整体反映出的是这个朋友的才情和见解都不凡,赠友人为诗名也就合情合理。
3)谢谢兄长的教诲之言,我会好好放到心里的。我认为美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也没有完美的诗,可见完美总是相对的,这点我是很认同您的观点。但完美却是我们一直追求而不能放弃的,这如同不能放弃自身的修养一样,这就是艺术的较真,这与是吹毛求疵不是一个概念,再次谢谢您的留言。
4)谢谢兄长的教诲,这是一个关于艺术审美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艺术实践问题,牵扯到用朦胧的手法表达的问题,我在这方面还没有实践的经验,待有了经验之后,再向您请教,祝您晚安。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648458-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