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羊

三羊试论: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在于虫子不在于声律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9 14: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9 11:26
盛唐·李白五言律诗,诗中无对仗18例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盛唐·李白

你举的这些诗例很多失粘,失粘属于古风体。

其它的虽不失粘,但绝大部分失替,属于元兢体。

古风体不论对仗,元兢体论对仗,但是没有沈宋体严格。

点评

赵本山的忽悠,远远不及如斑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4:21
失粘,属于【古风】! 依照你的说法,唐朝科举试律,难道考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4: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9 14:06
你举的这些诗例很多失粘,失粘属于古风体。

其它的虽不失粘,但绝大部分失替,属于元兢体。

失粘,属于【古风】!
依照你的说法,唐朝科举试律,难道考古风?

点评

“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沉宋又加翦裁,成五言唐律。《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 粘对才能近体的标志。 初唐,古风,永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4: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4: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9 14:06
你举的这些诗例很多失粘,失粘属于古风体。

其它的虽不失粘,但绝大部分失替,属于元兢体。

赵本山的忽悠,远远不及如斑竹!

点评

轻慢如观,罪莫大焉。 你好好下去忏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9 14: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9 11:26
盛唐·李白五言律诗,诗中无对仗18例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盛唐·李白

按照如观对诗体的终极分类,随便拿来一首诗便知是什么诗体。


点评

两种圈点,你认为哪一种相对合理呢? 网络圈点法 北宋《新唐书》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9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6-19 16:02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6-19 14:18
失粘,属于【古风】!
依照你的说法,唐朝科举试律,难道考古风?

“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沉宋又加翦裁,成五言唐律。《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
粘对才是近体的标志。


初唐,古风,永明,元兢,沈宋四体并存。科考并不象清代那么严。




点评

唐朝的科举是【以声律取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5: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9 14:42
“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沉宋又加翦裁,成五言唐律。《长庆 ...

唐朝的科举是【以声律取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5: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6-19 15:17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21-6-19 14:25
按照如观对诗体的终极分类,随便拿来一首诗便知是什么诗体。

两种圈点,你认为哪一种相对合理呢?

    网络圈点法——————
北宋《新唐书》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三羊圈点法——————北宋《新唐书》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点评

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音韵婉听相附,所属之对精密。 委婉动听的音韵附着于诗句之中,所包含的对偶精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9 16: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9 15:14
两种圈点,你认为哪一种相对合理呢?

    网络圈点法——————北宋《新唐书》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 ...

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音韵婉听相附,所属之对精密。

委婉动听的音韵附着于诗句之中,所包含的对偶精密。

点评

到底应该哪一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9 16: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9 14:21
赵本山的忽悠,远远不及如斑竹!

轻慢如观,罪莫大焉。

你好好下去忏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16: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9 16:13
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音韵婉听相附,所属之对精密。

到底应该哪一种?

点评

当然是网点。你的那个现代汉语怎么解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9 1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19 16: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19 16:39
到底应该哪一种?

当然是网点。你的那个现代汉语怎么解释?

点评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0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6-20 15: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6-19 16:57
当然是网点。你的那个现代汉语怎么解释?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点评

你这个断句怎么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0 1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6-20 1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6-20 15:48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你这个断句怎么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