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5057
1万
金牌会员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3:36 声律的所谓相粘律、相对律、相替律。 唐朝的相粘律、相对律,是平仄律,唐朝的相替律,是四声律。 平仄律, ...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7万
论坛元老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3:55 次奥,你没看见殷璠在说平侧呀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04 你没有任何依据来证明,殷璠的平侧说,是用于句中相替吧!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4:06 既然都说了平侧哪不就二元化了么,还扯四声律岂不次奥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07 三羊的解释,你怎么还不明白呢?! 声律的所谓相粘律、相对律、相替律。 唐朝的相粘律、相对律,是平仄律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4:10 近体根本就不存在四声律还明不明白个毛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12 元兢《蓬州野望》诗曰: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 ...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14 空口无凭!你有什么证据,唐朝律句不是四声律?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4:23 这不特拗句么 出宽对紧懂不懂,前拗后谐懂不懂,特拗特拗,特殊性与普遍性懂不懂 ...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38 拗救歪理,是清朝赵秋谷和现代王了一的说法,唐朝怎么会有如此歪理呢?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4:40 徐师曾可不是清朝人哦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4:38 诗律至沈宋,开元天宝以降,其择优而用可见,唐殷璠更明确是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可见近体虽肇自沈约四声八病,齐梁调声承之,初唐元兢易之以换头,近体则成于沈宋,但成熟却是在中唐以后 60楼原话,唐书就明证了唐诗律是有变化的,只有瓜娃子才会认为初唐到中唐到晚唐的有唐一代诗律都是一个样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4:53 讦调体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47 你的唐书何在?请问:你哪一段是【唐书说】,哪一段是【程溪说】?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5:01 不会去搜《杜甫传赞》么,唐书有新唐书有旧唐书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4:57 1、 晚唐,能等于初唐吗? 2、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5:03 1,不废话不会死人吧 2,已经说了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5:03 即便会搜,也搜不出【唐书说】和【程溪说】的鱼目混珠来!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5:05 无根无据的说,说了也是等于没说!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5:08 什么无根无据,眼瞎呀 炙毂子诗格是我胡说出来的吗,《杜甫传赞》又是我胡说出来的么 ...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5:15 1、 你不能解释炙毂子诗格吧! 2、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5:20 元兢《蓬州野望》诗曰: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 ...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5:29 用某一特殊性去否认普遍性,你瓜呀 人还有返祖现象的特殊性存在呢,难不成你也非得承认你是猴{: ...
三羊 发表于 2020-5-1 05:47 你懂不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0-5-1 05:56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跟特拗和平仄分明有个毛关系? 平仄分明是共性?特拗是个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1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