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金筑子

近体诗押仄声韵在历代为什么皆无人用于主流创作?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4 1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4 11:42
王力对“入律古风”一词是有一个定义的,見附件。 入律古风有三个特点:
1全诗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通常 ...

这个只是概要,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述又有所不同

入律的古风,和纯粹的古风恰恰相反,诗人们尽可能用律句。入律古风之所以和律诗不同,主要在於:(1)句数不定;(2)平韵和仄韵交替;(3)常常是四句一换韵。这种情况,一般只存在於七言古风中。例如王勃《滕王阁》,句子的平仄基本上都合律,简直是两首律绝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这种仄韵和平韵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白居易的《长恨歌》基本上就是这种形式,还有他的《琵琶行》和元稹的《连昌宫词》等,都采用这种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元和体”。

-----
不过我这里辑录的汉语诗律学电子版上没有三十一节,不知苏版有没有

-----
讲到这里,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诗迥然不同的。上文说过,律诗产生以后,诗人们即使写古体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诗的影响。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是还注意粘对(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诗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还喜欢用律句。这种情况,在七言古风中更为突出。

我们试看初唐王勃所写的著名的《滕王阁》诗:

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本上合律,简直是两首律诗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

试举高适的一个例子:

燕歌行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凌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鬬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一首古风有很多的律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篇中各句基本上都是律句,或准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平仄)。

(2)基本上依照粘对的规则,特别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3)基本上四句一换韵,每段都像一首平韵绝句或仄韵绝句;其中有一韵是八句的,像仄韵律诗。

(4)仄声韵与平声韵完全是交替的。

(5)韵部完全依照韵书,不用通韵。

(6)大量地运用对仗,而且多数是工对。

就古风入律不入律这一点看,高适、王维的一派(入律),后来白居易、陆游等人是属于这一派的;李白、杜甫是另一派(不入律),后来韩愈、苏轼是属于这另一派的。白居易、元稹等人所提倡的"元和体",实际上是把入律的古风加以灵活的运用罢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在古体诗的名义下,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其中有些体裁相互显示着很大的差别。杂言古体诗与入律的古风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五言古诗与七言古诗也不相同:五古不入律的较多,七古入律的较多。当然也有例外,像柏梁体就不可能是入律的古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各种"古风",才不至于怀疑它们的格律是不可捉摸的。

--不知是否此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1-24 14: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看完p436 第31节"入律的古风",在此王力要说的中心内容是:用符合现代“律句”(包括特拗)的腹节字的平仄的句,
如「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等句,来构成的5,7字的诗。称为"入律的古风" 。見附图

暂先放下王力的“入律古风”的定义是在那个范围之论,以后再论。

附图
入律古风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1-24 14: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24 15:37 编辑

王力并没有否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他是如此对读者讲解的:  (见附件)
下面是一些仄韵律诗的例子
1)五律:(略)
2)七律

   卷683_46 【意绪】韩偓

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东风吹雨入西园,
银线千条度虚阁。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饶意态不胜羞,愿倚郎肩永相著。
-------------------------------------------
苏评:这是一首完全符合2,4平仄变换,句间相对,联间相粘律的仄韵律诗,并无任何“入律古风”的要素。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解析如下:

诗  名:《意绪》  作  者:韩偓   诗  式:七言律诗 首句仄起入仄韵式 第七式
入韵部:099入声十药 (平水韵)

:01 :绝代佳人何寂寞,    (寞,入声十药 )
     :▲●○○○▲▲   --5,4,1,1,2,5,5,
     :b1100011  (韵)
     :
:02 :梨花未发梅花落。    (落,入声十药 )
     :○◎●▲○◎▲   --1,*,4,5,1,*,5,
     :a0011001  (韵)
     :
:03 :东风吹雨入西园,    (园,上平十三元 )
     :○○◎●▲○○   --1,1,*,*,5,1,1,
     :B0011100
     :
:04 :银线千条度虚阁。    (阁,入声十药 )
     :○●○○●○▲   --1,4,2,2,*,1,5,
     :b1100011  (韵)
     :失对 失粘  b句式变形
:05 :脸粉难匀蜀酒浓,    (浓,上平二冬 )
     :●●◎○▲●○   --3,3,*,1,5,3,1,
     :A1100110
     :
:06 :口脂易印吴绫薄。    (薄,入声十药 )
     :●○●●○○▲   --3,1,*,4,1,2,5,
     :a0011001  (韵)
     :
:07 :娇饶意态不胜羞,    (羞,下平十一尤 )
     :◎◎●●◎◎○   --*,*,*,4,*,*,2,
     :B0011100
     :
:08 :愿倚郎肩永相著。    (著,去声六御,入声十药 )
     :●●○○●◎●   --4,3,2,2,3,*,*,
     :b1100011  (韵)
     :
本诗里出现相同字是: 花花
说明:1)诗文下面○●▲◎符号,分别是代表此字的平、仄、入、多声属性。
      2)数字 1,2,3,4,5 顺次表示为 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声。
      3)带字母数字行表示标准平仄格式分别为:0 平声,1 仄声。
      4)空白行如有文字,即为简略出律评价内容。但可平可仄◎处,不予评价。

附图:
仄韵律诗的例-王力.jpg






入律古风.jpg

点评

韩偓的这首仅是犯了八病中的鹤膝,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另千条对吹雨若按实词对实词或借千同迁也不可谓不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4 20: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4 14:13
王力并没有否认仄韵律诗的存在,他是如此对读者讲解的:  (见附件)
下面是一些仄韵律诗的例子:
1)五律 ...

韩偓的这首仅是犯了八病中的鹤膝,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另千条对吹雨若按实词对实词或借千同迁也不可谓不工

点评

山有乔松: 韩偓的这首仅是犯了八病中的鹤膝,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另千条对吹雨若按实词对实词 或借千同迁也不可谓不工 苏问: 1)到这里,王力 把 韩偓这首【意绪】 为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2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1-24 2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24 23:02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1-24 20:40
韩偓的这首仅是犯了八病中的鹤膝,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另千条对吹雨若按实词对实词 ...

山有乔松:
韩偓的这首仅是犯了八病中的鹤膝,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另千条对吹雨若按实词对实词或借千同迁也不可谓不工

苏问:
1)到这里,王力 把 韩偓这首【意绪】 为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的--山注) 仄韵律诗的例子,先生能接受了没有?
2)说唐人的仄韵格, 应把 “仄韵律诗”格,与  仄韵“格诗”格分开。才能知道 “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是指什么。
是不是应这样说?

点评

1)没否认王力呀;其实王力在诗律余论中有所说明,所论之格律是从广义的。 2)此依蔡钧所用的名词,律诗有押仄韵格,因为律诗的名词相对广义,可包容一些拗格,用仄韵格的名称在律诗的名下一看即可知其是包容的格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2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4 2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1-24 23:24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4 22:50
山有乔松:
韩偓的这首仅是犯了八病中的鹤膝,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另千条对吹雨若按 ...

1)没否认王力呀;其实王力在诗律余论中有所说明,所论之格律是从广义的。

2)此依蔡钧所用的名词,律诗有押仄韵格,因为律诗的名词相对广义,可包容一些拗格,用仄韵格的名称在律诗的名下一看即可知其是包容的格诗--正如近体包容了孤雁格一个道理【孤雁格严格意义上也有违一韵到底的原则】。

补充一下,前人仄韵律体的实践基本上都是在规避鹤膝的,直至晚唐的韩偓才见了这首除首句押韵外白脚全平声的七言诗例,暂未见有更多的例证,故曰这跟大多数唐人在仄韵格上的实践是相悖的

点评

我仅说 王力 把 韩偓这首【意绪】 为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的--山注) 仄韵律诗的这一例, 仅此一点而已。 没有说先生是否认王力,重申一次:先生没有否认王力。 王力 把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病的仄韵诗,作为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4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1-24 23: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24 23:46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1-24 23:08
1)没否认王力呀;其实王力在诗律余论中有所说明,所论之格律是从广义的。

2)此依蔡钧所用的名词,律诗 ...

  我仅说 王力 把 韩偓这首【意绪】 为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的--山注) 仄韵律诗的这一例, 仅此一点而已。 没有说先生是否认王力,重申一次:先生没有否认王力。

   王力 把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病的仄韵诗,作为律诗(近体诗)的例子,其实就是说:律诗(近体诗)的构成要件, 可以不受 四声的鹤膝病 这规则的限制,这仅是在创作技巧上是应考虑的要素。    是不是这样?


点评

苏版是认同仄韵律诗的,现在回过头去考察一羊举的仄韵律诗是否全部都是在白脚上可平可仄?是不是基本上都在规避鹤膝--尤其是三联的重犯鹤膝?是不是全都是在格诗的范畴? 盛唐·萧昕《洛出书》 海内昔凋瘵。天纲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08:42
是,王力在论律诗的上尾中已有所表述,其是技巧,不是律诗的要素。 但从前人科考的一直在提八病和律诗实践上看,王力先生的这点颇值得商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0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5 08: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4 23:41
我仅说 王力 把 韩偓这首【意绪】 为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的--山注) 仄韵律诗的这一例, 仅此一点而已。  ...

是,王力在论律诗的上尾中已有所表述,其是技巧,不是律诗的要素。
但从前人科考的一直在提八病和律诗实践上看,王力先生的这点颇值得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5 0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1-25 10:40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4 23:41
我仅说 王力 把 韩偓这首【意绪】 为 (犯了八病中的鹤膝的--山注) 仄韵律诗的这一例, 仅此一点而已。  ...

苏版是认同仄韵律诗的,现在回过头去考察一羊举的仄韵律诗是否全部都是在白脚上可平可仄?是不是基本上都在规避鹤膝--尤其是三联的重犯鹤膝?是不是全都是在格诗的范畴?

盛唐·萧昕《洛出书》
海内昔凋瘵。天纲斯浡潏。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仄韵】【折腰】
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盛唐·郭  邕《洛出书》
德合天贶呈。龙飞圣人作。光宅被寰区。图书荐河洛。【仄韵】【折腰】
象登四气顺。文辟九畴错。氤氲瑞彩浮。左右灵仪廓。
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博。一见皇家庆。方知禹功薄。
中唐德宗贞元七年(791)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一人平韵换头,一人仄韵折腰。
中唐·裴次元《亚父碎玉斗》
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倏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仄韵】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佩。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
图王业已失。为掳言空悔。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
中唐·何儒亮《亚父碎玉斗》
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仄韵】【折腰】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
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勖。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

中唐·刘禹锡《风光草际浮》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仄韵】【折腰】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试题《春风扇微和》,九人平韵,一人仄韵。
中唐·豆卢荣《春风扇微和》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茜。【仄韵】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莺啼。阶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回扇。
中唐·庾承宣《冬日可爱》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折腰】
中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试题《霜菊》,两人仄韵,一人换头,一人折腰。
中唐·席夔《霜菊》
时令忽已变。行看被霜菊。可怜后时秀。当此凛风肃。【仄韵】
淅沥翠枝翻。凄清金蕊馥。凝姿节堪重。登艳景非淑。
宁祛青女威。愿盈君子掬。持来泛樽酒。永以照幽独。
中唐·失名《霜菊》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仄韵】【折腰】
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
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
中唐·张仲方《竹箭有筠》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仄韵】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茜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因为科考有特殊的规定,对于狭义上的律诗仅限五言八句和七言八句这点就姑先放开吧。

湘中纪行十首 花石潭 唐·刘长卿
江枫日摇落,转爱寒潭静。
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
人闲流更慢,鱼戏波难定。
楚客往来多,偏知白鸥性。
湘中纪行十首 石围峰 唐·刘长卿
引用典故:桃源路
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
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
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湘中纪行十首 浮石濑 唐·刘长卿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
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
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湘中纪行十首 横龙渡 唐·刘长卿
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
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
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
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


也可以认真地考察一下潭州的举例、王力的举例、九门的举例,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共同的现象,即仄韵格律诗在白脚上是可平可仄的?韩偓的这首就显得是孤例不足证了

点评

1) 山有乔松 先生,难得有种求实心。我记得对此跟过一贴,表示赞扬, 不过,那跟帖是故意说的反话。 其实,山有乔松 先生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区分出来,不用我插手。先生是充分拥有这个能力的。 2)潭州的举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5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5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考一般会延续前朝旧例,但也是有所变化的,仅从诗这点来说,唐科考说的是考诗赋,诗赋的意思是以诗的形式作赋体,至宋朝则变成先是考律赋和格诗,其对近体的声律规则在赋体上便已有了规定,其后的贡举条式上则言明考律诗一首,其对近体的声律规则就直接体现在诗律上了,故有一种说法是近体越往后越严,这点也希望苏版考察或是参考一下

点评

“近体越往后越严” 这个议题提得好。 要找个时间细论一下。  发表于 2021-1-25 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1-25 15: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25 15:47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1-25 08:42
苏版是认同仄韵律诗的,现在回过头去考察一羊举的仄韵律诗是否全部都是在白脚上可平可仄?是不是基本上都 ...

1) 山有乔松 先生,难得有种求实心。第一首,我的解释如下,据此,山有乔松 先生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区分出来了,估计后四句为折腰。
诗  名:《洛出书》 作  者:唐·萧昕    诗  式:五言长律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 第五式
入韵部:093入声四质 (平水韵)

:01 :海内昔凋瘵。    (瘵,去声十卦 )
     :●●▲○●   --3,4,5,2,4,
     :B11100
     :5,拗句 5,失对
:02 :天纲斯浡潏。    (潏,入声四质 )
     :○○○▲▲   --2,2,1,5,5,
     :b00011  (韵)
     :
:03 :龟灵启圣图。    (图,上平七虞 )
     :○○●●○   --*,2,3,4,1,
     :A00110
     :
:04 :龙马负书出。    (出,去声四寘,入声四质 )
     :○●●○●   --1,3,*,1,*,
     :a11001  (韵)
     :
:05 :大哉明德盛。    (盛,下平八庚,去声二十四敬 )
     :●○○●◎   --4,1,2,*,*,
     :B11100
     :失粘 2,4,拗句  (本句拗救?)
:06 :远矣彝伦秩。    (秩,入声四质 )
     :●●○○▲   --*,3,1,1,5,
     :b00011  (韵)
     :2,4,拗句 失粘  (本句拗救?)
:07 :地敷作乂功。    (功,上平一东 )
     :●○●●○   --4,1,*,4,1,
     :A00110
     :
:08 :人免为鱼恤。    (恤,入声四质 )
     :○●◎○▲   --1,3,*,1,5,
     :a11001  (韵)
     :
:09 :既彰千国理。    (理,上声四纸 )
     :●○○▲●   --4,2,2,5,3,
     :B11100
     :失粘 2,4,5,拗句 2,4,5,失对
:10 :岂止百川溢。    (溢,入声四质 )
     :●●▲○▲   --3,3,5,2,5,
     :b00011  (韵)
     :2,4,拗句 (本句拗救?)
:11 :永赖至于今。    (今,下平十二侵 )
     :●●●○○   --3,4,4,1,2,
     :A00110
     :2,4,拗句 失对  (本句拗救?)
:12 :畴庸未云毕。    (毕,入声四质 )
     :○○●○▲   --2,1,4,1,5,
     :a11001  (韵)
     :2,拗句
本诗里出现相同字是: 0
说明:1)诗文下面○●▲◎符号,分别是代表此字的平、仄、入、多声属性。
      2)数字 1,2,3,4,5 顺次表示为 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五声。
      3)带字母数字行表示标准平仄格式分别为:0 平声,1 仄声。
      4)空白行如有文字,即为简略出律评价内容。但可平可仄◎处,不予评价。
  ---

2)潭州的举例,都是“格诗”。

3) 有关 仄律诗,白脚上是否可平可仄问题。
   苏回:这种推向是有比较多,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尝试。简单的回答就是: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
           其次,九门 提出的这首仄韵律诗:   卷18_57 【横吹曲辞·关山月】崔融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国,拗字),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也是可以列为仄韵律诗。 整体来说,仄韵律诗 是比较少。





点评

苏星空 “近体越往后越严” 这个议题提得好。 要找个时间细论一下。 发表于 2021-1-25 20:06 宋代的《贡举条式》上是有注明在南宋时考律诗、押平声韵的,结合严羽的诗体分类有近体来看,近体当指严于宋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1 07:10
简回其3),首先这不是 推向的问题而是根据前人实践去总结,事实上明人的仄韵律谱和某些今人的仄韵律谱才是在平韵的近体上反向推导,这才是错误的;其次说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倒是对的,如此便可厘清所谓仄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6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6 1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5 15:25
1) 山有乔松 先生,难得有种求实心。第一首,我的解释如下,据此,山有乔松 先生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区 ...

简回其3),首先这不是 推向的问题而是根据前人实践去总结,事实上明人的仄韵律谱和某些今人的仄韵律谱才是在平韵的近体上反向推导,这才是错误的;其次说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倒是对的,如此便可厘清所谓仄韵律诗该不该归入近体的范畴。

厘清了基本概念的宽严【广义和狭义】,分清了诗体的归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王力之论,也能清晰为什么一些选本上会在律诗中存在着为数不多的仄韵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6 1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仄韵格律诗词16种格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15/08/1500339_801908138.shtml

譬如这样的推导便是平韵近体的反向推导,它所能够的依据恐怕就只有韩偓的这首【意绪】了,但它事实上却是跟有唐一代绝大多数人在仄韵上的实践是不相符的,也不可避免地犯了鹤膝之病,这也跟科考的规定不符

点评

苏: 3) 有关 仄律诗,白脚上是否可平可仄问题。 这种推向是有比较多,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尝试。简单的回答就是: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 其次,九门 提出的这首仄韵律诗: 卷18_57 【横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31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1-28 0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2-21 07:41 编辑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唐 兴,官学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 沉 宋 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虽初见于元稹,后见于徐师曾,但其却是陈子昂提出来的,因平声音长且舒才能起到稳顺声势之功,据此也可见于仄韵律诗【广义】而言会渐次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诗源辨体》
子昂五言近体,律虽未成,而语甚雄伟,武德以还,绮靡之习,一洗顿尽。
《唐诗品》
唐初律体声华并隆,音节兼美,属梁、陈之艳藻,铲末路之靡薄,可谓盛矣,而古诗之流,尚阻蹊径。拾遗洗濯浮华,斫新雕朴,《感遇》诸作,挺然自树,虽颇峭径,而兴寄远矣。自馀七言诸体乃非所长,《春台》之作纯有楚声,此意寥寥,几乎尺有所短,竟使沈、宋扬波,宗称百代,慷慨瑰奇之气,尚诡于风人之度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1-31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2-3 21:56 编辑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1-1-26 10:28
仄韵格律诗词16种格

做个小结:
: 3) 有关 仄律诗,白脚上是否可平可仄问题。
       这种推向是有比较多,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尝试。简单的回答就是: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
           其次,九门 提出的这首仄韵律诗:   卷18_57 【横吹曲辞·关山月】崔融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国,拗字),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也是可以列为仄韵律诗。 整体来说,仄韵律诗 是比较少。


山有:简回其3),首先这不是 推向的问题而是根据前人实践去总结,事实上明人的仄韵律谱和某些今人的仄韵律谱才是在平韵的近体上反向推导,这才是错误的;其次说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倒是对的,如此便可厘清所谓仄韵律诗该不该归入近体的范畴。

厘清了基本概念的宽严【广义和狭义】,分清了诗体的归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王力之论,也能清晰为什么一些选本上会在律诗中存在着为数不多的仄韵格。     “近体诗押仄声韵在历代为什么皆无人用于主流创作?”  


苏回:根据前人实践去总结,比如,根据 我对庾信 的全部诗的严格分析总结,有效句数的 71 %是2,4 平仄交换。 或 根据 某博士的 庾信 同时代五人的使用二四同声句数 平均为60.8% 的总结。是否是个好办法?  解决了 2,4字必须是“平仄”互换问题没有?

     倒不如换个方法:      
      1)假定 今人的“仄韵律谱”是正确的。这个假定是据, 这“律谱(同时包括仄韵律谱)”是有历性的由来,并非某一个人在某一天想出来,有一定的信用性和使用历史基础。
      2)假定  刘滔的二四异声即近体诗的二四平仄异声, 或干脆是 后人想出来的。

      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要严格证明,今人的“律谱(包括仄韵)”与五言句的 2,4 字,必须平仄互换。四个五言首句不入韵五言律谱 与 2,4字必须平仄互换,不可分割。正如父和子的关系一样,必须有其父,然后才有其子。
      理论上,也就是通过某种严格演算推理,四个五言首句不入韵律谱、也就是平韵、仄韵谱是同时同条件产生的,五言句的 2,4 字,必须平仄互换,这是此律谱产生的必要条件。承认了平韵谱也就是默认仄韵谱,反过来也同样成立。当然,你不承认这种“律谱”也可以,因为前提毕竟是个“假定”。如是承认这种“律谱”,那么,仄韵谱仅有多用少用的理由,但没有排除 仄韵律谱 的理由。

      所以我才说,简单的回答就是:仄律诗,白脚上是否可平可仄问题,律诗的平仄式,没有这种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1-2-21 07: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1-2-21 07:30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25 15:25
1) 山有乔松 先生,难得有种求实心。第一首,我的解释如下,据此,山有乔松 先生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区 ...

苏星空      “近体越往后越严” 这个议题提得好。 要找个时间细论一下。  发表于 2021-1-25 20:06

宋代的《贡举条式》上是有注明在南宋时考律诗、押平声韵的,结合严羽的诗体分类有近体来看,近体当指严于宋代的、只押平声韵应是对的,清代的《应试诗法浅说》也有说明清代的科考只押平声韵而无押仄韵的,再结合王渔洋的律诗定体只定平声韵而言,近体源于唐代却严于宋、清之科考是可靠的。

另   用韵上,唐科考用《切韵》、宋科考只押《礼部韵略》、清科考只押《佩文诗韵》也是明确的。
又   唐人科考有考格诗,南宋之前的科考也有考格诗是有其文献记载的,故唐试帖诗有仄韵格不足为奇,不应作为近体也有仄韵的依据。
又   近体虽导源于唐却见称于南宋及后世,唐人律宽,后人律严跟唐人律诗导源于齐梁却严于齐梁是一样的道理。



2345截图2021021918554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4
贡献
3393
金钱
4705
发表于 2021-2-23 17: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2-23 17:44 编辑

   1)王渔洋 即王士禛的 《律诗定体》是只提到平韵律诗,这是没错。
   2)再有, (清)叶葆撰 《应试诗法浅说》里,也特别提到“试律皆押平韵,无押仄韵者。如---。”是有此论。

对此持不同观点的有:
   1)我在 《近体诗杂谈(四)》65# 的帖里亦提到 (淸)蔡鈞 在《詩法指南》卷三里提到:律诗侧律格,并举有仄韵诗例。
   2)还有:王应奎 《柳南续笔》卷四:“如乐天西楼月一首,长庆集编入律体,而方氏律体亦收之。然则非仄韵律诗而何?此人之游谈无根大抵如此。” ,指出 启功 之错误。
   3) (清)赵执信,在《声调谱》里提到: 近体有用仄韵者,仄韵古诗却自不同,只在粘聮及上句落字中细玩之! 并举了例子。
   4)当今的学者,如王力。在前贴62#已有说明:他是如此对读者讲解的:  (见附件)下面是一些仄韵律诗的例子:(略)。

   仅是从过去的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家的著作上综合来看。“仄韵律诗”的格式,“仄韵律诗”是有的,只是数量少。这一观点是占主流。

   我是这样看,“仄韵律诗”的格式,“仄韵律诗”是有的。因为它也跟平韵律诗一样,符合了声韵的平仄粘对和24变换原则,这是从理论上可以证明的。即此在历史上有这样或那样的是与否的争论,但从长期从本质上来看,“仄韵律诗”是会有和平韵律诗一样的合理性和生命力的。

   但为何会“数量少”呢?这到是个值得探讨问题。不过,这已经不是“有与无”的问题了。

点评

为什么仄韵律诗不成气候?关键在于仄韵律诗的缺陷是致命的:如白脚与韵脚平仄分明,则只有两声可用;如用四声,则又违反平仄分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4 0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5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96
贡献
16905
金钱
29789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2-24 0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2-23 17:41
1)王渔洋 即王士禛的 《律诗定体》是只提到平韵律诗,这是没错。
   2)再有, (清)叶葆撰 《应试诗法 ...

为什么仄韵律诗不成气候?关键在于仄韵律诗的缺陷是致命的:如白脚与韵脚平仄分明,则只有两声可用;如用四声,则又违反平仄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09: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