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20-8-8 17: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粘?粘,说文曰,著也,懂?古著通着,懂?什么是着?1.表示动作的持续:2.表示状态的持续:多义选一,这里取其2即表示状态的持续,粘即状态的持续,这也符合现代汉语对于粘的释义--指黏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懂?
再看诗律学中粘字的术语释义,律诗术语,在律诗中,后一联的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前一联的对句(即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这叫“粘”。这样的释义,不是很符合状态的持续么,懂?
1、
宋朝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粘”。
2、
南宋蔡正孙(1239—?)《诗林广记》的说法: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营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琼营”,营字失粘,疑当作“岛”
3、
清初王夫之(1619—1692)的说法:
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拖沓便不成响。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说说上面的123
1、
宋朝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的说法:
凡表、启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粘”。--失之于状态的持续叫失粘,懂?
2、
南宋蔡正孙(1239—?)《诗林广记》的说法: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营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琼营”,营字失粘,疑当作“岛”----失之于状态的持续叫失粘,懂?这里的状态持续是什么,替,懂?
3、
清初王夫之(1619—1692)的说法:
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拖沓便不成响。足见凡言法者,皆非法也。---失之于状态的持续叫失粘,懂?这里的状态持续是什么,替,懂?
可见,广义上的粘即是状态的持续,失之于状态的持续则叫失粘,狭义上粘和失粘是诗律学中的专用术语,即1,在律诗中,后一联的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前一联的对句(即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这叫“粘”,2,在律诗中,后一联的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前一联的对句(即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平仄不相同,这叫“失粘”。
再看看你的两联之间粘与不粘参照,是【后联与前联的两个第二字】,而不是【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的两个第二字】。第二句话是废话,第三句则是反话,喜欢反着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