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2-15
威望349
金钱2332
贡献1903
金牌会员
 
威望- 349 点
贡献- 1903 次
金钱- 2332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0-4-10 1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段,关于典故:
“左牽黃,右擎蒼”有典,出自南朝張充(非秦代李斯),見于《梁書》《南史》。
《梁書·卷二十一》張充本傳:
張充,字延符,吳郡人。父緒,齊特進、金紫光祿大夫,有名前代。充少時,不持操行,好逸游。緒嘗請假還吳,始入西郭,值充出獵,左手臂鷹,右手牽狗,遇緒船至,便放紲脫韝,拜於水次。緒曰:“一身兩役,無乃勞乎?”充跪對曰:“充聞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請至來歲而敬易之。”緒曰:“過而能改,顏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身改節。學不盈載,多所該覽,尤明老、易,能清言。
《南史·卷三十一》張緒傳:
充字延符,少好逸遊。緒嘗告歸至吳,始入西郊,逢充獵,右臂鷹,左牽狗。遇緒船至,便放紲脫韝,拜於水次。緒曰:“一身兩役,無乃勞乎?”充跪曰:“充聞三十而立,今充二十九矣,請至來歲。”緒曰:“過而能改,顏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改,多所該通,尤明老、易,能清言。
看來張充是個浪子回頭的典型。還有一點,他顯然沒有騎馬,否則放紲(狗繩)、脫韝(架鷹用的皮制臂套)這樣的細節都寫了,不可能不寫到下馬。
|
|